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实验研究了恒电流法制备聚(3-甲基噻吩)(P3MT)修饰玻碳电极的最佳聚合条件,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的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利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聚(3-甲基噻吩)修饰电极,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了多巴胺的电化学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修饰电极比用循环伏安法(CV)和恒电位氧化相结合制备的电极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2.
血红蛋白-硅酸铝凝胶膜制备及其对H2O2的生物传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亚莉  干宁 《传感器世界》2006,12(1):15-19,29
基于血红蛋白-硅酸铝(Hb-AlSiO4)凝胶膜修饰电极,制备了一种非媒介体型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血红蛋白在修饰电极上能给出直接电化学.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化学技术对包埋Hb和未包埋Hb的AlSiO4凝胶进行了表征.凝胶层表面化学洁净,具有凝胶固有的多孔结构,形态均一而且粒径分布均匀.得到的AlSiO4凝胶修饰电极能有效地保持酶的活性,在长时间的保存过程中能维持好的稳定性.同时,对于过氧化氢的电化学还原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测定了米氏常数Km,该传感器在1×10-6~4×10-4mol/L的过氧化氢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是5×10-7mol/L.该装置具有灵敏、稳定、易于制备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聚吡咯纳米阵列的葡萄糖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聚碳酸酯为模板,运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纳米阵列电极,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实现了葡萄糖氧化酶在聚吡咯纳米阵列上的稳定固载.通过循环伏安(CV)以及i-t曲线实验研究了基于聚吡咯纳米阵列修饰葡萄糖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其线性范围为5.0×10-6 mol/L~6.0×10-3 mol/L,检测限为1.0×10-7 mol/L.该传感器具有检测限低、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等特点,应用于人体血液样品的检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该文利用Nation-石墨烯复合物和纳米金固定甲胎蛋白抗体(anti-AFP),构建了高灵敏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首先将石墨烯分散在Nation溶液中制得Nation-石墨烯的复合膜,并将其固定在玻碳电极(GCE)表面,通过静电吸附和共价键合作用将硫堇(Thi)和纳米金颗粒(nano-Au)依次固定到Nation-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再通过纳米金单层吸附anti-AFP,最后用牛血清蛋白(BSA)封闭电极上的非特异性吸附位点,从而制得了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不同浓度的甲胎蛋白(AFP)有很好的响应,其线性范围为0.8~100 ng/mL,检出限为0.36 ng/mL.  相似文献   

5.
该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表面修饰的硫化镉(CdS)半导体量子点,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GC)表面制得量子点修饰电极,并研究了肌红蛋白(Myoglobin,Mb)在该量子点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VP/CdS量子点修饰电极对肌红蛋白具有催化还原作用,且还原峰电流与被测蛋白质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流动注射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该量子点修饰电极具有高的稳定性和好的重现性,检出限为2.0×10.mol/L,该电极可作为检测肌红蛋白的新型高灵敏度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6.
在硝酸溶液中电化学极化处理玻碳电极(GCE),以硫堇(TH)为电子介体,通过金-硫、金-氮共价键作用和静电吸附作用将纳米金(GNPs)、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修饰于电极上,最后在电极上滴涂Nafion水溶液制备抗干扰膜并固定酶电极,构建了一种新型双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极化处...  相似文献   

7.
该文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聚吡咯掺杂磷钼杂多酸(PPy/PMo12)膜修饰电极,该修饰电极对溶液中的BrO3-有很好的电流响应.纳米TiO2-KBrO3共存体系可以光催化氧化水体中的有机物,体系中的BrO3-浓度变化可用制备的修饰电极进行测定,继而建立了一种利用PPy/PMo12膜修饰电极测定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新方法.实验中以葡萄糖为标准物质,研究了测定机理,优化了测定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条件温和,能实现快速、准确的测定.COD值在50.0~500.0 mg·L-1浓度范围内,与修饰电极上的电流响应信号值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5.0 mg·L-1.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水样的检测,测定结果与COD标准分析法有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用牛血清蛋白和戊二醛交联将纳米金固定在玻碳电极上,形成了纳米金修饰的玻碳电极.研究了三类硝基类化合物包括对氧磷神经毒剂、对硝基酚、硝基苯在纳米金修饰的玻碳电极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纳米金能显著地降低硝基类化合物在电极上的伏安氧化还原电位,且硝基类化合物在该电极上具有对称不可逆的氧化还原峰,浓度在1.0×10-4~1.0 x10-5mol/L范围内与还原峰电流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由聚番红花红和DNA固定的双层三维分布的纳米金修饰的玻碳电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巴胺(DA)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对DA的氧化,双层纳米金比单层的纳米金修饰的玻碳电极更能够起到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利用差分脉冲法(DPV)考察了DA测定的优化条件,并发现其浓度在1.0×10-8~1.0×10-6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电极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聚L-半胱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抗坏血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建立了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测定抗坏血酸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在pH4.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该电极测定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2.0 ×10-6~4.0×10-3mol/L,检出限(信噪比=3)为1.0×10-7mol/L.对1.0×10-4mol/L抗坏血酸平行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3%.该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已用于药剂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