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李刚  郝立芳  支春阳  杨双 《无线电工程》2023,(10):2439-2444
受限于环境、通信频度和通信容量等因素,基于北斗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存在数据发送延迟高、排队较长和丢包等问题,无法保证警报控制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实现北斗三号短报文可靠传输的方法。在北斗人防通信协议中增加“丢包率控制”字段,减少发送图片/语音等长数据时不必要的丢包重传次数,减少传输时间;在此基础上,利用北斗三号指挥型用户机阵列实现轮询发送人防统控通信数据,有效解决北斗通信频度的限制因素,提高人防系统数据传输的通信效率。通过采用差异化可靠通信机制,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条件下,极大地提高了消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人防统控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2.
其它测量     
0633242模拟退火算法在基于非稳态驱替实验的相对渗透率计算中的应用[刊,中]/柯式镇//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4).-35-37(E) 0633243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试验靶船自动监测系统[刊,中]/王海涛//指挥控制与仿真.-2006,28(5).-104-106, 110(L)海上武器飞行试验任务中,靶船位置飘移大小和姿态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试验进程。针对海上武器试验的特殊性,设计研制了试验靶船自动监测系统。利用北斗卫星定位功能对靶船进行实时定位.利用北斗通信功能传送GPS定位、授时数据和三维姿态测量数据,可以在布靶结束后实时监测靶船的位置和姿态.为试验指挥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指挥决策依据。在试验任务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参5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设计了一套潜标数据回收系统,采用卫星通信方式对潜标数据进行实时传输,卫星通信方式选用北斗一代卫星进行数据传输。由主控芯片STM32L控制系统工作状态,通信定位芯片RD0538对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并解析,最后将待传回数据和定位数据通过北斗一代卫星进行报文传输。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定位精度误差符合海上使用要求。该系统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用户可以设置系统发送频率。对该系统进行降低功耗的改进后,可将其工作时间延长至9天。  相似文献   

4.
根据海军靶船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无线遥控系统来实现靶船电子对抗系统的遥控,分析了靶船电子对抗系统的现状,得出对靶船的电子对抗进行遥控是完全可行的,并给出了靶船电子对抗系统遥控方式的工作流程,设计了靶船电子对抗系统和受控站之间的接口控制。  相似文献   

5.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从此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三号北斗用户机作为一款北斗三代终端设备,运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飞机提供定位和通信服务。并在原有一号和二号北斗用户机的基础上,优化了产品设计,提高了定位精度和通信能力。详细地论述了三号北斗用户机的产品组成、工作原理、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方法,满足了北斗用户机的升级需求,可为飞机提供精准的定位和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6.
焦诚  李英 《现代导航》2016,7(3):173-176
提出了一种利用北斗 RDSS 入站冗余数据实现用户位置探测的设计思路。阐述了基于该设计思路实现北斗 RDSS 用户位置主动探测的流程和关键技术。基于该方法,可实现北斗 RDSS 所有服务类型入站用户的位置解算。从而为北斗系统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振动分析和阵列信号处理等领域对高精度频率测量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可用于高精度频率估算的USB3.0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以FPGA为系统主控制器,以EZ_USB FX3为USB3.0外设控制器和传输媒介,FPGA内部的时序控制逻辑设计有效避免了对USB局部标志的的使用,突破了水印值设置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限制,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93.9MB/s。PC机端获取源频率数据后可通过基于全相位时移相位差法的估计算法进行高精度频率估计,其测算结果达到了16位10进制数,对高精度频率测量系统的设计实现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洋  韩书键  张轲 《现代导航》2021,12(6):416-419
为建立可靠的车载移动站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 BDS 短报文协议的可靠通信链路。针对 BDS 短报文通信的不可靠性和通信容量有限的缺陷,通过自定义通信协议,采用增强型数据握手机制加强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多卡协同传输数据机制增大数据传输的效率。经实验表明,采用提出的可靠通信链路设计比传统方式的传输成功率平均提高了 35%,能提高北斗卫星的移动站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TMS320VC5502图像传输系统的USB接口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图像传输系统中USB接口扩展的软硬件设计,对USB物理层和链路层的数据传输管理通过USB2.0接口芯片CY7C68001完成,并由DSP芯片TMS320VC5502进行控制,通过编程完成USB设备枚举、数据读写和中断处理等过程。系统采用批量传输方式与Pc机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在Windows系统下为用户进行图像传输建立友好的图形界面,对其他系统的接口扩展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TMS320C6713的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以TMS320C6713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多通道音频串行口(McASP)与A/D芯片PCM4204连接。系统充分利用McASP接口多通道的特点,设计了16通道麦克风阵列采集处理平台,并通过外扩USB芯片与PC主机端进行数据传输,方便用户在PC端进行数据处理。该...  相似文献   

11.
蒋培培  王建 《电讯技术》2016,56(6):686-691
针对OSMAR2003型小型化高频地波雷达系统的目标检测问题,讨论了对小型化高频地波雷达系统低信杂比回波信号的优化处理过程,给出了一种峰值检测后同时在距离域、多普勒域和波束域进行联合的三维联合恒虚警( CFAR)目标检测方法,利用高分辨力测向算法对检测到的目标进行方位估计,然后利用最邻近法进行目标关联得到目标点航迹,最后结合小型化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的实测数据验证了三维CFAR检测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胡德孟  何培宇  张勇  潘帆  罗胡琴 《信号处理》2013,29(10):1362-1367
针对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系统对高精度和强实时性数据采集的需要,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FPGA的麦克风阵列数据采集系统。其主要包括数模转换模块、数据接收处理模块和以太网控制模块3部分,实现了对16路语音信号的高质量采样和传输。系统中,将UDP数据报协议用硬件编程语言verilog在FPGA上实现,与基于操作系统的TCP/IP协议族实现UDP协议相比,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完成16路语音信号的高精度、高可靠性实时采集和传输,以太网传输速率达2.3MByte/s,满足了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系统的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3.
船载无线激光通信系统模拟运动平台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激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数据传输速率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保密性高、功率消耗小、结构轻巧等主要优点,是未来船舶间通信的发展趋势.研究了船载无线激光通信系统中的模拟运动平台.该运动平台主要由水平移动台、垂直升降台、旋转台和摆动台四部分组成,分别模拟船舶在海浪中的四种摇荡运动:纵荡、垂荡、首摇和横摇.本文根据船舶运动方程,采用线性系统理论分析船舶在海浪中的摇荡运动规律,由海浪谱得到船舶摇荡运动谱,进而得到船舶摇荡运动方程.通过这四种运动合成出船舶在海浪中复杂的运动状态,从而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出船舶在各种不同海况中的运动情况,为研究船载激光通信系统提供仿真实验环境.对该运动平台的操纵控制由计算机实现.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相控阵天线能够按照实际需求选择波束驻留时间的特点,提出了按照某种规定的最优准则对目标进行自适应采样的数据率控制技术。利用变采样间隔滤波技术,把数据率分成若干档,根据目标的运动轨迹,选择不同档次的数据率。对机动目标的采样率高于直线飞行目标的采样率,通过数据采样率提升,可以避免目标丢失,并能准确预测下一时刻的位置,实现目标的精确跟踪。  相似文献   

15.
The application of high-frame-rate cameras as well as the complex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will lead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high system cost and long transmission delay.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narrow-band filtering technology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optical noise and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image processing from the physical level. We also introduc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technology into the optical camera communication (OCC) system to increase system transmission rate, and propose a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array decod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directional projection method to reduce the system delay. By accumulating the target pixel values in each row and column of the image, the proposed method then determines the position and boundary of the detected target to distinguish the target area from the backgrou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munication distance can reach up to 5.5 m without error bits detected. When the LED array at the transmitter of this system flashes at a frequency of 12 Hz, the transmission rate can reach 126.32 bit/s.  相似文献   

16.
张晗  刘洪源  潭箐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6):153-155
为了实现测量船质量管理信息化的目的,设计了测量船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针对信息利用率不高,信息准确性不高,信息及时性不强及信息共享度不高等问题,采用B/S结构模式,开发了文件管理、记录管理、人员管理三大数据管理模块,按测量船试验工作流程,开发了流程控制、过程管理、数据管理和资源管理等模块,形成横向11个功能模块,纵向2个功能模块,从而实现了测量船质量管理信息化,提高了测量船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具有开放式架构的新型高速数据传输终端平台,它以RapidIO作为各处理板卡的监控指令接口,以两个8×PCIe作为各处理板卡的数据接口。设计了有源交换网络背板实现系统互联;设计了通用处理板卡通过软件重构以实现数据上行调制或数据下行接收功能;下行接收的数据通过块数据传输,传输速率最高达40 Gb/s;通过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扩展固态盘阵列实现数据高速记录,数据记录速率不低于500 MB/s;通过万兆以太网接口实现数据高速实时转发,数据转发速率不低于4 Gb/s;上行调制数据实时注入实时调制,数据速率不低于2 Gb/s。该平台硬件可扩展,软件可升级,控制和数据总线解耦合,可通过软件重构实现功能配置和在线更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通用性,已在地面终端站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得到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阵列快拍成像雷达采用阵列天线雷达成像体制,通过高速微波开关切换和高速数据采集,可以同时实现对目标的空间分辨和时间分辨,即实现雷达快拍成像,该技术在飞行器平台的辅助导航、交通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阵列快拍成像雷达的特点是能够快速成像,核心技术包括微波信号收发、高速数据采集与传输、实时成像处理及阵列天线高速微波开关切换。其中,高速数据采集与传输是实现快速成像是正确成像的关键,数据缺失会导致图像散焦。本文首先分析了阵列快拍成像雷达成像原理及信号采样对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要求;继而提出了基于光纤传输模式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方案,系统采用四路高速AD对雷达基带信号进行采样,在FPGA中进行复数运算,通过光纤通道传送到主控计算机,系统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5Gbps;最后,通过阵列快拍成像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陈潇 《电子测试》2016,(12):17-18
船舶航向控制器作为船舶自动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使航行船舶能在受扰情况下实现稳定、快捷的航向控制,系统在硬件设计上采用TMS320C6713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配合以TL16C752B、MAX3160为核心的数据通信模块,在算法设计上系统采用变论域模糊控制通过实时控制舵角输出实现船舶航向的精确控制。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实现船舶航向的智能控制,其控制精度指标符合船舶航向控制系统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当前船舶制造到运营环节的数据主要靠说明文档来传递,大量文档使得船舶机务管理系统初始化繁琐、困难。为解决此问题,首先分析船舶维保工作的数据需求,并梳理其中产生于上游制造环节的数据,应用Handle标识解析体系构建一种以船舶机务管理系统数据需求为导向的数据传递机制;然后以长狮10号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为例,说明从船舶制造到运营环节的数据传递过程。基于标识解析体系构建的数据传递机制能有效提高船舶制造到运营环节的数据传递效率,降低机务管理系统初始化难度,提高船舶机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