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卫平  吴兆麟 《电子学报》1998,26(12):104-106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颖的高功率因数-软开关-全桥逆变电路,给出了实现高功率因数的控制方式,阐述主开关ZVT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数学证明及实验结果,本文成功地在一个电路中实现功率因数校正,软开关和逆变三种功能。  相似文献   

2.
汪军 《现代电子》1999,(2):37-42
在空间矢量调制三相全桥移相ZVS-PWM变换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软开关范围较工的新型窨矢量调制变换器。该变换器既具有单位功率因数和低的输入电流谐波失真,而且电路的所有功率开关均可实现软开关。文中分析了这种电路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波形,给出了工程设计的一些规则,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空间矢量调制三相全桥移相ZVS-PWM变换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软开关范围较宽的新型空间矢量调制变换器。该变换器既具有单位功率因数和低的输入电流谐波失真,而且电路的所有功率开关均可实现软开关(ZVS、ZCS)。文中分析了这种电路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波形,给出了工程设计的一些规则,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4.
脱硫脱硝供电电源及电除尘器中,需要一个高频率、高电压的交流电源叠加在高压直流电源上。由于交流电源输出效率及开关频率较高,在硬开关状态下,开关损耗较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用软开关实现该电路的功能。本文给出全桥DC/AC变换电路在硬开关状态以及在安桥移相控制软开关状态下的PSPICE仿真结果,说明全桥移相控制软开关方法在本电路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开关损耗,提高变换器的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零电流转化软开关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实现了变换器主开关管和辅助开关管的零电流导通和零电流关断,有效地减小了导通损耗,提高了电路的效率。详细分析了电路的工作模态、工作条件和主开关管的导通损耗。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实现了输入电流对输入电压的良好跟踪,功率因数高,谐波含量少,效率较传统的全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全桥;零电流转换;无桥;功率因数校正  相似文献   

6.
杨青  沈锦飞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2):205-207
针对倍频感应加热电源整流器的非线性特性引起网侧电流畸变,功率因数低等问题,采用一种新型的软开关Boost电路取代传统LC滤波环节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整个电源系统采用DSP+CPLD实现了CCM模式下的平均电流PFC控制和倍频逆变模块的分时一移相控制策略。仿真与试验结果实现了输入侧单位功率因数,升压电路的开关管在高频开关状态下实现ZCS开启与ZVS关断,开关损耗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无源软开关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褚恩辉  金升  张化光 《电子学报》2010,38(8):1963-1968
 为实现一种结构简单、高效、高频、低的电压应力、易于控制的软开关变换器.提出了一种新型无源软开关变换器.它通过采用简单的无源辅助谐振网络实现了开关管的软开关,开关管电压电流应力小,解决了输出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特别适用于以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作为开关器件的高电压大功率场合.该文以其在Boost变换器的应用为例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软开关实现条件,给出了谐振参数的设计方法,该软开关设计思想可以推广到其他基本的DC-DC变换器中.制作了一个使用IGBT的5kW~20kHz的实验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变换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刘浩兴  苏宁焕 《UPS应用》2014,(11):44-47
提出了一种反激式电源电路的软开关实现方法。根据两个开关管实现软开关的条伴不同,给出了满足软开关条件的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软开关单相升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升压ZVT-PWM转换器,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仿真和实验结果同时表明,在单相功率因数校正中采用升压ZVT-PWM转换器,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开关损耗并降低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多电平变换技术和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应用的契合点,给出了一种零电压开关三电平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拓扑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中的变换器由boost功率因数调节器和三电平谐振变换器组成。其中变换器控制方式由两个控制环路实现,输出电压通过控制直流变换器开关频率来进行调节;直流母线电压则通过控制boost调节器的占空比来调节。仿真分析表明,运用该拓扑的变换器的功率因数较高;并可在宽负载变化情况下提供可调节的输出电压以及一个稳定的直流母线电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工作在准零电压开关状态的双管正激变换器的实现方法,即通过增加一个电感、一个二极管和一个工作在零电流开关状态的辅助开关,从而来创造双管正激变换器主开关的准ZVS软开关条件;文中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及波形.  相似文献   

12.
有源箝位软开关充电机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强 《电子测试》2010,(11):56-61
传统硬开关电路影响效率和可靠性的同时,对其他设备的电磁干扰也较大,软开关则可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谐振换流的新型ZVT-PWM变换器,即通过采用简单的有源辅助谐振网络实现了主、辅开关管的软开关,主开关管实现了零电压开通,开关管电流电压应力小。利用这种软开关技术研制了一台用于为风力发电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机,给出了充电机的控制系统框图,简单介绍了充电机的工作原理。最后利用Pspice给出了运行波形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电力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已经有许多的电力电子设备在电网中使用了,破坏了电网的功率因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ctive Power Factorcorrection,APFC)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电路谐波,可以使电流以及电网电压的正常输入,达到用电功率因数的提高。在文中进行拓朴结构的控制时,采用了软开关的功率因数校正的方法进行,对电路设计中的一些主电路以及控制电路还有软开关的电路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逆变器,提出了一种新型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通过在传统硬开关逆变器的直流环节添加辅助谐振单元,使直流母线电压周期性地归零,可以实现逆变桥主开关器件的零电压开关,而且辅助开关器件可以实现零电流开通和零电压关断。此外,其辅助谐振单元只有一个辅助开关器件,所以该逆变器控制相对简单,硬件成本低。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给出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和软开关的实现条件。制作一个1kW的实验样机,通过实验结果验证该软开关逆变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缪晓忠 《变频器世界》2011,(11):116-119
车载充电机作为未来可能广泛使用的电动汽车配套设备,对其谐波、功率因数和效率具有严格要求。本文基于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APFC)和软开关技术,设计了一款车载充电机。根据实验测试波形,证明设计正确,满足车载充电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基于隔离ZCS-Sepic-PFC变换器构成的一体化固态T/R组件前级电源的设计进行了描述。该变换器开关利用电感和电容谐振实现了零电流开关(ZCS),在高频化的同时降低了开关损耗,同时该变换器具有功率因数校正(PFC)的特性,适合应用于ac/dc电源中。文中对电路工作原理和功率因数校正的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组件前级电源的参数设计及电源部分工作波形。  相似文献   

17.
DMA42-48/12.5型整流模块是武汉洲际集团公司近斯推出的一种模块。它采用不连续导电模式高功率因数校正和高频开关调制技术,使模块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因数高、输入电压范围宽。同时,它与监控单元之间采用数字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工作可靠性更高。本文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基于DSP的三相航空变频电源的设计原理和方法。采用电压型PWM整流器、高频链逆变器和周波变流器级联组合,使整机开关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软开关,可靠解决了周波变流器的换流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UC3854A/B是美国工业标准产品UC3854高功率因数升压控制器的改进型,它和软开关PFC控制器UC5384SA/B在使用时都存在功率限制问题。  相似文献   

20.
DC/DC功率变换器软开关技术及Pspice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软开关变换相对于传统电路中的硬开关变换的优点,对几种典型的软开关进行了叙述和比较,并给出了其中两个有代表性变换电路的Pspice仿真结果,最后提出了软开关技术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