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英译汉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 译文必须准确通顺: 准确于原文的意义; 通顺于汉语的表达.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陷阱处处在,误区时时有. 英语中的否定形式、短语结构、连词及多义词在翻译中的误区更是为常人所见,也为常人所轻. 事实上,正是这些貌似简单、耳熟能详的词汇、结构才是“译”途中的“拦路虎”;真正掌握这些词汇结构才是提高翻译水平的关键所在: 字斟句酌,条分缕析,方可下笔.  相似文献   

2.
英汉新闻标题各有特点,文中通过对比英汉新闻标题的各自特点,结合具体的实例,探讨新闻标题英译汉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在进行翻译时,要正确理解原标题,充分利用丰富的汉语词汇,使得翻译准确、生动,句子通顺贴切。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我国著名翻译学家严复就提出了“信、达、雅”的翻泽标准,而目前我国通用的翻译标准是准确和通顺,实际上也就是“信和达”。本文从翻译的效果着手,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做到“达”。  相似文献   

4.
专业英语教学难点有三:专业技术词汇;被动句式与非限定动词短语;长句.专业英语翻译学习的第一目标是准确与通畅.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言中词汇空缺现象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言中普遍存在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词汇空缺”现象.通过举例分析了“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有3个方面:历史原因、文化原因、科技发展.指出了词汇的空缺主要是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空缺.提出了在翻译中处理词汇空缺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崇尚“忠实通顺”的翻译准则。并以此准则为指针,有所侧重地阐述了科技英语中词、词组、分词独立结构及定语从句等的翻译方法。其中,关于分词独立结构翻译法的介绍较其它有关书籍所述更为详尽、完备。而文中提出对于词组施以“词典借鉴和词组剖析互为补充”的翻译法则更寥有先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分析,指出《科技英语结构与翻译模式》一书中某些例句的翻译的不足之处,借此说明翻译(包括科技英语翻译)中通常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应违背;否则,难以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译文也不可能通顺流畅。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的四种技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写作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即运用学过的英语知识进行思想交流。现在的书面表达,实质上是一种控制性或指导性写作,它不得离开要求去自行立意、随意发挥;它与“翻译”相似,但又比“翻译”灵活。它是在指定范围内比较灵活的写作。常常会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情景和要求写出一篇文理通顺、语言准确、连贯流畅、地道的英语短文。  相似文献   

9.
文化负载词汇的可译性与翻译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负载词汇由于往往存在词汇空缺的原因而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为了实行翻译的功能对等,翻译文化负载词汇需要恰当使用翻译补偿手段.以鲁迅作品的翻译为例,介绍了补偿手段在文化负载词汇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信、达、雅”的翻译准则已为广大翻译工作者所接受,此准则对各种英语文体的翻译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就科技类专业英语的英译汉,提出了正确把握这一翻译准则的12个字——准确全面、严谨明确、通顺简练,还阐述了对翻译概念的认识和对直译、意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译汉中英语句子通常长且结构复杂,而汉语则相反.由于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往往成为翻译难题.介绍了5种长句翻译法,即顺译法、倒译法、分译法、插入法、综合译法。  相似文献   

12.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和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在英汉翻译中 ,应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信息增补 ,补入原语的背景信息和原语省略的内容。结合张谷若先生翻译的《苔丝》 ,讨论信息增补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本高校英语专业教科书,《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中某些例句的翻译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些译文意思偏离原文,有些汉语的表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将这些不足之处加以归类,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并主张忠实与通顺是翻译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4.
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主位概念运用于英汉翻译研究,描写发生在小句主位上的语际转换现象。文章集中讨论了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句法结构的区别而造成的主位结构上的差异:英语突出主语,主位大多与主语重合,而汉语突出话题,主位基本上就是话题。通过一些英译汉的实例,探讨了两种语言的主位结构转换时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5.
英汉双语词典和双解词典的明显区别在于释义及其它微观结构上,前者以汉语为注释语,而后者以英语为注释语并加上汉语对应词。此外,两者在标注、例证、插图和附录的差异使其语用功能也有所不同。文章运用社会认知主义观点,以国内出版的有代表性的10部英汉双语词典和双解词典为例,就两种词典的微观结构作比较研究,揭示两种词典的外语教育作用,提高词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用者在选择和使用词典时的目的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主位概念运用于英汉翻译研究,描写发生在小句主位上的语际转换现象。文章集中讨论了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句法结构的区别而造成的主位结构上的差异:英语突出主语,主位大多与主语重合,而汉语突出话题,主位基本上就是话题。通过一些英译汉的实例,探讨了两种语言的主位结构转换时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英汉翻译困难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引起跨文化理解的失落或扭曲。在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交流和翻译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它们之间的差异。今通过多视角的论述分析,指出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策略,作为英汉、汉英翻译的深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英语双关与汉语双关由于各自语言特点的影响,在表现形式上有较多差异,其中表达双关含义的词语,即铰链词,在数量上是不对等的。通过对英汉双关铰链词数量差异的分析,认为英汉双关语的翻译并非完全不可行,在语义双关中舍弃双关修辞,翻译出原文中的深层含义是可行的;在语音双关中英语到汉语的语音双关可以通过译者精湛的翻译技巧,实现同等类型的目标语翻译;而汉语的语音双关则因为数量差异导致词语的对应空缺,难以实现英文中的双关含义,而只能保留双关语蕴含的表里含义中的表面意义或是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9.
英文摘要读者对英文摘要所传达的意义的构建离不开读者的知识经验和阅读习惯。因此,在摘要文本的生产过程中,译者必须具有读者意识,从读者的视角出发生产英文摘要文本。只有这样,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和内容才能为英文读者所接受和使用。这就要求译者在论文摘要英译中超越中文摘要文本,结合论文原文和译者的意见把握论文核心内容,并通过模仿英文原创摘要调整自己的英文表达方式,完整有效地向英文读者介绍和传递论文中的创新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