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晔 《山西建筑》2006,32(10):5-6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理论,分析了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面临的基本矛盾,并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的原则,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协调发展的机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的内容是“三旧”改造概念在历史文化名城老城核心区更新中的作用和价值.尤其侧重于其在更新实践中的推动或限制因素。本文的相关结论都是基于对佛山市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岭南天地)的案例研究,结论显示,“三旧”改造概念在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存在部分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总是会遇到各地方所特有的情况,这常与“三旧”改造概念的假设前提不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正>西安城市更新特点西安市区面积达到10096平方公里,在大都市圈的战略布局中,城市拉大了骨架,产业在土地资源优越的新区进行了分布,同时也给老城更新提出了新的挑战。西安的城市总体规划,目前已从传统科教+工业,发展到科教、工业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轮总规”坚守古城格局并兼顾了创新发展,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使西安在城市更新的实施中要重点考虑文化保护与传承,也给更新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的内容是“三旧”改造概念在历史文化名城老城非核心区更新中的作用和价值。本文的相关结论都是基于对佛山市普君南区(普君新城)的案例研究,结论显示,“三旧”改造概念在历史文化名城非核心区的城市更新中存在部分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黄杉  余玉云 《山西建筑》2006,32(23):46-47
探讨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建设性破坏的危害性,并结合杭州的经验探讨了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尚进  阳璟玥 《云南建筑》2012,(3):136-141
昆明作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迹被破坏的非常严重.现今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仅有文明街片区,本文从城市文化的角度阐述这一片区的更新思路,提出城市更新不单纯为物质技术的更新.更重要的是体现城市的文化价值、人文理念。  相似文献   

7.
迷失与归途     
曾经有位大师用“人间天堂的迷失与回归”,来描述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古城遭遇的建设性破坏和最终走向保护的历程。从大师的用词中,我们斗胆揣摩出大师对苏州古城被人为建设性破坏时的无奈和悲切之情,同时也不难从中司出历史文化名城延续文化衣钵的正道。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上海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中关于加强历史建筑保护的要求,提出在城市更新实施细则中,进一步细化对历史建筑的保护,通过创新历史风貌片区成片统筹模式、探索历史建筑成套改造与历史建筑肌理保护相结合的模式、确立“保留历史建筑和一般历史建筑”的更新方式、制定历史建筑保护的技术标准、建立上海历史建筑大数据平台、成立上海建筑遗产资产管理中心、建立新型历史建筑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等方式,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上海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重庆城市更新历程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系统阐释近年来重庆在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努力。首先,重庆针对城市更新制定了宏观指导性政策,表明了政府的角色从过去的建设型政府逐渐向管理型政府转型;其次,形成了城市更新规划管理创新体系,包括建立"三个一"的城市更新工作体系和编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及传统风貌规划等专项规划;最后,开展了城市更新规划实践,在更新规划中运用了协同规划和微更新等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党中央提出了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战略方针.然而,面对近几年触目惊心的“建设性”破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形势严峻.如何看待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处理开发与保护,如何既保护古城风貌延续历史文脉,又拓展功能、增强名城活力等问题值得关注.对西部大开发影响下的西北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行了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防止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性破坏”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性破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共有112个。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城市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古都型、  相似文献   

12.
《规划师》1996,(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要实行中央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一切有文物价值的东西,都要保护,绝不允许出现人为破坏或“建设性破坏”.一是要保护好文物的本身,二是要保护好周围的环境,三是要保护好名城内涵的“历史文化特色”.四是利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发展旅游事业,为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申丽萍  张凯 《华中建筑》2007,25(7):126-130
该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古城1、2号街坊进行保护性规划的实践和分析,初步探讨了在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郭哲 《城市开发》2023,(6):36-37
<正>众所周知,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中各类矛盾的交汇点,几乎每个城市更新项目具有改造难度大、时间周期长、沉淀资金多等特点。对于中国的大型城市而言,城市已经由“扩张”转向“更新”,其中更新理念的升级、更新阶段的特殊性、更新难题的复杂多变,促使城市更新主体以及参与者的能力向更高阶升级。本文以北京中海商务中心办公生态创新实践为例,分享城市更新中的聚合和迭代。  相似文献   

15.
为落实岳阳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章通过对岳阳历史建筑现状的调研,结合岳阳的历史沿革,采用层级结构评价方法,构建历史建筑价值评估体系,并探讨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更新,提出多层次保护、动态可持续保护策略,构建针对化、科学化的技术路线,活化保护的形式,平衡城市更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为其他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凤玲 《山西建筑》2004,30(18):19-20
以太原市的规划工作为例,阐述了目前我国城市更新与规划管理所处的阶段和主要矛盾,从宏观政策、规划管理机制等专面,提出了推动城市更新建设发展,防止城市建设性破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存在问题 近些年来与我国城市大规模与大范围的城市开发建设活动相伴随的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严重破坏与城市特色的丧失。而所谓建设性破坏的失误造成的损失和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伤害令人痛心疾首,无法弥补,拆旧建新、任其老化、修复性破坏等事件屡见不鲜。我国101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有一些已经名不符实,没有保存完整的城区或街区,历史城市风貌与空间形态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假古董”、千城一面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反映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过程中潜伏的巨大矛盾与问题,除了指导思想的偏差,还与我国文化遗产和城市保护起步较晚,相应的管…  相似文献   

18.
《城乡建设》2022,(3):26-27
四川省成都市结合公园城市建设,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断创新机制,推动城市结构调整、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一、片区统筹城市更新(一)全面实施片区有机更新行动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以保护传承为主,以拆旧建新为辅,加强片区统筹,下足绣花功夫,精细化、渐进式推进城市更新。按照“先体检、后更新”原则,以城市体检评估结果为依据确定片区更新项目。动态建立城市更新项目库,合理安排实施时序,按照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推动成片连片更新,争取“更新一片、提升一片”。  相似文献   

19.
白洁  张立恒 《华中建筑》2023,(6):146-149
城市更新的生态化治理是推进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在“大思政”课程建设的背景下,该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理念,结合当前我国城市更新与治理的重要任务和城乡规划专业更新类课程内容,通过剖析当前城市更新在生态治理角度、更新机制、空间使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融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出在城乡规划专业更新类课程中构建全系统和谐统一的教学理念、建立符合生态发展观的研究性教学、贯彻生态原则的空间公平性教学三个方面的课程改革策略,旨在以城乡规划专业更新类课程作为抓手,推进城市更新的生态建设和“大思政”课程建设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0.
邓强 《城市开发》2022,(3):63-65
受政策驱动和行业存量市场变化双重影响,城市更新业务已成为众多房企除大规模城市开发外的“第二赛道”。与此同时,企业在城市更新进程中也遭遇不小的挑战。如何对历史街区采取有机更新,挖掘其造血机制?如何在原住民需求、区域发展需求和文化历史传承需求三者间寻求平衡?如何联合各方力量推动旧城更新,进而推动城市复兴?作为“中而美”房企典型,华发股份近年来已从单一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型升级为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积极拓展土地布局模式,发力城市更新业务。华发立足珠海、布局全国,40多年来坚持与国家战略同行,在城市更新上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