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致命性武器在对付恐怖分子组织、跨国的毒品集团等特别行动中,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有关研制这种使人员或装备失能,并使死亡和附带破坏减到最小的非致命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防部有关使用非致命性武器的政策,不久将由国防部副部长怀特批准。初步论证定义在这项政策中美国人给非致命性武器下的定义是:专门设计的、用于使人员或装备失能,同时使死亡和附带破坏为最小的武器。需求去年,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编写了“陆军作战中非致命能力的概念”的报告初稿,详细阐述了陆军为什么需要这一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部  相似文献   

3.
夕阳 《轻兵器》2001,(1):10-11
非致命武器和弹药是近20年兴起的新概念武器和弹药。它可以使人员或武器装备失能,同时使死亡和附带破坏达到最小程度。对于这类武器还有多种提法,如失能武器、弱杀伤武器、低间接破坏武器(LCDW)等,国内也有人将这类武器称为软杀伤武器。由于这类武器和弹药的最主要特点是“非致命”,所以采用“非致命武器和弹药”这个专用词以体现它的主要特点。 特种弹药是非致命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特种弹药从非致命这一特点来讲与非致命弹药特点相一  相似文献   

4.
非致命武器,国外亦称非杀伤(no-lethal)或弱杀伤(less-lethal)武器,通常以动能撞击、高压电流、化学毒剂、巨大声响、强光或高压喷水使对手暂时丧失行动能力。伴随社会治安与防范形势的需要和非致命失能技术的发展,非致命武器和民用防身器的品种、性能和应用领域正在扩展。  相似文献   

5.
遥控式地雷 这种地雷可按照操纵者要求进行遥控,使之生效或失效,它通过无线电接收机发射和接收无线电编码询问和回答信号,可直接向操纵者报告战斗情况,以便灵活作战。 遥感式地雷 这种地雷装有声音遥感器,一般是设置于坦克或战车经过的路旁,当坦克或战车开过时,地雷感应声响就会  相似文献   

6.
吴磊 《国外坦克》2009,(4):20-33
当今,无论是在作战中还是执行战后任务,作战人员都必须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来自恐怖分子或暴乱分子的非对称威胁,他们往往大量使用地雷或各种各样的路边爆炸装置来进行伏击。这种现状就要求作战人员必须具有足够的防护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轻型防护车辆。  相似文献   

7.
吴磊 《国外坦克》2013,(6):34-36
美国联合非致命性武器计划(JNLWP)中这样定义非致命性武器(NLW):主要用于使人员或装备失能,同时将对人员造成的杀伤或永久性伤残以及对财产及环境的破坏程度降至最低的武器。该种武器可被用于人道主义援助、阻止车辆或快艇、清理建筑物、检查站安防、人群控制、前方作战基地(FOB)安防、海上稳定行动、保护公民权、镇压囚犯以及反海盗等行动中。整个非致命性技术包含了沿用已久的"豆袋弹"(bean bag round)(即霰弹)、人群控制/平暴、对人员的区域拒止、标识以及用于阻止人员和车辆接近的系统等。然而军  相似文献   

8.
防务要闻     
美国“蜘蛛”遥控地雷将于今年开始低速生产这种地雷由ATK和特克斯特朗公司研制,用来替代反人员地雷,由人工布放,可以遥控。“蜘蛛”地雷的基本部件有控制单元和基座,基座通过通信模块与6个杀伤或非致命弹药相连。根据操作员的遥控指令,控制单元控制地雷发射绊网,方向与地雷的每个弹药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单兵防护装备的进步,采用高性能纤维或高强度复合材料制成的防弹衣、防弹背心、防弹头盔、防弹面罩、防弹眼镜等防护装备可为作战人员的关键部位提供非常有效的防护。在战争中,单兵防护装备已经保护了无数士兵的生命,但如何使士兵免遭地雷的伤害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地雷通常被视为地面部队最可怕的杀手之一。据联合国  相似文献   

10.
安心 《轻兵器》2004,(10):8-10
替代防步兵地雷的非致命武器战争虽然结束,但平民踏雷死亡人数却剧增。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渥太华公约》强行规定,在全世界范围内禁止生产和使用防步兵地雷。同时,要求为前方部队提供一种安全装置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开始对防步兵地雷的替代品——非致命武器进行积极研究。首先投入使用的替代防步兵地雷的▲MCCM地雷装有大约600个橡胶球,可作为地面武器或车载武器,用于控制骚乱人群非致命武器是模块化人群控制弹(MCCM:ModularCrowdControlMunition),即著名的克莱摩尔定向地雷的非致命型号。MCCM可以放…  相似文献   

11.
正Smart Rounds Technology(SRT)公司自2009年起致力于智能非致命枪弹的研究,经过数年的研制,于近期推出Smart Rounds弹,最新产品定名为SRT18型非致命智能弹,其树立了无接触智能非致命枪弹的典范——关于非致命枪弹美国国防部指令3000.03E(Do D Directive 3000.03E)将非致命武器定义为,其是指那些被设计成使人员目标立即失去反抗能力或使设备立即不能工作的武器、装置和弹药,而且非致命武器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1月,西班牙政府批准采购575辆防地雷反伏击车,用于取代西班牙现役BMR装甲人员输送车,该输送车在黎巴嫩和阿富汗的突发性行动中易遭受致命打击。  相似文献   

13.
正在发展中的反直升机地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反直升机地雷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进攻和防御作战中所担负的使命。着重介绍了反直升机地雷的几种发展样式以及在作战中运用的设想。并简单地分析了反直升机地雷的作战效益。  相似文献   

14.
非致命武器是为使人员或器材失能,同时对人员的永久伤害以及对财产和周围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武器系统。 1996年7月,美国国防部在弗吉尼亚州匡蒂科成立了联合非致命武器管理局,负责管理菲致命武器在部队中的应用。“9·11”事件之前,美国军队已经装备了非致命武器,主要应用在维和行动和军队保卫两个方面。在索马里、海地和巴拿马的军事行动中,非致命武器的使用非常有限,直到美军在巴尔干地区展开军事行动后,非致命武器才有了  相似文献   

15.
虽然反坦克地雷很难直接杀死坦克乘员,但它却能炸断坦克的履带(一枚2.2公斤重的撒布地雷就能炸断任何形式的坦克履带),使坦克失去其机动作战能力,因此,反坦克地雷亦是坦克的一大威胁。庆幸的是,防地雷履带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6.
姜斌  梁敏 《飞航导弹》2019,(3):18-23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战争形态也随之不断演变,传统战争那种攻城略地大规模杀伤的作战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失能作战顺应了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发展趋势,彰显了一体化联合作战方式精髓,具有常规战争无可比拟的优势。从国内外两个方面,介绍了失能战的研究现状。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失能战产生的必然性。结合对失能战内涵的理解,凝练地总结了失能战的六个主要特点。从三个方面对失能作战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失能战未来可能的作战样式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17.
可撤布地雷     
在美国陆军武器库中最近又增添了几种新式反坦克系统,计有“陶”式、“龙”式和“橡树棍”反坦克导弹以及M56式直升飞机布雷系统。另一些在发展中的,行改进的主战坦克、一族可撒布地雷和新式激光制导“海尔法”反坦克导弹。所有这些武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可靠地摧毁坦克或车辆,或者使坦克或车辆失去战斗力。地雷在历史上就为军队在作战中所使用;德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地使用了地雷以支  相似文献   

18.
地雷(五)     
3.6 非触发地雷 在一定距离内,不与目标直接接触就能感知目标作用而发火的地雷。配用非触发引信(磁感应引信、震—磁或声—磁复合引信、震—红外或声—红外复合引信等)。与触发地雷相比,非触发地雷具有障碍宽度大的优越性,能利用坦克的多种物理场,在不与坦克接触的情况下发火,毁伤坦克的底甲、侧甲和顶甲等。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出现了复合引信,更加提高了非触发地雷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抗干扰性。 3.6.1 寻的地雷 具有自动监测、识别和搜寻目标功能的地雷。是研制中的新型地雷,主要用于反坦克。既可用飞机撒布,也可由人工布设。由目标探测系统(目标传感器、微处理机等)、战斗部、寻的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非致命激光束武器和电晕武器的发展.重点介绍了激光致盲武器、激光眩目器、弹丸飞标电晕枪、液态合金束流电晕枪、电解质液体束流电晕枪和激光致僵武器等非致命光电武器、激光致僵武器是非致命激光束武器和电晕武器相结合的产物,其作战效果是不知不觉完全无痛苦地致僵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地雷(四)     
3.4 特种地雷 用于警戒、照明、构成火障、造成毒剂或放射性物质沾染地段或其他特种任务的地雷。有水雷、信号地雷、照明地雷、化学地雷、燃烧地雷等。 3.4.1 水雷 布设在近岸浅水海域(通常水深5m以内)或江河、湖泊中,用于迟滞或毁伤舰船、水陆两用车辆等水中兵器。由壳体、引信和装药等组成。受到目标碰撞或目标物理场作用(磁、声、水压场等)时即可爆炸,也可操纵起爆。能破坏目标水下部分,使之沉没或损伤。水雷具有设置隐蔽、作用突然、破坏力大等特点,在现代战争中得到广泛使用。现代水雷以非触发水雷为主,种类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