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晓慧 《工业建筑》2022,(5):252-253
<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要想成功完成就业创业就需要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要结合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有特色并且具有学科专业的教育培训,将学生就业创业与大学教育相结合,为当代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梦想提供广阔平台与多样的实践机会,积极探索出适合本校学生特色的教育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教育已经逐渐融入到高等教育当中,并且有些高校已经结合自身特点,开设了具有创新创业特征的“双创”教育课程。《建筑设计未来院所长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一书中就提到了建筑学院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特别的视角为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6):67-68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机械与电子学院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制造类专业群特色,通过创新示范园校企合作制度、健全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和打造创新创业平台等举措,研究和实践如何培养和提升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成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五依托、五结合"的建设模式,有效地整合了校内外资源和平台,将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科技强国的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十分必要,因此,校企合作模式成为高校与企业间构建的新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具有产教深化融合的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理工类高校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点,阐述了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以山东建筑大学第二课堂制度为例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特征与改进方向,介绍了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多元主体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教育培养方式改革,学校创新创业平台得到多元化发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多元主体校企合作双创模式初见成效。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分析和实践探索将为理工类高校双创教育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6)
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各大高校的热门主题,高校要推动学院层面、学校层面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推动多层次、多类型、专业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发挥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各高校只有针对不同学院专业特征综合培养各专业各学科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实践结合、工科与经管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课程学习、创新实践、创业就业的内在关系,才能使营养的血液注入社会,为社会创新创业发展做出长远持久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7)
高校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高校自身变革、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针对双创教育支撑体系不健全、双创师资匮乏、教育模式单一等问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从体制机制和实践载体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行业特色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1)
为了培养中职学校创新创业型人才,文章通过厘清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义及中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探索创新创业特色课程改革、校企共建实战型的教学团队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举措,研究了构建中职学校商贸类专业在产教深度融合下以创新创业特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5)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是当前世界教育的热点,中外很多高校都结合学校特点,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方面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成效显著。在借鉴国内外典型做法的基础上,华北电力大学控计学院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中依托行业和地域以及专业特色,结合社团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制度和氛围,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9)
基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广东海洋大学根据自身的海洋特色,结合海洋化学学科教学实践性特点和海洋污染热点问题,优化设计了"海洋特色教育""专业社会教育"和"专业实验教育"三位一体创新教育模式,初步探索了海洋化学创新教育在涉海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该创新教育模式为学校深化海洋化学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提高了涉海类高等院校社会实践专业水平和效能,也促进了学校海洋特色教育、社会教育和专业教育在育人中的协同发展和深度融合,得到了学生、学校和社会合作单位的广泛认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5)
以《拼布艺术》实践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拼布艺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艺工结合、政商产学合作、协同培养"的专业特色,提出《拼布艺术》课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新思路。并分析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及意义,阐述《拼布艺术》课程创新创业实践教改及其具体实施方案。旨在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当前高校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建筑学专业而言,创新思维一直是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的设计作品虽不乏创意和创新,但往往与实际脱离较远,也缺乏量化指标的论证和验证,因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于提高学生的创业信心。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提出了构建建筑学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思路和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面向学生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素质教育,其基本特征是创造性和实践性。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开展评价是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创新是特质,创业是目标,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通过阐释创新创业的内涵,提出创新创业背景下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要求,分析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的重要性,并结合专业实际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从建构主义学习评价、教学测验、表现性评价、研究性学习评价、非正式评价和学生自评与互评等方面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与团结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范榕  马平  王浩 《高等建筑教育》2017,26(4):119-125
大学生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文章针对创新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归纳出制约创新教育的五方面原因。通过对小花园营造竞赛的背景、内容、特点和起到的积极作用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动手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并构建创新模式。文章创新性地提出课内教学计划与课外创新活动一体化理论,该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深化培养具有原创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质量、全方位发展的专业人才具有积极示范意义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创新创业教育新常态背景,剖析新时代社会环境对学生主动学习所带来的影响。以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为例,立足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专业观,探讨建筑类院校中景观设计专题的TDC教学模式,提出“理论—设计—营造”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期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融入学习,并引入不同领域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技能。  相似文献   

15.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通过分析和研究创新创业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通过分析和研究创新创业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大学生自主创业是顺应时代的必然趋势,它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的必然结果,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成功推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自觉与创业自信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目标导向。通过分析目前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各种制约创业自觉与创业自信方面的影响因素,从加强政府政策引导、深入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自身创业素质三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借助信息素养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能和创新意识,从而实现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信息能力同步提升的目的。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嵌入信息素养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对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目标等进行深入探讨。实践表明,信息素养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信息能力的同时,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新能力是管理能力、专业能力与拓展能力的叠加和耦合,是整体功能有机结合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南昌大学建筑学132班的人才培养实践为个案,探讨场域视角下创新能力培养的方略和效果,认为管理能力场域强调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识教育和理论实践学习则是专业能力场域的重要组成,而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项目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则是拓展能力场域的推进器。结果显示,该方略以学生为中心,将科研融入课堂,在实践中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完善创新能力培养方略,认为应植入多元观点,打破现有知识的固化和权威态势;坚持动态发展的眼光,应对全球化、新型信息化下的知识更新;营造包容性支撑环境,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设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是高校组织实验教学、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的重要阵地。重庆大学以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十大育人体系,教室、宿舍、实验室、食堂、场馆、图书馆六大育人阵地。在实验室实践育人方面,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实验室实践育人工作体系,拓展了育人空间,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实验室格局,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