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吕小兰 《广东电力》2007,20(7):22-24,29
9F级单轴联合循环机组启动时须有辅助蒸汽冷却汽机低压缸,选用启动锅炉应能快速启动满足联合循环机组这一运行特点.为此,对启动锅炉的选型以及燃料的选择作了详细分析比较.从技术性能、寿命、占地面积、可靠性等方面综合比较以及为适应两班制的运行方式,并根据年费用最小为优的原则,推荐选用进口的燃气火管式锅炉.  相似文献   

2.
洪晖虹  陈勇 《广东电力》2006,19(5):6-10
阐述了广东省引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必要性,以及该类型机组的燃料供应问题.通过与常规火力发电机组比较,分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效率、环境保护、耗水量等方面的优越性.针对现今国际上的主导机型--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就机组性能和结构优化配置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F级燃气轮机适于建造联合循环机组;作为两班制的调峰机组,单轴机组比多轴机组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洪晖虹  陈勇 《广东电力》2006,19(5):6-10,21
阐述了广东省引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必要性。以及该类型机组的燃料供应问题。通过与常规火力发电机组比较,分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效率、环境保护、耗水量等方面的优越性。针对现今国际上的主导机型-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就机组性能和结构优化配置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F级燃气轮机适于建造联合循环机组;作为两班制的调峰机组,单轴机组比多轴机组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屠进  许平 《电力建设》2003,24(8):9-0
浙江半山天然气发电厂采用 3套 30 0MW级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每套机组有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汽轮机及发电机 4大主要部件。由于天然气价格较高 ,该厂应采用F级机组。从电厂容量的适应性、主厂房布置和总平面布置的可行性、启动和控制性能、投资成本比较、联合循环整体性能的比较、国产化实施潜力及维修费用、施工的便利性等方面确定了该厂宜采用F级、单轴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相似文献   

5.
徐翔 《广西电力》2009,32(5):91-93
为解决9F级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启动频繁,启动时凝结水含氧量过高,以及由辅汽造成启动时凝汽器水量过大的问题,通过不同类型9F单轴机组凝结水系统的分析,可知启动除氧器或带加热蒸汽的凝汽器可解决启动除氧的问题,通过补给水母管或大容量凝结水箱可解决凝结水量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伯奎 《发电设备》2013,27(4):237-239
介绍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轴系单轴和多轴配置方案及其优点,并对E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各种轴系配置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分析了单轴和多轴"1+1"布置两种方案特点,提出适合E级热电联产机组的轴系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华北电网负荷峰谷差逐年增长的现状,介绍了一套可参与调峰运行和黑启动的700MW级多轴布置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力系统,给出了机组的效率、启停时间、负荷变化率等重要参数.相比燃煤机组,该联合循环机组具有效率高、启停快、运行灵活等优点,适合作为华北电网的调峰运行机组.针对启停快、可靠性高的特点,论证了其可作为华北电网黑启动电源的可行性和优势.分析了余热锅炉烟气温度和减温水量随燃机负荷变化的特性,并重点讨论了调峰运行中防止蒸汽超温和低温腐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贾文 《发电设备》2007,21(5):341-346
介绍了M701F型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设备和系统配置情况,结合广东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1号机组的调试,总结了该机型的启动调试要求和过程。  相似文献   

9.
陈杭君  屠进 《电力建设》2005,26(5):30-0
国华余姚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为了对主机选型,对E、F系列燃机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确定了在不同燃气气价和不同维修费用下的机型选择方案。在确定了使用F级燃机后,又对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单轴”和“双轴”布置方案进行了综合比较,最后建议国华余姚燃机电厂采用F级二拖一多轴机组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华北电网负荷峰谷差逐年增长的现状,介绍了一套可参与调峰运行和黑启动的700MW级多轴布置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力系统,给出了机组的效率、启停时间、负荷变化率等重要参数。相比燃煤机组,该联合循环机组具有效率高、启停快、运行灵活等优点,适合作为华北电网的调峰运行机组。针对启停快、可靠性高的特点,论证了其可作为华北电网黑启动电源的可行性和优势。分析了余热锅炉烟气温度和减温水量随燃机负荷变化的特性,并重点讨论了调峰运行中防止蒸汽超温和低温腐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