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型垂直筛板塔空间持液量与塔板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新型垂直筛板塔的传质区域在塔板空间,空间持液量对传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实验表明,新型垂直筛板塔的一次提升效率随塔板空间持液量的增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影响新型垂直筛板塔空间持液量的主要因素是板上清液层高度和板孔气速。空间持液量随板上清液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板孔气速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立体催化精馏塔板流体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CTST塔板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立体催化精馏塔板(Solid Reactive Spray Tray,SRST),并对该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和理论探讨.并利用空气-水系统测定了清液层高度及罩体高度等关键参数对湿板压降、漏液、液体提升量的影响,实验表明:立体催化精馏塔板湿板压降随清液层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成正比关系,罩体高度对湿板压降影响很小;漏液受清液层高度和罩体高度的影响较复杂,因板孔动能因子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液体提升量随清液层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罩体高度的增大而减小.以物料守恒,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建立了液体提升量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液体提升量的计算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新型垂直筛板注液滴粒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法对新型垂直筛板的液滴粒径进行了测试,研究了气相板孔动能因子和板上清液层高度对液滴Sauter平均直径的影响。研究表明,气相板孔动能因子是影响液滴粒度的关键因素:在罩顶,由于 滴是被气体夹带上来的,所以,随气相板孔动能因子的增加,液滴的Sauter平均直径增大;在罩间,随气相板孔有因子的增加,液滴的Sauter平均直径减小。  相似文献   

4.
在有机玻璃冷模塔内,用空气-水物系测定了单罩液体提升量。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清液层高度、板孔气速与板孔大小对提升量的影响,并得出了相应的关联式,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乙醇-水为试验体系,研究了复合塔板在精馏操作时,影响泡沫层高度的诸因素,如孔动能因子、开孔率、孔径和表面张力等,提出了保证塔板上鼓泡的最小孔动能因子。同时还测定了泡沫层高度对板效率的影响,从而为复合塔板设计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实验采用示踪技术测量降液管中液体的停留时间,结果表明:相同降液管宽度、相同气液负荷下,CTST与浮阀塔板比较,液体平均停留时间约小4~6s,说明相同大小的降液管,CTST塔板上的降液管可处理的操作负荷比浮阀塔板的大。实验证明,CTST更适宜处理易发泡物系。  相似文献   

7.
往复式振动筛板塔液液萃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往复式振动筛板塔(内径D=0.041m;塔高Z=0.895m)液液萃取的流本力学及传质性能。探讨了筛板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对分散相液滴的直径,分散相的持液量及传质单元高度的影响,基于实验数据给出估算分散相液滴的直径、分散相的持液量的关联工及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式,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其相对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8.
考虑了气液两相间的曳力、虚拟质量力和升力,采用Eulerian两相流模型,使用CFD商用软件STAR-CD v3.26数值计算了直径0.3m精馏塔板气液两相流流场。模拟计算选用清液层高度作为衡量非稳态流场收敛判别标准。在不同空塔气速下,对比了清液层高度的计算值和文献报道的实验值,二者吻合较好。可以看出CFD模型可以较为准确的描述筛孔塔板上瞬时气液两相流场。模拟结果表明,塔板上液体流场可分为主流区、回流区和反混区,回流区面积随清液层高度增加而减小,塔板上气液两相存在着显著的动量传递现象。  相似文献   

9.
填料塔体动持液量随高径比而变化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首次提出填料塔体动持液量不是均匀分布的,高径比(即填料层高度和塔内直径之内)应是影响动持液量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连续水循环容量法获得Ф15瓷拉西环填料在塔径为138mm,空气水系统中不同高径比时体动持液量的实验值,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得出填料塔体地劝持液量随高径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塔板技术最新进展和研究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综述了塔板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在F1浮阀和筛板基础上研究开发的若干新型塔板,同时还对塔板-填料复合塔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简略的陈述,较详细地介绍了专利塔板-立体传质塔板CTST,该塔板具有通量大,效率高,压降低,抗堵性能强等优点,其传质区域由板上液层扩展到塔空间,使得塔板的空间利用率高达50%-70%,最后展望了今后塔板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气液鼓泡床中气含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差压变送器测不同高度的床层塌落曲线 ,提出了根据此曲线计算大小气泡含率的新方法 ,研究了直径 2 84mm的鼓泡床反应器中表观气速、表面张力、床层静液高度和分布器对气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表面张力条件下 ,气含率随表观气速升高而升高 ;气含率随表面张力升高而降低 ,从能量角度解释了鼓泡床中气含率随表面张力升高而降低的动力学原因 ,并得出了气泡聚并的能量公式 ,将此公式应用于系统压力、温度对气含率的影响 ,得出了与前人实验一致的结论 ;指出了床层内分布板区的存在 ,且分布器不同 ,分布板区高度及分布板气含率也随之变化 ;静液高度不同 ,床层内的平均气含率变化很小 ,并根据分布板区体积占整个床层体积比例很小对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2.
射流搅拌发酵罐自由射流气泡区的气泡直径和气含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气速、清液层高度、混合器尺寸和倾斜度等因素对射流搅拌发酵罐自由射流气泡区的气含率与气泡直径的影响。由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关联了气含率、气泡直径与气速、清液层高度、混合器尺寸和倾斜角度等之间的关系。关联式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工艺节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醇钠为催化剂,碳酸丙烯酯和甲醇为原料酯交换生产碳酸二甲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对浮阀塔塔盘进行了改造,在新型反应精馏塔上进行了中试并考察了塔盘液位高度、回流比等因素对塔顶产品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流比增大,塔顶碳酸二甲酯含量开始增加并逐渐趋向稳定;随着塔盘液位高度增加,塔顶碳酸二甲酯含量增加并逐渐稳定;塔顶丙二醇...  相似文献   

14.
对用于处理低品位铝土矿和赤泥的"钙化-碳化法"中碳化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基于相似原理建立的水模型实验,在空气-水-玻璃珠体系中,采用压差法考察了表观气速、表观液速以及液固比对气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气含率随表观气速以及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而与表观液速成反比,且表观液速对气含率的影响远小于表观气速。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探针法测定了大型鼓泡塔板上的气泡行为,给出了含气率、气泡直径分布及上升速度随轴向高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了气液流率对气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的平均直径呈x2分布;气泡的平均上升速度与气泡直径成1/2次方关系,且随气体流速的升降而增减。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含气率沿轴向高度呈S型分布。  相似文献   

16.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空气-水体系,在下降管直径和上升管直径分别为0.03m和0.09m,反应器的总高度为1.3m的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对气含率和流体循环速度进行了实验研究,总结了液体速度和气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变化规律;根据动量平衡原理和漂流通量模型建立了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液体循环速度和气含率间的理论关系式,给出了各局部阻力损失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对这些阻力损失系数和分布参数进行了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气速小于0.065m*s-1时,气含率与下降管液体速度随气速的增加明显增加,在实验气速范围内,总阻力损失系数与气速无关,其值为3.75.模型计算表明,循环液速和气含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6%和0.29%.  相似文献   

17.
在内径150 mm,高4 350 mm的三相流化床中,分别以空气、水和0.48 mm、1.25mm的玻璃珠及1.45 mm的苯乙烯树脂为气相、液相和固相,应用开发的微电导探针测试技术同时测得三相局部含率,并对气体分布器区的局部相含率和床层膨胀比(H/H0)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固体颗粒的粒径、密度及表观液速和气速对床层膨胀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距气体分布器轴向一定距离范围内,三相局部含率的径向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分布;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加,局部气含率的径向不对称分布逐渐消失,局部固含率的径向不对称分布变化不明显;床层膨胀比随表观气速和液速的增大而增大;较低密度颗粒系统的H/H0开始增加缓慢,后来增加很快;较高密度颗粒系统的H/H0开始迅速增加,后来增加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