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节能视角的生态屋顶形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绿色建筑的含义,探讨了绿色建筑通常体现的几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生态屋顶的进一步发展,指出生态屋顶为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家园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以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构建的GAH社区或GAH公寓,是城市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衔接宏观生态城市层面和微观绿色建筑层面的中观层面人类聚居栖地"USGBC下属的LEEDTM认证部负责人达纳·杰姆斯认为,"在降低居住建筑能耗、改善绿色社区居住环  相似文献   

3.
发展绿色建筑,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文章对低碳生态城市和绿色的内涵作了简要概述,分析了当前绿色建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基础,按流程详细阐述了绿色建筑规划方法的构建,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祖红 《门窗》2013,(6):195-196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是全球都非常关注的热点,我国在近十年的发展中,为了建设城市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随着城市化建设发展逐渐步入正轨,生态保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建筑装饰施工中建筑材料的使用,探讨绿色装饰材料对节能环保的作用。结合实际的工作应用,分析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对建筑装饰施工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作为生产和生活中心的城市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发展目标?构建由绿色建筑构筑的低碳生态城市是人们的共同愿景。建筑行业耗能巨大,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是否拥有完善的评估标准是关系到我国绿色建筑事业能否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瑞典被动式建筑的基本情况,归纳其设计和建造中多方面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分析了被动式建筑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发展绿色建筑、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引领着世界城市建设和开发的方向,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亟需破解的一道难题。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近年来我国的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的理念得到了普遍认同,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仍存在着较多发展空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赖以存在的基础,关乎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尤为重要。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与城市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主体建筑形式,在保证有限的资源高效利用和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同时,追求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平衡,通过绿色建筑维持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体现了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化转型正进入关键时期,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高污染、高碳排放、缺乏生态功能的传统灰色雨水基础设施难以支撑城市生态建设。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雨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恢复与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保护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强调雨水、水循环与城市发展关系的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内涵、组成及基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的水文学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阐述,提出以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为基础构建可持续城市雨水系统,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进入到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限制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基于低碳生态的发展理念下,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简单阐述了低碳生城市的特点及发现现状,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基于低碳生态城市下绿色建筑规划方法,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生态视角出发评价绿色建筑,设计了绿色建筑生态指标体系,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法构建绿色建筑生态足迹削减模型。通过模型,准确定量绿色建筑的生态价值,为评价建筑物与生态环境是否和谐共生提供了科学、直观的判断依据。选取了8个绿色建筑星级项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理论可行、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园和公共绿地作为市民亲近自然和感受自然的重要场所,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21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尤其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能源供应及矿物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人们更加重视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对于城市建筑,亦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绿色、生态、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2013年,国务院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绿色建筑进入规模化发展时代,城市建设的节能减排也相应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具有生态节能特色的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将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2.
绿色建筑的提出与发展是衡量我国城市低碳生态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绿色建筑的构造离不开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节约、充分、合理的利用是创造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和低碳生态概念的理解、对当前我国已投入试用的生态城进行实践和分析引申到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城,并且从构建城市生态城的总指导方针、规划措施以及所需要的高新技术三个方面出发,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低碳生态城。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5,(9)
在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探索低碳、生态、绿色转型发展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生态城市减少资源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建设宜居环境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主流方向。我国近几年开始大规模开展生态城市的建设,天津中新生态城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创新型示范项目。生态城的建设尝试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本文通过中新生态城的实地调研、期刊论文检索、网络搜索引擎查询、国内外生态城方案比较学习等多种途径,对中新生态城绿色生态策略进行分析、总结,希冀对生态城市发展和绿色建筑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世界已进入低碳时代,本文根据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发展进程,探讨了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性,并通过我国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英国最新可持续住宅规范(低碳建筑)的对比和以沪上.生态家作为典型案例,对低碳经济时代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新理念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绿色建筑低碳化的技术策略,为今后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李勤  孟海 《工业建筑》2011,(Z1):1-5
城市生态住区作为居住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建筑、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中寻求生态小区的定义,阐明了绿色住区产生的根源、内涵,探索了生态住区生态环境开发的途径,并从住区的外部环境、内部整体环境以及住宅环境的生态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规划设计提出了几点新的设想,探索一种适用于我国的城市生态小区类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生态问题已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实际问题。城镇发展离不开城镇建设,而城镇建设中建筑类能源消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如何创新绿色的建筑节能技术,成为构建我国宜居城市的必由之路。而被动式窗的出现,创新了建筑节能方式,实现了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符合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要求,代表了目前国际节能窗技术的最高水平,引领了节能窗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绿色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精髓,智慧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大脑,那么绿色智慧建筑则应是撑起城市生态未来的骨架.建筑是城市的基础细胞,绿色是城市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那么智慧建筑则是城市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与物联网、智慧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物逐步向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里高层民用建筑日益增多,城市化进程也加快了步伐,其中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于绿色建筑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主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净化城市空气、节能环保,所以把绿色建筑设计用于高层民用建筑中,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唯一捷径。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已经在低碳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两个层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示范工作,形成了各自的指标体系,但绿色建筑如何与上位的低碳生态规划之间形成直接的指标对应关系,还是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与绿色建筑相关指标的梳理研究,结合北京地方特点,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详细规划阶段切入,将绿色建筑与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目标相结合,建立起低碳生态详细规划阶段与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相衔接的指标体系。在详细规划阶段涵盖了空间规划、交通组织、资源利用、生态环境4方面、20项指标,在建筑设计阶段涵盖了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景观环境、室内装修7方面、27项指标,两阶段的各项指标相互对应,并在规划审批环节逐层落实,为世界城市推进低碳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一套可落实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伴随我国所提倡绿色经济及生态环保理念的逐步推进,社会各界不断提高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度。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获取经济效益,同时还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从而推动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生态保护。如此一来才能提升环境质量,推动建筑经济的发展进步。所以,对绿色经济理念下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