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效的水环境治理技术对于确保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通过对微纳米曝气技术定义及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对该技术的应用优化进行研究,最终将该技术应用在生活污水、河湖黑臭水及城市景观水体纺织、印染废水及养殖废水中进行应用,并获取了该技术的最终应用效果,确保满足环保水环境治理需求。  相似文献   

2.
微纳米曝气对植物浮床净化水质效果影响及数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保君  曹蓉  叶春  李春华 《水处理技术》2012,38(7):53-57,62
采用微纳米曝气和鼓风曝气对比的方式,研究了微纳米曝气再力花植物浮床水质净化效果及规律。曝气均设计相同曝气量(0.2 L/min)和曝气时间(4 h),试验共计24 d。结果表明,微纳米曝气浮床比无曝气浮床(对照组浮床)对水体CODMn、TN、NH4+-N和TP去除率分别提高19.95%、13.35%、21.72%、18.20%,而鼓风曝气组则分别为8.23%、5.64%、10.61%、10.53%。但微纳米曝气形成的富氧环境不利于NO3--N的去除,去除率低于鼓风曝气组和对照组浮床。回归分析表明,水质净化效果符合三次函数曲线方程,并分析发现试验初期植物浮床水质净化效果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12 d后去除效果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水体黑臭是水环境污染的极端现象,严重制约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微纳米曝气技术具有气泡粒径小、水中停留时间长、传质效果好、界面ζ电位高等优点,有望应用于黑臭水体水质净化的应急处理和底泥微生境系统修复.文中从微纳米气泡的特性出发,考察了微纳米曝气技术对黑臭水体上覆水体和底泥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微纳...  相似文献   

4.
微纳气液界面水环境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具有使用简便高效、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文章介绍了微纳气液界面水环境修复技术处理微污染地表水的基本原理,探讨了该技术的基本特点,介绍了几个地表水环境修复的成功案例。文章还展望了微纳气液界面水环境修复技术在微污染水体修复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BFBR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选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替代传统的曝气设备,通过提升水体溶解氧浓度和促进挺水植物的生长来达到更好的污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微纳米曝气的效果要优于普通曝气,经过微纳米气泡曝气,水中溶解氧能保持更长的时间。改良后的BFBR工艺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更有优势,其中CODcr、氨氮、总氮和总磷四个指标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1.12%、89.10%、82.21%和86.17%,相比较于传统BFBR工艺分别提高了7.55、19.70、10.63和16.10个百分点,显示出更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难降解有机废水在水处理方面的特点,以及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叙述了微纳米气泡的定义、特性和常见的产生方式,分析了各种常见的微纳米气泡复合高级氧化技术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和光催化微纳米气泡技术,总结了微纳米气泡复合高级氧化技术各种常见的实验装置及其应用.得出微纳米气泡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氧...  相似文献   

7.
微纳米曝气技术是一项新兴且应用前景广泛的环境治理技术。与传统曝气技术相比,微纳米曝气技术产生的气泡具有停留时间长、传质效率高、界面电位高、比表面积大、能自发产生自由基等显著优势,已逐步成为环保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文章介绍了微纳米气泡发生的常规方法,并系统综述了该技术在污水净化、土壤修复、废气处理、水产养殖、杀菌消毒、卫生清洁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该技术的应用推广,对推动环保行业技术发展和缓解环境污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微粒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微乳液的制备、结构、特点和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微粒的作用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概括,并着重介绍了油包水型微乳液技术制备涂料用纳米微粒的研究现状、纳米微粒对涂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在涂料中的具体应用。最后简要地指出了纳米微粒在涂料应用方面亟待解决的几个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19,(11):2773-2777
介绍了微激光烧结成型技术(MSLS)、微滴喷射成型技术(MDJ)、双光子聚合光固化成型技术(TPP)、微立体光刻成型技术(MSLA)、薄材叠层实体制造成型技术(LOM)、丝材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的基本情况,对不同微纳米3D打印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了国内外微纳尺度3D打印纳米复合材料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指出微纳尺度3D打印纳米复合材料技术未来研究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11):2773-2777
介绍了微激光烧结成型技术(MSLS)、微滴喷射成型技术(MDJ)、双光子聚合光固化成型技术(TPP)、微立体光刻成型技术(MSLA)、薄材叠层实体制造成型技术(LOM)、丝材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的基本情况,对不同微纳米3D打印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了国内外微纳尺度3D打印纳米复合材料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指出微纳尺度3D打印纳米复合材料技术未来研究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微/纳米气泡技术在金属表面脱脂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纳米气泡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范围,并将微/纳米气泡应用于清洗领域中的脱脂试验中。试验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技术在脱脂试验中的使用,可以减少甚至不用脱脂剂,在清洗行业中是一种节能环保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微纳米气泡技术是当前国内外的前沿科技,也是研究的热点。该文详细介绍了微纳米气泡在悬浮物的吸附去除、有机物的强化分解及促进生物活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综述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各种原理和结构,并对其应用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特别介绍了在渔业水产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情况。指出了微纳米气泡技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渔业研究领域的启示,以期为微纳米气泡在水产养殖、捕捞、加工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纳米硫化物半导体在许多方面显示出重要应用,其性能受到尺寸、形貌等方面的影响,微乳液法因制备的纳米粒子粒径均一,成为制备纳米硫化物的一种重要方法。介绍了微乳液的构成、该方法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等,综述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硫化物及其光催化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微纳层叠共挤技术的发展;总结了近些年来基于微纳层叠技术制备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包括聚合物参数,制备方法和成纤机理;对目前几种典型微纳层叠成纤方法进行了分类和对比,并对纤维的性能进行了阐述;对微纳层叠纳米纤维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微纳层叠技术用于纳米纤维制备的发展方向和应对的挑战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5.
胡福田 《广东化工》2007,34(12):59-62
综述了微乳技术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在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该方法所采用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制备的催化剂具有粒径小、粒径可调、分布均匀、催化反应活性高等优点。微乳体系的构成是多种多样的,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影响,指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宙  从善畅  程婷  王建 《广州化工》2014,(7):122-124,168
微纳米气泡曝气作为一种新型的曝气技术,已被逐渐运用在水处理中。本文从实际出发,对比研究了微气泡曝气和底部曝气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曝气强度下,微气泡曝气技术对污水中CODCr的降解效率要明显高于底部曝气,前者的去除率为90.8%,后者仅为86.4%。使用微气泡曝气时,SS的浓度在8 h内达到最低值,去除率为96.3%,而使用底部曝气时,污水中的SS在第12 h才达到最低值,去除率仅为89%。使用微气泡曝气时,污水中氨氮的浓度在14 h左右(底部曝气需20 h)基本达到最低值,去除率为82%,比同时间段使用底部曝气时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要高约15%,低温时更要高出20%以上。此外,使用微气泡曝气对TN和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比底部曝气高7.5%和6%。  相似文献   

17.
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技术及其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璟  方利国 《化工进展》2008,27(4):488-494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流体的制备、热传导、对流、沸腾换热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纳米流体在微管道散热器中的应用,并对纳米流体技术及应用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Triton X-100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形成机理、特性和制备纳米粒子的原理,总结了采用Triton X-100体系制备纳米粒子的影响因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用该微乳液系统制备纳米粒子的新进展,提出了该体系制备纳米颗粒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颗粒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综述了反相微乳液的形成机理、配制方法和目前利用反相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颗粒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微乳液的配制及制备过程中影响纳米颗粒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具体的讨论,还对微乳液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具体的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微乳技术在制备纳米催化剂方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微乳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近年来在催化剂制备中的一些应用。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催化剂在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和表面结构等方面具有特别的性质,所制备的纳米催化剂具有粒径大小可控、粒度分布均匀等优点,且在一些反应中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合成方法,微乳技术在合成纳米催化剂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微乳体系的构成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选择适宜的微乳体系并将微乳技术与其它技术有机结合,将是微乳技术在催化剂制备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