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离体人血红细胞受到低能的软X射线照射后,如同受到硬X射线照射一样,细胞表面电荷明显下降,这种变化可用细胞电泳率的下降来表示。剂量在43.9~1754.0rad范围内,红细胞电泳率的变化与剂量呈正比。受43.9和1052.4rad软X射线照射后,红细胞电泳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照后4小时降到最低点,以后逐渐恢复,43.9rad照后24小时可以恢复到未受照射的对照水平,而1052.4rad照射组则不能。 红细胞悬浮于自身血浆中,其电泳率比悬浮于生理盐水中低。照射的血浆加到红细胞悬液中并不能改变红细胞的电泳率;而受照的红细胞悬浮于生理盐水中,却可降低其电泳率。加胞二磷胆碱到照后的红细胞悬液中,可使红细胞表面电荷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经γ射线照射后大鼠淋巴细胞电泳率的变化。采用细胞电泳装置,于25±0.5℃下测量细胞电泳率,观察了经~(60)Coγ射线照射后淋巴细胞电泳率随时间的变化,以及照射后4小时所测电泳率的降低与照射量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指出,淋巴细胞电泳率随照后时间而逐渐降低,于照后4小时达最低值,然后开始恢复,淋巴细胞电泳率随照射量的增加呈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3.
小鼠脾淋巴细胞辐射死亡与凋亡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细胞凋亡在小鼠脾脏辐射损伤与重建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急性放射病的防治提供依据.用原位末端标记、DNA电泳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经2~8Gy不同剂量γ射线整体照射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过程和Bax、Bcl-2蛋白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照射后早期淋巴细胞凋亡率迅速增加,如6Gy照射后4h和1d凋亡率分别为对照值的4.9和9.7倍;凋亡率还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迅速升高,照射后8h当照射剂量为2、4、6、8Gy时,凋亡率分别为对照值的3.7、5.4、6.2和8.3倍.(2)透射电镜观察表明,6Gyγ-线照射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出现早、中、晚期典型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DNA凝胶电泳显示6Gy照射后4和6h,脾脏淋巴细胞出现特征的DNA梯形谱;末端标记法显示6Gy照射后4h凋亡率约为照前值的3.4倍.(3)照射后Bax、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证实两者在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凋亡参与了小鼠脾脏辐射损伤与修复的全过程,Bax和Bcl-2蛋白对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X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在普通光镜及流式细胞仪(FCM)下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照射剂量在2-8Gy范围内,脾脏、胸腺细胞凋亡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凋亡率最高在照后8-12小时。肝脏细胞凋亡率最高峰出现在照后24小时,S期和G2/M期细胞阻滞增多。脾脏、胸腺细胞中p53蛋白表达阳性,肝脏细胞中p53蛋白表达阴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半定量 RT-PCR 的方法分别检测 4Gy X 射线照射后 EL-4 细胞不同细胞周期时相和EL-4 细胞内 cyclin B1 及 cdc2 mRNA 水平的时程变化,以探讨 X 射线照射诱导 EL-4 细胞 G2 期阻滞的分子调控机制。 结果表明,4Gy X 射线照射 EL-4 细胞后 2h,G2期细胞开始明显增多,4—8h 达峰值(p<0.001)。EL-4 细胞内 cyclin B1 mRNA 水平于照射后 1h 开始下降,24h 降至最低值,为假照组的 57.7 %,72h 恢复至正常水平。EL-4 细胞中 cdc2 mRNA 水平于照射后 12h 开始降低,24—48h 降至最低水平,分别为假照组的59.2% 和 58.9%,72h 恢复至假照组水平。结果提示, 4Gy X 射线照射可诱导 EL-4 细胞 cyclin B1 及 cdc2 mRNA水平明显下降,直接导致 MPF 活性减少是引发 G2 期阻滞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3H-TdR参入法和羟基磷灰石层析法,比较了~(60)Coγ射线照射后PHA、ConA、PWM激活的人血淋巴细胞的转化、DNA单链断裂及其修复,结果表明:受照后淋巴细胞转化受抑,在0—8Gy剂量范围内,剂量效应呈双相线性关系,其中PWM激活的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最低。三种细胞受照后DNA发生单链断裂,在0—30Gy范围内,与剂量呈线性相关,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受15Gy照射后,细胞在37℃条件下能重接DNA断链,但重接不完全,重接后如经较长时间保温仍会发生再断裂,PWM激活的细胞重接修复率最高。淋巴细胞转化对辐射的敏感性可能与DNA断链的重接修复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终浓度(0、5、25、50、250和500μg/m L)四君子汤及其单味组份作用48 h对AHH-1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不同终浓度(0、0.4、2、10和50μg/m L)四君子汤及其单味组份预处理AHH-1细胞2 h后对经4 Gy60Coγ射线照射的细胞存活的影响。将BALB/c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照射对照组、四君子汤低剂量组(0.75 g/kg)、四君子汤中剂量组(2.25 g/kg)、四君子汤高剂量组(6.75 g/kg),检测各组照后3天和7天的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以及照前7天至照后7天小鼠体重的变化,研究四君子汤对60Coγ射线照射引起的小鼠体重及外周血象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细胞相比,5、25和50μg/m L四君子汤及其单味组份作用于AHH-1细胞48 h对细胞存活无明显影响(p0.05),但50μg/m L四君子汤可显著提高受照后24 h AHH-1细胞的存活率(p0.05)。四君子汤中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与照射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并且四君子汤中剂量组能明显减弱受照小鼠外周血血小板数的降低,同时四君子汤可以减轻辐射损伤所致的体重下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四君子汤对受照射AHH-1细胞具有一定的辐射损伤防护作用;四君子汤通过影响受照射后小鼠造血系统,促进体重恢复,减轻辐射所致损伤。  相似文献   

8.
急性、分次及慢性γ线照射诱发猕猴生物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高剂量率急性一次(223mGy/min)、分次累积(223mGy/min,每周照射一次,0.25Gy/次)及低剂量率慢性连续(每周照射5天,50mGy/d)γ射线照射时,在0—2Gy 累积剂量范围内,对猕猴造血、免疫及细胞遗传学方面某些生物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不同方式照射时机体损伤程度和特性不一,急性照射组各类效应均比其它受照组明显;而分次和慢性照射组的剂量-效应规律则比较相似。在低剂量率慢性照射情况下,PHA 激活淋巴细胞微核、淋巴细胞染色体无着丝点断片及总断裂数在累积剂量为0.25Gy 时就出现了明显增高(p<0.05),且与受照剂量呈线性正相关。它们的剂量-效应曲线尾部(在1—2Gy 区)均呈现有“坪”的现象。停照后一年中动态观察的结果表明,各照射组动物受照时所诱发的效应,绝大多数是可恢复的。急性组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较其它组长,其中免疫和造血机能的恢复呈显著波动性,而细胞遗传学效应随停照后时间的延长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9.
傅海青  鞠桂芝  苏旭  傅士波 《辐射防护》2001,21(2):89-92,118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Northern blot法检测了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p5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2.0Gy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p53阳性细胞百分数与对照相比,在照后1h开始升高,8h达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p53基因mRNA水平的观测结果表明,75mGy及2.0Gy全身照射后1-48h,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p53mRNA水平均未见明显的变化;0.5-6.0GyX射线全身照射后4h,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p53 mRNA水平亦未见明显的改变。结果提示,X射线全身照射可诱导小鼠淋巴细胞p53蛋白表达,其p53蛋白表达增加是通过转录后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3H-TdR掺入法和羟基磷灰石层析法,比较了~(60)Coγ射线照射后PHA、ConA、PWM激活的人血淋巴细胞的转化、DNA链断裂及其修复。结果表明,受照后这3种细胞转化受抑,在0~8Gy范围内,剂量效应呈双相线性关系,其中PWM细胞对射线敏感程度最低。3种细胞受照后DNA发生链断裂,在0~30Gy范围内,与剂量呈线性关系,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受15Gy照射后,3种细胞在37℃条件下能修复DNA断链,10min内修复很快,30min修复到高峰,但修复不完全,修复后DNA分子发生再断裂。PWM细胞DNA修复率最高。淋巴细胞转化对辐射的敏感性可能与DNA断链的修复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2C离子辐射对人淋巴细胞端粒长度的影响。方法培养人淋巴细胞Peng-EBV接受12C离子束照射,剂量率0.3~0.5 Gy/min,照射剂量分别为0、0.1、0.5、1.0、2.0 Gy。在照射后24、48、72小时收集细胞,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本相对端粒长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照射后48和72小时,各剂量组受照细胞相对端粒长度增加显著。结论12C离子照射可导致培养人淋巴细胞端粒延长,其中1.0 Gy组,照射后24、48、72小时都显著增加,且增加幅度大于0.1、0.5和2.0 Gy组的受照细胞。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对受照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HILIPS-SL18型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6MV高能X射线照射Balb/c小鼠(剂量为6.5Gy),照后不同时间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白细胞介互-6(IL-6)和/或肿瘤坏死因子(TNF),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的变化,以探讨IL-6对放射损伤后造血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照射后应用IL-6组较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恢复快,且呈量依赖关系,CFU-S则在TNF与IL-6协同作用时数量多,体积大,提示IL-6和TNF有利于放射损伤后的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3H-TdR掺入法和羟基磷灰石层析法,比较了~(60)Coγ射线照射后PHA、ConA、PWM激活的人血淋巴细胞的转化、DNA链断裂及其修复。结果表明,受照后这3种细胞转化受抑,在0~8Gy范围内,剂量效应呈双相线性关系,其中PWM细胞对射线敏感程度最低。3种细胞受照后DNA发生链断裂,在0~30Gy范围内,与剂量呈线性关系,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受15Gy照射后,3种细胞在37℃条件下能修复DNA断链,10min内修复很快,30min修复到高峰,但修复不完全,修复后DNA分子发生再断裂。PWM细胞DNA修复率最高。淋巴细胞转化对辐射的敏感性可能与DNA断链的修复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小鼠脾淋巴细胞辐射死亡与凋记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细胞凋亡在小鼠脾脏辐射损伤与重建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急性放射病的防治提供依据。用原位末端标记、DNA电泳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经2 ̄8Gy不同剂量γ射线整体照射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过程和Bax、Bcl-2蛋白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照射后早期淋巴细胞凋亡率迅速增加,如6Gy照射后4h和1d凋亡率分别为对照值的4.9和9.7倍;凋亡率还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迅速升高;照射后8h当照射  相似文献   

15.
周美娟  丁振华 《辐射防护》2006,26(3):188-192
为探讨湿热环境对辐射损伤动物的影响,将受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的小鼠放人自然湿热环境(HHE)及模拟HHE中,观察其对小鼠存活时间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模拟HHE暴露条件,7Gy照射,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缩短,死亡率增加;9Gy照射,暴露60分钟以上,小鼠一周内全部死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各组均在照后显著下降,但室温(RT)组比HHE组下降幅度小且恢复较快。(2)自然HHE暴露条件,7Gy照射,小鼠存活时间缩短,死亡率增加;9Gy照射,除HHE暴露3h外,小鼠存活时间缩短,死亡率增加。RT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下降速度低于各自然HHE组且有顿挫回升。所以,自然及模拟HHE环境,使受照小鼠生存指标明显下降,加重照后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抗辐射球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对哺乳动物急性放射损伤的影响,探讨一种新的救治放射损伤的转基因技术。将自行构建的pCMV-HA-pprI质粒注入接受γ射线照射的小鼠肌肉内,采用活体基因电转导技术将该基因导入细胞内,观察照后第1、7、14、28和35天小鼠死亡率、血细胞计数以及骨髓细胞、脾脏和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显示,6Gyγ射线可引起小鼠急性致死性放射损伤,转基因组小鼠死亡率(1/10)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小鼠死亡率(4/10)。与单纯照射组和空载体转染组比较,pprI基因转染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红细胞总数于照后第7天显著增高(p0.05);血小板数于第7、14天显著增高(p0.05);血淋巴细胞百分率于照后35天恢复正常;pprI基因转染组脾细胞凋亡率于第7、14、28天显著降低(p0.05);胸腺细胞凋亡率于第1、7、14、35天显著降低(p0.05);骨髓细胞凋亡率于第1、7、14和28天显著降低(p0.05),并且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凋亡率均于照后28天恢复正常。结果表明,抗辐射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对动物急性致死性放射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观察天然草本当归、白芍、肉苁蓉、槐米、黄芪等提取物的混合物(简称草本组方)对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的防护及修复作用。将56只成年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辐射空白组(Blank)、对照组(Hemo-1#,韩国Hemo Him产品)和两组不同配方给药组(Exp-2#、Exp-3#),每组雌雄性小鼠各7只。给药3 d后,小鼠全身60Co γ射线一次性照射4 Gy,照射后继续连续灌胃21 d,比较小鼠体重及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结果显示:给药喂养的小鼠(Hemo-1#、Exp-2#、Exp-3#),照射后第1天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较空白组小鼠下降幅度降低;照射后第7天,小鼠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均缓慢恢复。这表明草本组方能促进照射后小鼠造血功能的修复,推测其保护作用机制与各提取物增强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叶飞  刘树铮 《辐射防护》2001,21(6):365-368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低、高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胸腺细胞CyclinB1和p34^cdc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假照组相比,75m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8h小鼠胸腺细胞CyclinB1蛋白表达开始升高,12h达高峰,48h恢复至正常水平;而2Gy照射后4h小鼠胸腺细胞CyclinB1蛋白表达开始降低,12h降至最低,24h有回升趋势,48h恢复至假照水平。p34^cdc2蛋白的表达,与假照组相比,75mGy照射后4~48h未见明显变化;而2Gy照射后的时程变化与相同剂量照射后CyclinB1蛋白表达的变化基本一致。提示: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CyclinB1蛋白表达增强,从而促进细胞周期进程,但对p34^cdc2表达无影响;相反,较高剂量照射导致CyclinB1和p34^cdc2蛋白表达均下降,最终发生G2阻滞。  相似文献   

19.
分析女性乳腺癌及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在接受不同剂量碳离子束与X射线辐射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数值的变化。抽取5例宫颈癌、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经照射后(设未接受辐射组、1、2 GyE碳离子束组、及1、2 Gy的X射线组)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组离体血样本进行CD3~+、CD8~+、CD4~+、NK细胞、B细胞、CD4~+/CD8~+两两组间对比,分析数值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组离体血在接受不同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接受高线性传能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碳离子照射时,乳腺癌组中CD4~+值随剂量增加而升高,宫颈癌组数值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接受6 MV-X射线照射时,宫颈癌组中NK细胞数值随剂量增加而下降,而乳腺癌组则相反;接受碳离子束照射时,两病种受到1 GyE照射后NK细胞数值均较未照射组数值升高,2 GyE则均较未照射组数值下降。结果提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两种恶性肿瘤离体外周血对高LET碳离子和低LET的6 MV-X射线照射表现出了不同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20.
^60Coγ射线照射淋巴细胞诱导PIG3和GADD45基因mRNA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0Coγ射线照射正常人外周血永生化淋巴细胞系后,初步分析受照细胞中PIG3和GADD45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状况,并探讨上述基因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能性及意义.用60Coγ射线照射淋巴细胞,采用不同剂量(0~10Gy)照射和照射后不同时间点(0~72h)收集细胞,抽提mRNA,用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PIG3和GADD45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人外周血永生化淋巴细胞系中PIG3和GADD45基因mRNA表达水平随照射剂量的增高而增加,并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5Gy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淋巴细胞中PIG3和GADD45基因mRNA表达水平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高,在8h时均达到最高,随后开始降低.PIG3和GADD45基因对辐射均较敏感,其表达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但相比而言,PIG3的表达随照射剂量和照射后时间的变化更加显著,更有潜力作为生物剂量计以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