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建筑的发展来探索建筑与人的心理关系及建筑如何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它从心理·建筑的地方性、心理·建筑的时代性、心理·建筑的互补性、适应性等三个方面来阐明建筑都应符合使用者的心理要求;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认识建筑,设计建筑。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机电系主任弗雅切斯拉夫·尼古拉耶维奇(Bячеслав·Николаевич)教授的介绍及有关资料,对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为我国建筑院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英国建筑教育体制下的伦敦建筑联盟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岩 《世界建筑》2005,(9):110-111
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AssociationSchoolofLondon,以下简称AA)坐落在伦敦市中心的繁华地段,是西方建筑教育界的旗舰之一,也是曾经培养如雷姆·库哈斯(RemKoohass)、扎哈·哈迪德(ZahaHardid)、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Rogers)、本·范·贝克尔(BenVanBerkel)、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Grimshaw)等国际大师的名校。对于其历史和现状,许多在AA读过书或和AA合作过的国际教育投资及发展机构可能都不十分了解。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你甚至无法在英国大学建筑院校中找到AA的名字,这些都与AA的鼎鼎大名相驳。为什么会这样?本…  相似文献   

4.
《重庆建筑》2010,9(2):F0002-F0002
<正>大卫·奇普菲尔德大卫·奇普菲尔德是英国著名建筑大师,被称为博物馆建筑魔术师。在建立自己的事务所之前,受训于伦敦AA建筑学院,并曾经为道格拉斯·史蒂芬、理查德·罗杰斯和诺曼·福斯特等人的  相似文献   

5.
李先逵 《华中建筑》1997,15(2):46-46,48
建筑·文化·教育李先逵1建筑的涵意建筑,这个词的使用是近代从日本传入加以普及的,在中国古代则称为“营建”或“营造”。建筑这个词在中文里是个多义词。一是,直接指房屋某建造物;二是,指施工的工程行为;三是,指建筑术;四是,指建筑学这门学问。不过,要作为对...  相似文献   

6.
解读包豪斯中国城市建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宇 《世界建筑》2000,(11):68-70
由西门子文化工程和德骚包豪斯基金会主办的名为“北京·上海·深圳—21世纪的城市”中国城市建筑展在德国德骚包豪斯校舍举行。这引起了德国和其他国家的专家和许多媒体的关注。展览的背后,含意深刻。中国城市和建筑对全球化的城市发展来说,意义和责任日益重大。  相似文献   

7.
该文是2000年5月在武汉工业大学“城市·设计·文化·遗产”多国设计研讨会上的宣读论文。文中对于欧洲建筑与城市遗产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呼吁人们对于历史性建筑与城市遗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8.
提起意大利建筑,联想起的必定是古罗马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辉煌,或是当今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像伦佐·皮阿诺、阿尔多·罗西、维多利奥·格莱高蒂等。但当代意大利建筑文化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即这些著名建筑师的有影响力的作品大部分建造在意大利水土以外。而当今意大利本土建筑究竟是什么样子?你可以从《意大利当代百名建筑师作品选》一书中找到答案。 《意大利当代百名建筑师作品选》一书选取了一百余名建筑师,介绍了一百余座建筑,把近几十年来完成的最有意义的建筑作品作了一个简明的介绍,揭示了当  相似文献   

9.
章雷 《山西建筑》2004,30(18):8-9
从建筑设计方法论角度批判建筑符号学 ,以此指出彼得·埃森曼的错误 ,接着分析建筑深层结构的规律 ,得出一种评判建筑形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起页栏目及文题作(译)者期次 建筑论坛·1 1 1 1 22。‘2 2488羽88 8888胎韶88邵韶关于黄鹤楼的思考及其他建筑·文物·园林界专家谈黄鹤楼设计试论村镇居住建筑的形势与风格西班牙建筑一瞥建筑创作的历史观后现代建筑何处去了?瓦当是提出.中国七大奇迹”的时候了对《纪念性建筑贵在感人一一锡普迅先生墓园的联想重构—论新时期建筑创作的一种倾向袁江洋汤羽扬‘世界第八奇迹.论李的质疑魂。1终招,、?心8犯文化建筑学引议,显型文化·隐型文化”·……城市文脉 ·建筑。结构设计·国门沈阳挑仙民用机场东北民族学院总体规划环壕·功能·新形…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几年中,类似于冷战的建筑争议,变得激烈起来,建筑师、评论家和公众以文字为武器,准确而又不掩饰其敌意地加以运用。在英国,保护主义者因成功地阻止了伦敦市中心规划中的一座“密斯·凡·德·罗塔”的建造而欢呼胜利。1984年,查尔斯王子支持了对现代建筑的激烈攻击,并帮助阻止了一座他称之为“玻璃树桩”和“可怕的痈(Carbuncle)”的现代建筑的建造。年轻的设计者们以一种他们称之为“新精神”的重新磨砺了的武器来反对这种保护行动。这种二十年代的武器也许已给了后现代主义一个致命的打击。在这同时,B·鲁贝特金(Berthold Lubetkin)给予了年青人以平和的支持,并且将查尔斯王子与斯大林、后现代与  相似文献   

12.
人建筑环境     
李尔重 《华中建筑》1994,12(2):56-57
人·建筑·环境李尔重有幸阅读了辛克靖所著《中国古建筑装饰图案》和《民族建筑线描艺术》两书,书中有大量少数民族建筑及其装修装饰的实例,这些内容对于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建筑是颇有参考价值的。看后也使我有些感慨。吸取外国文化之长,补我之短,弘扬、发展我中华...  相似文献   

13.
(橄字代农期橄和页橄)美国建筑的“新”精神···…沈克宁3.QS时代的印记一一浅析华盛顿中 心区····一···一·一关条邺3.比摩夭楼的空间与造型、一一林媛3·21矶崎新的作品及其创作特色 -一为《世界建筑》读者而 写·····一·~傅克诚1.06论矶崎新···~·【美」R·迈耶L10四面八方注视着矶崎新 [日J菊竹清训l·13形而上学的解读〔日〕黑川纪章]·16地城性与主体性〔日〕棋文彦1.19共有的共通接线〔日〕棒原一男1.23生态与建筑〔对谈」… 矶崎新/尾岛俊雄1.25矶崎新设计构思手稿【6祯_1···~·1.30199。年访美所想到的二汪…  相似文献   

14.
‘数字代表期数及页数 展望九十年代的住宅问题…体志群5.附 日本新都市型公共住宅体系开发 计划·········……孟磊5.20 新加坡组屋建设三十年的回顾… ,二〔新〕刘太格5.52 菲律宾的住宅…汤羽扬施良品5.56 德国历次住宅展参观随笔…李保峰5.创 从花园城市到居民点组群系统、一苏联建国以来城市规划历 史回顾·····……朱文一5(讨 八十年代世界名建筑评选 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齐康2.犯 多元文化的两种表达···一汪正章212 情心的构思,精致的工艺…黎显瑞2 .13 喜看建筑的多元发展……肖健2.14 八十年代震古烁今的建筑…邢…  相似文献   

15.
第11届国际建筑博物联盟大会于2002年9目22日至26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来自29个国家的100余名建筑博物、建筑档案、建筑图书、建筑中心的收藏者与管理者、建筑院系的教师、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建筑师和建筑研究院的历史学家等参加了这两年一度的盛会。会议由国际建筑博物联盟主办,维也纳建筑博物馆承办。大会分4个专题,分别有5位主持人主持,共18位代表作了专题报告。大会还邀请了著名建筑师赫尔曼·切赫介绍了维也纳的建筑。此外,维也纳建筑博物馆还精心策划和组织参观了如奥特·瓦格纳、阿德尔夫·罗斯、约瑟夫·霍夫曼等国际知名奥地利建筑大师  相似文献   

16.
后德仟 《建筑师》2004,(3):19-26
拉菲尔·莫内欧作为西班牙建筑师的国际性代表人物,一直是西班牙建筑思想和理论的代表人物,并影响了欧洲近年来的建筑发展。莫内欧的思想精华表现在“反应建筑”的思想和理论。本文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这个思想体系的来龙去脉作了一个简要的评价,并以巴塞罗那丽岛商业中心为例。  相似文献   

17.
马西莫·卡尔马西和加布里埃拉·卡尔马西的建筑作品非常严谨。他们的建筑使用易于理解的语汇,语法精确,建筑要素定义明晰,具有个性。他们的作品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建筑语汇完全为意大利风格,带有强烈的意大利中部的特色。他们的建筑重新诠释了历史性建筑类型,如中世纪的城堡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拱廊。尽管他们的建筑作品从来都不会被误认为是对历史建筑的仿造之物,但其规模、材质及体量与意大利历史名城十分协调。他们的建筑建在城市边缘时,总是力图创造出像城墙一样的效果,合拢郊区的开阔。卡尔马西建筑工作室差不多每件作品都与考古的或历…  相似文献   

18.
栏目及篇名 作(译)者 期次 起始页 人聚环境与21世纪华夏建筑 龙潭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之二··一 万民 许剑锋 段 炼 李泽新 刘 俊31 关于黄土高原城乡住区的集雨节水………………………………………·陈 洋 周若祁sl 与自坝共生的家园………………………·、…………………··、……………··董丹申 李_65 建筑与文化 外来文化影响下的泉州居住建筑形式………·————————————………·—·——一 夏 明 陈南阳 郑妙丰35 浅论建筑文化与官僚文化………………··—、……………… 闹世良 杨兆斌 41J …  相似文献   

19.
建筑中的技术美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露江 《四川建筑》2003,23(2):10-12
阐述技术美学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现代建筑美学中的地位 ,并通过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建筑设计作品和索膜建筑的实例说明技术美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我的大学学业是在汉堡造型艺术学院戈德贝尔·尼森(Godber Nissen)和维尔讷·黑伯勃兰德(Werner Heberbrand)教授门下完成的。不久我就实现了作为一名独立执业建筑师的梦想。之后我作为尼森教授的助教,留在汉堡造型艺术学院工作以后开始授课,70年代成为该校教授。起初,我和迪特·帕彻恩(Dieter Patschen),稍后还有阿斯姆斯·维尔讷(Asmus Werner)一起,从事所有在德国自由开业的年青建筑师都会做的事情:参加设计竞赛,而且是一个接着一个。当然,这种状况到现在也还是如此。我们工作的重点一直是基于对建筑和城市的整体性思考,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