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优化DANA基熔铸药柱成型的工艺参数,提高药柱质量,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别对18种不同工况的装药凝固过程进行仿真,并用灰色理论分析了炸药柱成型参数(浇注温度、浇注速度、药液黏度、环境温度和空气对弹壁的传热系数)对工艺指标(凝固时间、缩孔率和应力极值)的影响程度,分别针对单工艺指标和多工艺指标得出优化的工艺参数,优化后的凝固时间为1666.1s,孔隙率降至0.13%,热应力极值降至3.072MPa。结果表明,灰色理论可用于药柱成型工艺的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2.
针对螺旋扁管模具挤压成形时管壁减薄、生产灵活性差及效率低等不足,设计了对轧辊同步扭转挤压成形设备。并采用DEFORM-3D软件,对挤压成形过程模拟,得到了截面变形过程应变分布及行程-轴向推力变化,对不同进给速度、摩擦系数和轧辊半径对推力影响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和进给速度增大时,轴向推力也随之变大,随着轧辊半径的增大轴向推力小幅减小。该设备的设计和成形理论研究,对实际设计、工艺参数选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螺旋定子内腔曲面的形成原理及啮合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国内外螺旋曲面的加工方法及应用做了一定的了解后,提出了挤压成型加工螺旋定子内腔曲面的方法。以螺旋定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其三维实体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加工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温度下加工螺旋定子时所需推力,产生的内部应力及其导程的变化等重要参数,为使用挤压法制造螺旋定子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螺旋内齿圈拉刀是加工螺旋内齿圈的重要工具,其精切齿的齿升量结构复杂、齿形精度要求高,对磨削制造的效率和质量提出挑战。针对螺旋内齿圈拉刀的精切齿磨削加工,在对切削齿进行几何结构与刀体分布建模的基础上,以保证磨削表面质量、提升加工效率、易于程序化等为目标,剖析磨削工艺与保障策略,设计出适用于拉刀精切齿精细结构的无干涉磨削工艺与路径实现方法。基于螺旋内齿圈拉刀精切段的双螺旋结构进行切削齿坐标的参数化建模,并对精切齿非对称齿升量的分布模型进行解析与建模。从制造工艺保障与加工效率提升等角度对精切齿的磨削工序进行分析与规划,并设计优化的磨削加工路径,同时提出参数化驱动的精切齿磨削路径控制算法。此外,基于成型磨削接触线对精切齿侧面完备且无干涉磨削的行程进行分析与计算,并进一步针对可行砂轮半径最大化进行磨削工艺条件的优化分析。最后,通过计算一把螺旋拉刀的磨削参数与磨削工艺条件对本研究的实用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螺旋铣孔技术,采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值分析方法,在钛合金上进行了19.05mm直径孔的螺旋铣削试验。分析了不同切削参数对轴向切削力、钛合金孔径、粗糙度等的影响,以此为指标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最佳参数下切削力、加工质量和刀具磨损随加工孔数的变化,发现在大直径孔加工中,螺旋铣孔技术可有效改善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6.
螺旋挤渣机的螺旋强度直接影响到螺旋挤渣机的压榨性能。基于螺旋挤渣机旋的基本参数和工作原理,对螺旋挤渣机螺旋进行理论受力分析,计算出螺旋不同轴向段上受到的单位轴向力、单位径向力和单位圆周力。利用三维软件UG对螺旋建模,导入到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螺旋的应力分布图。经分析可知,螺旋叶片上受到的应力沿物料运动方向逐渐增大,且在出口端叶片上受到最大应力,研究结果为螺旋的结构设计和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许晋 《机械管理开发》2020,35(4):23-24,93
针对喷浆机在实际应用中寿命低、维修费用高等问题,在对喷浆机简单研究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SolidWroks和ANSYS软件对其螺旋给料机构中的螺旋叶片进行建模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对叶片的材料、焊接工艺、成形工艺以及热处理工艺进行改进,为提升喷浆机的性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讨论螺旋输送机圆柱螺旋叶片的制作工艺及安装方法,涉及叶片制作方法、叶片展开图的二种画法、叶片及传动轴焊接工艺分析等,论证企业自行生产、安装的可行性。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结合生产实际,设计简易工艺加工圆柱螺旋叶片,对相关参数的确定进行分析。针对叶片、传动轴材料的焊接性能,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焊接方案,在焊接细节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和生产实际中总结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螺旋输送机在混凝土小预制件生产过程中的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高效率、低能耗的混凝土螺旋输送机设计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建立混凝土螺旋输送机工作过程的速度和力学模型,揭示影响螺旋输送过程能耗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螺距、转速和输送长度为优化变量,以螺旋输送过程总能耗最小、输送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混凝土螺旋输送机设计参数多目标优化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优化求解。最后,通过将多目标优化结果与单目标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优化方法在提高混凝土螺旋输送效率的同时可有效降低生产能耗。  相似文献   

10.
李超  欧笛声 《装备制造技术》2023,(3):102-105+125
螺旋输送设备广泛用于饲料、食品、矿物等散装物料颗粒短距离或中距离输送,尽管其结构简单,设计参数较少,但其输送过程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是较为复杂的,因此设计人员更倾向于使用经验性参数,从而可能导致螺旋输送机性能过剩,速度不匹配等问题。为探究螺旋输送机的输送效率与功率消耗受部分参数影响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建立螺旋输送机的功耗和输送效率的简易数学模型,分析影响螺旋输送机功耗与输送效率的主要参数,根据所得参数设计正交试验,使用EDEM软件仿真试验分析获取试验指标。依据试验因素与指标参数使用Design-Expert软件得出功率与输送效率的回归模型和其受部分性能参数的影响关系。再以最低功率和最高输送效率建立目标函数,得出优化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优化后的参数相对于LS100型螺旋输送机在最大推荐主轴转速,填充率30%参数下功耗降低3%而输送效率提升12%,表明该优化结果参数下的螺旋输送机有降低功耗提高传输效率的作用,研究成果对螺旋输送机的参数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