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士型 《中国三峡建设》2005,12(1):37-38,71
利用溪洛渡坝区三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温湿度、降水、风等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垂直变化。结果表明:坝址河谷夏长无冬,秋春相连,干湿季节分明;平均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旱季垂直递减率接近干绝热变化,雨季接近湿绝热变化,白天垂直递减率加大;夜间多有逆温;平均相对湿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增加;下垫面风速河谷大于山坡,旱季大于雨季,坝址处全年盛行东南风。  相似文献   

2.
周勇  李啟常  潘兵  褚卫江  陈斌  李饶 《人民长江》2018,49(24):44-48
针对杨房沟水电站坝区V型河谷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坝址区地质构造条件,依据现场实测地应力成果资料,考虑河谷剥蚀下切演化对地应力场改造作用,反演得到坝址区初始地应力场,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杨房沟坝址区初始地应力场以NWW向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属中等地应力量级,岸坡浅表层一定深度范围内卸荷特征明显。研究结果为坝区边坡开挖及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某水电站坝址区三维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水电站坝区地形地质条件,利用21个测点的实测资料对坝区的地应力场进行三维有限元回归分析,揭示了该地区域内岩体初始地应力场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并研究了地质构造和左右岸各类结构面对坝址区初始地应力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林芸 《云南水电技术》2007,(4):79-82,87
云南省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属山地高原地形,山区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4%,其风能资源主要由风速的地形效应形成,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一般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风能资源评估中,对于验证后的测风数据,须根据风电场附近气象站等长期测站观测数据,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将其订正为一套反映风电场长期平均水平的代表性数据,要求长期测站与风电场现场测风数据的相关性较好,且长期测站与风场应具有相似的地形条件,方能用于数据订正。但在地形起伏较大、气象站点往往位于坝区且分布相对稀少的云南省,难以达到以上要求,风速相关系数都偏低,数据订正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本文针对这一情况,结合建设中的大风坝风电场,立足于大量的合理性分析,对数据订正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罗坡坝电站为冷水河干流二级近期开发电站,是冷水河流域骨干工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勘探工作,收集了坝区大量的地质资料,对坝址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对坝址、坝线进行了比选,推荐拱坝方案、中下坝线为坝轴线,并且对坝基坝肩的稳定性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其它水电站的选址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溪洛渡坝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下水位、江水位和大气降水长观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得出坝址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与金沙江水位基本一致,年内呈三个变化期的结论。为坝区渗流场的研究以及大坝施工防渗排水设计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夏月云 《人民长江》2009,40(14):65-67
资水敷溪口坝址右岸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是该工程地质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依据大量野外实际资料,运用优势面理论对敷溪口坝址右岸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运用优势面理论研究和评价边坡稳定性,首先根据老、新、活3类构造,划分坝区构造体系,突出新构造体系,进行应力场分析,找出地质优势面。通过坝址右岸12个平洞的详细线测量,对节理裂隙作统计分析,找出边坡的统计优势面。通过边坡优势面的组合特征及边坡已有变形模式的分析,确定边坡真正优势面,找出坝区边坡变形类型和主要模式,预测边坡变形、破坏方式,为边坡稳定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对敷溪口坝址边坡进行系统的分析后,认为该边坡目前总体是稳定的;除局部可能产生小范围崩塌外,不会产生大的整体滑动。  相似文献   

8.
大岗山水电站勘探中发现坝区岩体为中等含水的岩体,裂隙水具有承压性。承压水通常具有流量稳定、低温、低矿化的特点。另外,通过钻探揭露坝区有地下热水。从水文地质特征上看,坝址属于极为复杂的裂隙承压水区,而且坝区裂隙承压水的活动被作为坝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本文结合他人的研究,综合对比分析了新、旧水化学特征,研究了坝区水化学形成及其作用,并利用Na/Ca-Na等关系特征与水文地质模型联系在一起分析,为坝区水文地质分区,特别是坝区承压水的分区提供了比较好的研究方法。通过水化学研究也表明了坝区环境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主要为中等程度的溶出型腐蚀。  相似文献   

9.
本组在讨论中绝大多数代表同意要点报告中选择三斗坪作为三峡坝址的意见,认为目前已有足够的资料可以肯定三斗坪坝址而否定南津关坝址。首先,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方面,三斗坪坝址位于坚硬的火成岩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风化壳和破碎带问题。而根据大量的勘探资料证明,在选定的坝址区内,风化壳一般约二、三十公尺,不算太厚,并且(?)有发现深厚的风化囊。破碎带一般胶结较好,倾角很陡(60°~80°),对坝的沉陷影响较小,因而也比较容易处理。而南津关坝区则位于石灰岩区,完整而坚硬的石灰岩虽然也可以作为大坝的基础,但南津关坝区有严重的喀斯特和构造问题。坝区内广泛分布着喀斯特溶洞及裂隙,在很深的地层里还大量存在,而且很多地下溶洞及喀斯特  相似文献   

10.
王刚 《山西水利》2012,(10):30-31
介绍了汇源水电站地质概况,在充分收集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水电站库坝区、引水线路、厂址及天然建筑材料进行了现场查勘,依据收集资料和查勘的地质情况,论述了汇源水电站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工程拟采用的坝型及运用工况,分析了坝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