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健康居住的角度,对居住区室内和室外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室内外环境的内容对居住区内人们健康的影响。提醒人们在“非典”过后的健康居住环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逐渐转向对空间环境质量的改善上来,空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居住生活,他们渴望居住空间亲切、宁静、舒适,建筑造型优美、品味高。居住空间环境的质量体现在  相似文献   

3.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对环境的某些方面--空间、建筑、居住环境以及居住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环境对在都市里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并对“入世”后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梁云凯 《山西建筑》2007,33(10):82-83
从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入手,对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空间层次上的居住空间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指出建筑师应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关注人们对居住空间环境心理需求产生的变化,从而为居住者创造更理想的居住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5.
范文兵 《华中建筑》1999,17(1):127-129,137
该文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认同需求作为切入点,对居住环境之于人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在今天的情况下,如何把居住环境建设成为属于居住者的“家园”。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随着杜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心理需求日益占据重要地位.文章从居住环境中的环境认知、心理效应、自然环境与人的心理、社会环境与人的心理以及居住环境中的传统性与地方性等方面,探讨人们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7.
谈城市住区开发环境建设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使未来居住模式发生变化,也将对住区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针对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提高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对城市住区环境设计现存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城市住区环境设计和建设的策略,希望我国城市住区的建设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解决了住房有无问题后,要求有一个舒适、清新而幽静的居住环境,以利消除疲劳,陶冶性格,培育下一代和安度晚年。为此,作好居住小区环境设计,提高人们居住环境质量,是我们的共同愿望。一、创建居住小区特色  相似文献   

9.
陈晟 《山西建筑》2006,32(14):44-46
分别对美国、瑞典、日本等国的居住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我国居住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促进人们居住环境的完美,从而提升住区质量。  相似文献   

10.
谈城市住区开发环境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使未来居住模式发生变化,也将对住区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针对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提高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对城市住区环境设计现存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城市住区环境设计和建设的策略,希望我国城市住区的建设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  相似文献   

11.
王建华 《工业建筑》2005,35(1):24-26
居民参与是居民环境权的具体体现 ,居住环境评价中居民参与意识的调查是研究构建“住宅光环境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通过对居民参与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信访投诉的参与频率 ,水平与质量等的研究 ,基于调查结果 ,分析了居民参与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小环境 ,大问题”的环境观念 ,“居住环境作为健康工程”的工作意识 ,制定完善居住环境质量标准和评价机制 ,开展环境意识教育 ,加强居住环境质量监管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密度城市的建成环境问题是城市公共健康层面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而高质量与舒适度较高的行人层建 成环境,对营造和谐城市微环境、预防病毒传播等方面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近年来流行性疾病的暴发, 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的高度重视和思考。文章借助CiteSpace软件,以SCI科学引文索引核心集合Web of Science中2009—2019年的1077篇建成环境及行人层环境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分析、梳理了国 内外建成环境及行人层环境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探讨了该研究领域的未来趋势。研究发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 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且近年对于以风环境为主的高密度城市物理环境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在 规划设计中,通过合理布局、优化建筑形式、营造舒适的景观环境等方式,可以改善行人层建成环境,进而为城 市居民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3.
钱知晗  王洪波 《山西建筑》2007,33(36):44-45
阐述了百步亭社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意义,从人类系统、居住系统、社会系统三方面对百步亭社区人居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着重探讨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中探索出创建适宜的人居环境的思路和方法,以完善人居环境科学体系,打造出一个个有地方特色的适宜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4.
唐玮 《住宅科技》2009,29(11):38-41
住区风环境设计对于创建生态节能住区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风环境能够保证舒适健康的住区环境得以有效实现。结合常州"青枫壹号"项目规划设计,应用CFD技术模拟研究该住区风环境,理性评价规划设计对住区内的微气候空气流动情况的影响,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风水学的主要目标是: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并加以利用,选择最佳的居住环境,创造天、地、人合一的至善居住境界。现代城市居住区建设中,对风水学进行研究并借鉴应用,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将传统风水理念与现代城市居住区的造景要素相互融合,可营造出理想的居住环境。文章重点论述如何根据风水理论进行城市居住区内的道路、水体、植物和小品的设计,并以金色俊园居住区为例,阐述风水理念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一幢普通住宅楼前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在改造设计中应用环境心理分析法,以适应居民的居住环境行为要求,并在今后的设计中有意识地应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7.
郭晓霞 《山西建筑》2014,(2):224-225
简要阐述了织物的性能、材质、色彩和图案在居室环境中的作用,并分析了织物对虚拟空间的营造作用,指出织物在人与居室环境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人与居室环境的关系变得更为和谐,为人们营造了人性化的居室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北关世纪文化广场的规划设计构思,通过“空间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运用,达到了商居质量、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的天地合一,展现了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富裕、靓丽、文明、绿色、健康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9.
李梅红 《山西建筑》2011,37(5):13-14
从色彩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两方面入手,阐述了居住环境中色彩应用的重要性,分别介绍了起居室、卧室、餐厅、儿童房等不同居住环境的色彩设计,指出居室环境设计中合理利用色彩因素能够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小树 《山西建筑》2009,35(11):37-38
从健康住宅外环境出发,从室外物理要素空气、光、声、热、水等角度分析了其对居住外环境的健康影响,探讨了不同要素下对住宅外环境健康设计的几点具体要求,从而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