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讨论了聚乙二醇(PEG200、PEG400、PEG600)对PVC/PVDF/PMMA共混溶液的剪切粘度及其共混膜的断面形态结构、水通量、截留率和机械性能等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物质量百分含量不变的情况下,PEG200、400、600的加入均能使铸膜液的粘度增加,PEG200使粘度增加的最多,PEG600最少;PEG600使PVC/PVDF/PMMA共混膜水通量增加的最多,PEG200最少,而PEG200使膜的截留率增加最多,PEG600最少。  相似文献   

2.
用于处理染料废水的PVDF/TPU共混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媛  奚旦立 《塑料工业》2007,35(1):66-68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VDF/TPU共混中空纤维膜,以PVP为添加剂可以改善成膜性能。通过水通量超滤实验、牛血清白蛋白截留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膜的表面与截面结构分析得出铸膜液中纤维膜的质量分数为16%,m(PVDF):m(11Pu)为80:20,添加5%PVP时制备的膜的综合性能最佳。对不同的溶液包括BSA、PVPK30、PEG10000、染料活性艳蓝KN-R进行截留实验分析膜过滤性能。在pH范围为1—14时,膜的水通量及截留率均无明显变化,说明PVDF/TPU共混中空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抗酸、碱性。用清水冲洗10min后,膜污染的恢复率即可达到86.5%,膜的抗污染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主要讨论了聚偏氟乙烯(PVDF)膜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DF/PMMA)、PVDF/PMMA/PS(聚砜)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并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PVDF/PMMA/PS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PVDF/PMMA/PS共混膜的通量最大;PVPK 40成膜通量最大;T iO 2成膜截留率最大。  相似文献   

4.
曹绪芝  孙蕾 《广东化工》2011,38(6):42+55-42,55
实验以相转化法制备了PVDF/PEK-C共混膜,考察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PEK-C的添加量对共混膜超滤性能、抗污染性能、稳定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VDF/PEK-C属于部分相容体系;添加适量PEK-C能够改善PVDF膜的超滤性能和抗污染能力;PVDF/PEK-C共混膜和纯PVDF膜具有相似的化学稳定性,与纯PVDF膜相比,共混膜具有较好的耐酸性,纯PVDF膜的耐氧化性则要优于共混膜。  相似文献   

5.
使用NaOH溶液亲水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膜,在共混膜表面化学浴沉积烷基氯硅烷,构筑微纳米结构,制备出具有超疏水能力的PVDF/PMMA共混膜,对共混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亲水改性提升了PVDF/PMMA共混膜表面烷基氯硅烷的化学浴沉积效果;亲水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的浓度为40 %、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70 ℃;化学沉积后的PVDF/PMMA共混膜接触角高达154.6 °;集灰实验表明,倾斜角度约为1 °时水滴能将膜表面的灰尘带走,膜的防污自洁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6.
使用NaOH溶液亲水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膜,在共混膜表面化学浴沉积烷基氯硅烷,构筑微纳米结构,制备出具有超疏水能力的PVDF/PMMA共混膜,对共混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亲水改性提升了PVDF/PMMA共混膜表面烷基氯硅烷的化学浴沉积效果;亲水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的浓度为40%、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70℃;化学沉积后的.PVDF/13MMA共混膜接触角高达154.6°;集灰实验表明,倾斜角度约为1°时水滴能将膜表面的灰尘带走,膜的防污自洁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
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聚ε-己内酯(PC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共混膜,分析了PCL/PVP共混膜的结晶性能、相容性、力学性能、亲水性和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PVP的加入对PCL的结晶晶型无影响,但产生了稀释作用,两者可以相容且在共混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反应;一定含量的PVP有助于增强共混膜的力学性能,PVP的质量分数为20%时,PCL/PVP共混膜力学性能最佳;随着PVP含量的增加,共混膜与水的接触角减小,吸水率逐步增大,PCL的亲水性得到改善;PCL/PVP共混膜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失重率随PVP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共混膜的失重率逐渐由PCL主导过渡到PVP主导,加入脂肪酶可加速PCL/PVP共混膜的降解。  相似文献   

8.
纺丝条件对PVDF/PVC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PVDF/PVC共混中空纤维膜,通过对水通量、孔径、截留率等的测试,研究了挤出速率、芯液流量、干纺程对PVDF/PVC中空纤维膜性能及结构的影响,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挤出速率与膜通量存在最大值,芯液流量与膜通量及截留率呈线性关系,干纺程的影响效果跟挤出速率类似。可以通过改变纺丝条件来制备性能不同的中空纤维膜。  相似文献   

9.
将离子液体(IL)1-乙基-3-甲基咪■六氟磷酸盐([EMIM]PF6)、氧化石墨烯(GO)、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聚偏氟乙烯(PVDF)、二甲基甲酰胺(DMF)共混制备IL/GO/PVP/PVDF改性超滤膜。以IL/GO复合添加剂为变量,测试了膜对Cd2+、Pb2+、Hg2+ 3种重金属离子的截留率和抗污染率,并探究了离子浓度和pH对膜截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L/GO的添加降低了超滤膜接触角,有效提高了膜表面的亲水性。当IL/GO复合添加剂质量分数为4%/0.6%时膜的综合性能最佳,对Cd2+、Pb2+、Hg2+的截留率可达96.31%、97.72%、96.47%,受污染后通量恢复率为79.24%、85.70%、82.28%。  相似文献   

10.
以聚氯乙烯(PVC)和热塑性聚氨酯(PUR-T)为原料,制备了PVC/PUR-T共混中空纤维膜,研究了铸膜液浓度、PVC与PUR-T配比、铸膜液添加荆、纺丝温度对PVC/PUR-T共混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PUR-T配比为80:20,其质量分数为15%~16.5%,添加剂为PEG 600,纺丝温度为90%:时制取的PVC/PUR-T共混中空纤维膜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膜缺陷与膜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膜的缺陷划分为三个层次,四个类型,并对缺陷生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影响制膜液与无纺布的相互匹配,从而决定了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一种PIB/PAN复合膜,对该膜在乙醇溶液体系中的性能做了一定的基础研究工作,并采用FTIR、SEM、AFM和接触角对膜进行表征。结果显示PIB均匀地涂覆在PAN支撑膜上,形成一层无孔的致密层;随着涂覆的PIB浓度的增加,膜表面的平均粗糙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复合膜的亲水性和亲油性都变差;复合膜对纯水没有通量,而对乙醇具有一定的渗透通量,在PIB质量分数为0.8%的时候,复合膜对乙醇水溶液具有最佳的分离特性。  相似文献   

13.
减压膜蒸馏过程中膜污染及膜阻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减压膜蒸馏浓缩人参提取物水溶液过程中的膜污染,考察了料液温度,膜两侧蒸汽压差和料液流速对膜污染的影响,分析了膜污染产生的原因,测定了浓缩过程中的膜阻力.结果表明:料液温度、膜两侧蒸汽压差和料液流速直接影响膜污染的程度,温度越高、蒸汽压差越大,膜污染越严重;当温度为338.15K时,运行5h后J/J0为0.3445,而温度为328.15K时,J/J0为0.835;当蒸汽压差为8.6kPa,运行5h后J/J0为0.3283,而当蒸汽压差为35kPa时,J/J0为0.8381.提高流速可以削弱浓差极化,更重要的是减轻膜污染现象的发生,当流速为60L·h-1时,运行5h后J/J0为0.643 5,而流速为40L·h-1时,J/J0为0.328 3.导致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污染层阻力的增大,污染层阻力从所占总阻力8.02%增至23.92%;其次是浓差极化阻力,浓差极化阻力从所占总阻力9.25%增至12.2%,温差极化阻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高聚物/陶瓷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合 热解法修饰陶瓷基膜和浸涂法制备高聚物 /陶瓷复合膜 ,通过正交设计考察膜制备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 ,并制备出了完整无缺陷的硅橡胶 /陶瓷复合膜和PPESK/陶瓷复合膜 ,其O2 /N2 分离系数皆达到了纯高聚物膜的本征分离系数 .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为在较高温度环境下的气体分离及膜反应等的应用准备了条件 .  相似文献   

15.
高分子有机聚合物聚偏氟乙烯(PVDF)以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倍受青睐。但由于PVDF膜的疏水性,应用在水处理中时容易产生污染,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制备了有机无机SiO2/PVDF离子膜。通过测试膜浓差电势,确定膜对离子的选择透过率和膜表面电荷密度。结果表明,添加纳米SiO2能提高PVDF膜对离子的选择透过率,但只有加入SiO2质量分数为0.21%时,离子膜的选择透过率和表面电荷密度才适宜。SiO2/PVDF-0.21离子膜电渗析对不同离子的去除效果试验表明,该电渗析对多组分离子溶液体系的离子总去除率达到了93.7%。  相似文献   

16.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油相,利用微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氯化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有机-无机杂化膜。扫描电镜分析了膜的结构,结果表明微乳液聚合后形成了以氯化银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的核-壳型无机-有机杂化膜材料;氯化银微粒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均匀分散,形状规则,粒径大小均在2μm以下。环己烷、环己烯在氯化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无机.有机杂化膜中的溶胀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相比,环己烯在杂化膜中的溶胀吸附性能显著提高,而环己烷的溶胀吸附性能却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7.
膜生物反应器中影响膜透水率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研究了影响膜 -好氧生物反应器中中空纤维膜透水率的几个因素 ,如组件长度、操作压力、膜面流速、活性污泥浓度和温度。中空纤维膜内 ,压力沿料液流动方向呈抛物线型分布 ,所以在膜内径和膜面流速一定的情况下 ,存在一个最佳的膜组件长度 Llin使得膜利用率最高 ,且最省能 ;操作压力对膜透水率的影响分为三个区域 ,各个区域膜的主要过滤阻力不同 ,不同污泥浓度时 ,为了使中空纤维膜内腔不堵塞 ,膜面流速必须高于某一范围 ,膜透水率随温度呈正比例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渗透汽化(PV)技术中采用的膜组件的种类及开发现状,论述了近年来渗透汽化膜组件在有机物脱水、水中有机物回收及水中挥发性物质脱除方面的应用状况,探讨了渗透汽化膜组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认为开发新型的膜组件,降低使用膜组件的费用以及开发具有高选择性且稳定性好的PV膜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应深入研究膜及膜组件的传质动力学,取得关于膜性能、膜组件构形和过程设计等方面的信息;并将PV膜组件和其他工业过程整合成为一个高效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PVDF/PS共混超滤膜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尹秀丽  邓桦 《水处理技术》1997,23(3):131-134
研究了PVDF与PS的不同溶混性。分析了聚合物溶混程度变化及工艺条件改变对膜形态结构及使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VDF和PS属部分溶混体系,由这种溶混体系制成的超滤膜水通量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王长进  施庆乐  金江 《陶瓷学报》2010,31(2):253-256
膜乳化法是获得高质量单分散稳定乳状液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以氧化铝陶瓷微滤膜为乳化媒介,大豆油为分散相,含有乳化剂的去离子水为连续相,直接制备O/W乳液.比较了膜乳化法与机械搅拌法的乳化效果;考察了乳化剂浓度、膜两侧压差和磁力搅拌转速对乳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浓度2%、膜面压差0.12MPa、搅拌转速450r/min为最佳乳化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