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烟碱类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蚜虫的联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比较了噻虫嗪、噻虫啉、烯啶虫胺、氯噻啉等4个新烟碱类杀虫剂与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等2个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联合作用,为复配制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室内采用浸渍法对蚕豆蚜进行毒力测定,采用等效线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联合作用类型。结果表明:8个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蚜虫的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噻虫嗪、吡虫啉、噻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噻虫胺、氯噻啉、呋虫胺,4个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蚜虫的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18个组合的联合作用表现出增效、相加或拮抗等,并未发现明显规律。从18个组合中优先推荐烯啶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5∶1)、噻虫嗪+联苯菊酯(5∶1)。在复配研发时,切不可盲目模仿,必须以实际筛选试验结果为依据,也希望复配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并在抗性治理和减量使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烯啶虫胺等13种杀虫剂对褐飞虱的室内毒力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烯啶虫胺等13种药剂对褐飞虱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属于超高效的杀虫剂有烯啶虫胺、氟虫腈、噻嗪酮,对3龄若虫5d的LC50分别为0.13、0.19、0.29mg/L;属于高效的药剂有吡虫啉、氯噻啉、阿维菌素、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二嗪磷,对3龄若虫的LC50介于1~10mg/L之间;属于有效的药剂有毒死蜱、异丙威、吡蚜酮,对3龄若虫5d的LC50分别为14.68、22.13、28.07mg/L。根据药剂类型、作用方式、作用机制等,建议防治稻飞虱时首选烯啶虫胺、噻嗪酮、吡蚜酮等药剂。  相似文献   

3.
苹果黄蚜防治药剂筛选及天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氟啶虫胺腈和螺虫乙酯2种新型杀虫剂及吡虫啉、吡蚜酮和高效氯氟氰菊酯3种常用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主要天敌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试验。[结果]就速效性而言,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均在药后2 d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均在91.4%以上,显著高于螺虫乙酯和吡蚜酮。就持效性而言,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吡虫啉药后21 d防治效果均在85.4%以上,显著高于吡蚜酮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药后21、28 d分别对果树益害虫比调查发现,不同试验药剂和剂量对天敌安全无影响,可在苹果黄蚜及天敌发生期推荐剂量下使用。[结论]综合试验结果、防治成本及生态安全等因素推荐在苹果黄蚜发生初期采用螺虫乙酯56.0mg/L、氟啶虫胺腈41.7mg/L、吡虫啉50.0mg/L或吡蚜酮166.7mg/L进行喷雾处理可达到理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瓜蚜(Aphis gossypii)是一种重大农作物害虫,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及其混剂对瓜蚜的杀虫活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噻虫胺及其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2种不同剂型混剂对瓜蚜48 h的LC50值分别为2.674 mg/L、1.411 mg/L和4.119 mg/...  相似文献   

5.
陈美航  鲁道旺  罗海荣  唐红  刘鹏 《农药》2023,(2):151-153+156
[目的]筛选出有效防治天麻地下害虫的药剂。[方法]将2%吡虫啉颗粒剂、1%噻虫胺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5%二嗪磷颗粒剂、1%氟氯氰菊酯颗粒剂、2%联苯菊酯·噻虫胺颗粒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胺微囊悬浮剂、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5亿PIB/g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剂、10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这10种药剂对天麻地下害虫进行田间试验。[结果]供试的10种药剂对天麻地下害虫都有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胺微囊悬浮剂的剂量为18.0 kg/hm2时,对天麻地下害虫防治效果最好(90.13%),产量为6.4 kg/m2,增产率为28.0%;当剂量为30.0 kg/hm2时,联苯菊酯·噻虫胺颗粒剂和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对天麻地下害虫防治效果次之,产量分别为6.0、6.2 kg/m2,增产率分别为20.0%和24.0%。其他药剂对天麻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均较差。[结论]25%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胺微囊悬浮剂是防治天麻地下害虫的理想药剂,不仅能有效防治天麻地下害虫的为害,还可以提高其产量。  相似文献   

6.
10种杀虫剂对甘薯蚁象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5,(10)
[目的]筛选对甘薯蚁象的高效药剂。[方法]采用浸虫、浸薯法,测试10种杀虫剂的毒力,并在盆栽试验中测定各药剂的杀虫效果和持效期。[结果]以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的触杀毒力最高;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辛硫磷、毒死蜱的胃毒毒力最高。盆栽试验施药后2 d,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和高浓度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植株的保护作用达到100%;施药后20 d,吡虫啉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各处理的防治持效期最长。[结论]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吡虫啉对植株具有较好保护效果,吡虫啉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植株保护作用的持效期最长。  相似文献   

7.
《农药》2019,(11)
[目的]绿盲蝽是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中的一种重要害虫,本研究旨在筛选成本低效果好的氟啶虫胺腈混剂。[方法]以北京市上庄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滴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4种杀虫剂对北京上庄地区种群的毒力依次为氟啶虫胺腈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联合毒力测定结果显示:氟啶虫胺腈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分别按1∶4、1∶8混配增效作用最明显,其共毒系数为125.67与170.71。[结论]上述结果可为合理利用氟啶虫胺腈混剂对绿盲蝽进行田间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烯啶虫胺与氯噻啉复配的可行性,并明确其复配后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及田间防效。[方法]室内测定烯啶虫胺、氯噻啉及其复配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活性水平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当烯啶虫胺与氯噻啉之间的有效成分配比为1∶1、2∶1、3∶1、4∶1时,都表现为增效作用,且最佳配比为2∶1,共毒系数(CTC)达到159.61。田间防效试验表明:烯啶虫胺·氯噻啉(2∶1)混剂施药后7 d防效高达94.75%,明显优于5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79.12%)、40%氯噻啉水分散粒剂(70.73%)和3%啶虫脒微乳剂(70.54%)3种对照药剂。[结论]烯啶虫胺与氯噻啉按照2∶1进行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具有更好的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7,(3)
[目的]筛选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幼虫配比和田间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浸渍法分别测定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配比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毒力和共毒系数,选择最佳配比加工成制剂进行室内安全性试验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以3∶7、5∶5、7∶3比例复配时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共毒系数大于130,增效作用较显著,其中按照1∶1复配增效作用最佳;按照此比例加工的2%噻虫胺·高氯氟氰GR,有效成分用量450~600 g/hm~2,药后60 d,防效仍保持在85%,且对韭菜有促进生长作用。[结论]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增效作用明显,2%噻虫胺·高氯氟氰GR集中了高效氯氟氰菊酯速效快、噻虫胺持效期长的优点,且对韭菜安全,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9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防治马铃薯上桃蚜的更好药剂,在室内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9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结果表明:9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都有较好的毒力,其中3.15%阿维·吡虫啉EC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0.730 4 mg/L;其次是5%高效氯氟氰菊酯ME、33%氯氟·吡虫啉SC、3.2%阿维菌素EC和9%噻虫·高氯氟SC,LC50值分别为0.873 1 mg/L、1.384 9 mg/L、1.855 3 mg/L和2.660 7 mg/L;22%氟啶虫胺腈SC、30%噻虫嗪SC和20%噻虫胺SC的LC50值分别为5.782 8 mg/L、5.8653 mg/L和6.279 3 mg/L;20%吡虫啉SL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最低,LC50值为22.895 2 mg/L。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10%吡虫啉WP与50%吡蚜酮WG对蔬菜桃蚜、苹果黄蚜及桃瘤蚜等3种蚜虫的防治效果,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 d,10%吡虫啉WP速效性较好。药后3 d,10%吡虫啉WP与50%吡蚜酮WG对蔬菜桃蚜的防效在84.99%以上,且无显著差异;对苹果黄蚜和桃瘤蚜防效均在93%以上。药后14 d,2种药剂对蔬菜桃蚜、苹果黄蚜和桃瘤蚜的防效依然保持在95%以上,持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烯啶虫胺对柑橘绣线菊蚜的室内杀虫活性及田间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评价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对柑橘绣线菊蚜的防治效果。[方法]分别用Potter喷雾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和3%啶虫脒乳油对柑橘绣线菊蚜的LC50值分别为5.51、4.51 mg/L,两者毒力大体相当;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质量浓度25 mg/L于药后1~14 d的防效达88.7%~100%,与3%啶虫脒乳油15 mg/L防效相当;质量浓度为15、20 mg/L的速效性稍差。[结论]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是防治柑橘绣线菊蚜的理想药剂,在蚜虫种群密度较低时,推荐使用质量浓度为15~20 mg/L,在种群密度较高时使用25 mg/L,重点对新梢进行喷雾。  相似文献   

13.
徐海妹 《现代农药》2012,11(3):28-29
采用甲醇+水为流动相,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检测器分离测定氯噻啉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结果表明,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5,变异系数为0.44%,平均回收率为100.13%,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  相似文献   

14.
阿维菌素对几种果树害虫的毒力测定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果树害虫桃小食心虫、山楂叶螨、苹果黄蚜、梨木虱和金纹细蛾进行阿维菌素的毒力测定,按照阿维菌素对哺乳动物的急性经口毒性及对不同害虫的室内生物活性比值计算出药剂的安全指数,并分析阿维菌素适宜防治的害虫种类。通过分析认为,阿维菌素最适于防治山楂叶螨和梨木虱,其次为金纹细蛾、苹果黄蚜,不提倡使用阿维菌素防治桃小食心虫。通过横向分析比较,对于高效利用阿维菌素,减低药剂中毒风险和延缓抗药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7种农药对瓜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亚军  石宝才  康总江  王泽华  朱亮  魏书军 《农药》2012,51(4):296-297,311
[目的]采用浸叶法测定7种药剂对瓜蚜的毒力.[结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活性最高,LC50值为8.2728 mg/L,其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50值为23.2278 mg/L,啶虫脒的LC50值为29.2927 mg/L,吡虫啉和毒死蜱的敏感性最低,LC50值分别为46.0487、48.9797 mg/L.螺虫乙酯各测试质量浓度处理后48、72 h时的平均死亡率仅为8.9%、11.2%,高效氯氰菊酯测试质量浓度达2000mg/L时,24 h校正死亡率仅为37.97%.[结论]7种药剂对瓜蚜的毒力排序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啶虫脒>吡虫啉>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螺虫乙酯.  相似文献   

16.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结构与活性及其药效基团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nAChRs在昆虫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神经传导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是杀虫剂的一个重要靶标。本文就以下几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作用于昆虫nAChRs的各类化学杀虫剂的演绎,nAChRs的结构与活性,烟碱类似物的结构与活性,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结构修饰及其选择性,以及新烟碱类的药效基团。  相似文献   

17.
杨秋月  王芳  孙宁宁  姜鹏 《农药》2012,51(1):16-18,65
[目的]二芳醚是重要的农药中间体,用于合成多种重要的杀虫剂,如一些拟除虫菊酯、杀菌剂如醚唑等农药。3,4’-二氯二苯醚和3-甲基二苯醚分别是醚唑和戊菊酯的关键中间体,传统上采用铜粉为催化剂合成效率和选择性欠佳,为此,对2种二芳醚中间体合成进行优化和改进。[方法]采用商用铜粉和自制高分散铜为催化剂,分别对溶剂、反应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合成2种二芳醚中间体。[结果]3,4’-二氯二苯醚的选择性达86.7%,收率为82.2%;3-甲基二苯醚的收率为96.8%。[结论]实验结果显示高分散铜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都好于传统Ullmann反应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几种杀虫剂防治大豆蚜效果及对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田间药效试验从目前使用的杀蚜剂中筛选出对大豆蚜防效较好、对天敌杀伤力小的生物药剂.[结果]试验表明:苦参碱、除虫菊素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2d的防效最高,药后10d的防效为94%以上;吡虫啉、阿维菌素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次之;抗蚜威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差;药后10d防效最低,为72%.[结论]5种试验药剂中,苦参碱对天敌影响小,是防治大豆蚜的良好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9.
十二种农药防治棉蚜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国文  王标 《农药》1996,35(3):38-39
本文报道了12种农药防治棉蚜的药效试验结果,氯氟大菊酯、氰久可湿性粉剂的效果最好。第5天防效达到100%,持效期达10天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选取14种杀螨剂对二斑叶螨进行了不同发育阶段的室内毒力测定,并对选择毒性进行评价,对防治二斑叶螨药剂的合理使用具有指导意义。[结果]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对3种螨态的活性均较高;螺螨酯、噻螨酮等对二斑叶螨卵、若螨均有较强活性(<2 mg/L),但是对成螨活性明显偏低。甲维盐表现出对二斑叶螨成螨的高度选择性,噻螨酮、螺螨酯和浏阳霉素对二斑叶螨若螨态和卵态表现出显著选择性。[结论]甲维盐和浏阳霉素对二斑叶螨活性较高,对天敌安全,可以作为优先选择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