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戈兰滩水电站施工导流采用河床一次断流,土石围堰全年挡水,左、右岸2条12 m×14 m导流洞泄流方案.左、右岸导流洞堵头为永久性水工挡水建筑物,与大坝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同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双沟水电站临时工程导流洞进口桥右侧混凝土高挡墙施工中无法修筑围堰,改变为铅丝石笼挡墙后,即可满足运行要求,又可利用导流洞开挖块石,基础也可水下施工。重力式铅丝石笼挡墙结构形式可在相似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深溪沟导流洞进口围堰采用预留岩埂,在岩埂上浇注C15混凝土形成岩埂围堰度汛。岩埂围堰是在有限的空间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下修建的,具有其特殊性。深溪沟导流洞优化了围堰的结构型式,提高了围堰的挡水标准,进口围堰的施工成功解决了防渗、抗滑稳定和抗倾覆三大基础处理技术问题,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4.
山口水电站施工导流采用河床一次断流、混凝土围堰挡水度汛、左岸导流洞过流的导流方式,后期封堵。结合围岩类别,为降低工程造价,设计采用了以边墙喷锚支护、底板现浇混凝土衬砌的结构型式,由于洞室断面较大,隧洞糙率系数的选择成为制约隧洞设计的关键因素。经工程类比与分析,综合采取的糙率系数0.024经过施工考验,过流能力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龙滩水电站导流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亦农  周洁 《水力发电》2003,29(10):51-53
龙滩水电站施工导流具有导流洞规模大、运行条件复杂、RCC围堰高等特点。其导流洞为国内目前已建和在建工程中断面最大的有压导流洞,也是封堵期水头最高的导流洞,其RCC围堰最大高度达82.7m。龙滩水电站采用隧洞导流方式,分初期导流、施工期坝体临时拦洪和初期发电3个阶段。截流时,导流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围堰挡水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导流洞开挖分三层施工,每层高约8—10m。左右岸导流洞均已通过验收,具备过流条件,河床截流可按期进行。  相似文献   

6.
深溪沟水电站导流洞进口围堰基础处理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溪沟水电站导流洞进口围堰采用预留岩埂.在岩埂上浇注C15(三)混凝土形成岩埂混凝土围堰度汛,岩埂混凝土围堰是在有限的空间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下修建的,具有特殊性.岩埂混凝土围堰涉及三大技术问题,即防渗问题、抗滑稳定问题和抗倾覆问题.深溪沟导流洞进口围堰施工中参建四方高度重视基础处理技术,精简高效地成功解决了系列基础处理技术问题,从而优化了围堰的结构型式,提高了围堰的挡水标准.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陶涛 《水电站设计》2008,24(2):40-43
滩坑水电站施工导流设计分为4个导流时段,其中工程第一阶段导流采用围堰挡水,来水由1号导流隧洞下泄;第二阶段导流采用围堰、大坝过水,来水由1号导流隧洞与基坑联合下泄;第三阶段导流采用枯水期由围堰挡水,来水由1号导流隧洞下泄,汛期由大坝临时断面挡水,来水由1号和2号导流隧洞联合下泄;第四阶段导流采用大坝挡水,来水由2号导流洞下泄.第一阶段导流标准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相应设计洪水流量2 420m3/s;第二阶段围堰及大坝过流设计标准按全年20年一遇洪水设计,流量10 400m3/s.左岸布置了2条导流隧洞,进口高程分别为34.5m、65m.  相似文献   

8.
天花板水电站上游围堰采用全年挡水土石围堰,最大堰高40.5 m,采用控制性帷幕灌浆和复合土工膜相结合的防渗形式.对上游围堰设计及施工进行了总结,通过精心设计、科学施工,上游围堰经受住了汛期洪水的考验,运行良好,保证了大坝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采用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全年挡水、导流隧洞泄流的导流方式,大坝上下游围堰均采用土石围堰。通过对比分析,围堰防渗采用塑性防渗墙接土工膜,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设计断面的渗流及边坡稳定满足要求。实际施工中,通过合理的施工顺序、成熟的施工工艺保证了围堰施工进度及质量。运行效果验证了上下游围堰设计及施工方案的有效性,也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导流洞进口围堰采用预留岩埂及防渗墙作全年挡水围堰,进口围堰与导流隧洞进口建筑物距离最近只有2 m。按照建筑物安全的要求,围堰拆除不能影响其周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参建的四方单位对围堰岩埂及防渗墙爆破拆除施工方案参数选定、爆破安全防护进行了精细策划和讨论,制定了实施方案。经实践检验,实施方案充分可行,爆破技术和措施选择恰当,拆除效果可满足工程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13.
采用先进的三维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ADV)对不同分流比情况下弯道水流紊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探讨了不同分流比工况下弯道水流的紊动机理,分析了其紊动特性,同时对紊动强度分布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为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气液两相界面的流动及混掺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结合某大型水电站的溢洪道,利用RNG k-ε模型对其进行三维流场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并用GMRES算法进行压力求解,对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和传统阶梯溢洪道泄流壁面上的高速掺气水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掺气坎坡度的增加,其掺气空腔及掺气浓度均有所增大,随着水流下泄掺气浓度沿程降低,达到一定距离后趋于稳定,掺气浓度值达到了减免空蚀破坏的要求;与传统阶梯溢洪道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增设前置掺气坎后,既可以增加前几级阶梯的掺气浓度使水流提前达到水气平衡,也没有降低阶梯式溢洪道的消能率,为解决传统阶梯溢洪道中出现的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