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用电子文摘》2005,(7):22-22
近年来,度高公司已推出了多款能满足家庭影音娱乐且兼容高音质CD音乐播放的“高保真DVD机”,但以前的产品大多售价较高。最近该公司已推出了一款称为“穷人的劳斯莱斯”的HDP-19型高保真DVD机。该机的参考价格仅1200元人民币。为。“工薪族”音响爱好者提供了一种多用途影碟机(如图)。据介绍。此机依然秉承该公司较高级机型HDP-15和HDP-17的Hi—Fi设计理念和重视音质的特点。同样具备度高DVD机所独有的“音乐”功能和“二级锁相”技术。  相似文献   

2.
深圳度高从2002年9月推出第一台高保真DVD&HDCD播放器以来,凭借着优秀的设计制作和出色的表现而一直蜚声国内Hi-Fi界。度高的HDP-17、HDP-15MKII和HDP-19等DVD播放器曾多次获得国内音响大奖,其音质表现也得到了广大的音响爱好者和专家的一致认同。笔者虽然对于度高是久闻其名,但一直无缘亲身体验,颇感遗憾。近期,在度高向市场推出了其最新的高保真DVD播放器——HDV-16后,我们立即拿来了一台进行试用。  相似文献   

3.
大约三年前,令人耳目一新的DVD影碟机问世了。从那时起,DVD就以它的高画质、大容量、多功能等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打动了地球上各个角落里烧友乐迷的心,拥有一台DVD影碟机,成为多少消费者的追求目标。随着DVD技术与制造工艺的日臻成熟,人们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了。日本先锋公司在开发LD、VCD、DVD等影碟机方面,一直担当着急先锋的角色。几年来,在诸如AC—3解码环绕声系统、新型功率扬声器、连续环变换、等离子体显示器等方面,都取得了脍炙人口的突破性佳绩。就拿DVD影碟机来说,先锋公司先后推出的几款机型,也是极为光辉夺目的。1996年11月底,先锋公司率先推出LD/LD—G/CD—G/DVD/CD/VCD全兼容机型DVL—9,同时问世的还有DVD兼  相似文献   

4.
《家庭影院技术》2007,(5):32-32
日本先锋公司在家用影音领域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早在1980年,先锋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LD播放机,从此先锋在全球视频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进入DVD时代后,先锋同样以优秀的品质获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其旗舰机型DV-989-AVi更被誉为DVD播放机的“最后勇士”,其中端机型DV-696AV—G也以高性价比得到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日本先锋公司在开发DVD播放机方面是不遗余力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体的机种、型号繁多,其不断的推陈出新极大地丰富了市场供应;二是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且每一款播放机都具备稳定的性能特性。近阶段以来,为了增加DVD产品的卖点,实现高附加值的诉求,在SACD与  相似文献   

6.
李唐 《视听技术》2004,(4):22-25
DVD—A11是天龙公司第四台兼容型的光碟播放机,对于该公司已经非常出色的兼容型播放机产品线来说,A11的价值并不只在于是产品线的扩充,而在于它是一台真正明星级的机器,可以满足音乐发烧友和视频发烧友的严苛要求。天龙公司还有两台机型的功能设置与A11非常接近。一台是同时兼容THX—Ultra标准和DVD—Audio播放的DVD—A1;另一台是DVD-2900。  相似文献   

7.
度高HDV-1800DVD—AUDIO&HDCD播放机在色彩的演出也相当枪眼,相当饱和而不会相互晕开混杂的情形,色调的正确性相当高,尤其对于红色与肤色的诠释上,令人有眼睛为之一亮的快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本刊2001年第21期第18页上“电脑产业参与DVD重放机的竞争”一文中,报道了世界上一些大型电脑和家电企业开发可以反复录像的DVD重放机的进展情况。日立公司在2001年11月5日宣布,该公司开发了一种DVD重放机,它能够同大部分DVD重放格式—DVD—R、DVD  相似文献   

9.
烈火梦幻     
《通信技术》2006,(5):26-27
东芝HD DVD影碟机正式上市,宣布了HD DVD时代的到来,而这一天也将被载入史册。此前HD DVD阵营一直处于劣势,而且由于HD DVD光盘的上市日期延迟,人们曾一度担心影碟机能否在3月份推出。如今这持续了4年之久的高清晰光盘蓝光与HD DVD大战已变为实战,为了争夺年销售额达24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HD DVD已率先出手,下面就要期盼蓝光一方如何回应了。  相似文献   

10.
纯音乐DVD目前有两种格式在相互竞争,即由DVD论坛创立的DVD—Audio和索尼、飞利浦共同开发的SACD。DVD—Audio硬件由JVC、松下、先锋、东芝和建伍等公司研制开发,而软件得到世界五大唱片公司的协同支持。SACD的支持者还有马兰士、夏普等公司,也有为数不算少的独立唱片公司为SACD发行软件。由于黑客作祟导致DVD—Audio推迟上市,使得  相似文献   

11.
深圳度高公司是一间致力于开发和生产音响器材的厂家,它的产品以良好的声音品质和合理的售价在音响界中广为流传。其产品包括CD机、DVD机和功率放大器。在度高的产品中,最吸引我的是一部叫“光辉岁月”的CD机,这款CD机的解码部分采用了飞利浦公司经典的芯片搭配——SAA 7220四倍数码滤波芯片和TDA 1541A解码芯片。说起这个芯片组合,早在80年代时世界上大部分的音响厂家所生产的一些顶级CD机上也采用过这个组合,而令它们红极—时,相信资深的发烧友对它一点儿也不会陌生。至于在视频方面,它家HD DVD机配备数字HDMI接口,支持720p/1080i高清晰视频输出,大幅度地提高了图像的质量。除此之外,度高公司在近期还将会推出全频带扬声器,不知道到时候整套度高系统搭配出来的声音表现到底会是怎样呢?  相似文献   

12.
近日松下推出一款小型DVD影院音响组合SC—HT336,定位于2000元左右的平实价位。SC—HT336外形取向流行的时尚风格,质感十足,操作起来也是十分简便。主机系统部分有复合DVD、FM/AM广播TUNER、放大器三人功能。DVD光碟系统具有强大的兼容特色,包括DVD—RAM、DVD—R/-RW/+R/+RW存内的多种碟片格式均可对应播放:功率放大器采用高性能的数字放大电路设计,对于提升音质的明晰度有着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先锋一直在倡导影音生活新概念,在DVD.视频领域拥有无可置疑的地位。那么,一向赶在影音潮流前面的朋友们注意了,日本先锋公司又有力作问世。这款型号为DVR-510H-S的机器有过人的本事。那么,称为DVD录像机的它,究竟是DVD,还是录像机?  相似文献   

14.
光盘作为内容传播媒介的使命将终止于蓝光光盘和HD—DVD。对于2010年以后各种存储装置的发展前景,多数技术人员认同一个严峻的事实:光盘的发展将走向衰落。迄今为止,光盘作为各种内容的传播媒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D、DVD作为音乐和SDTV图像的传播媒介一直非常活跃;2005年底,作为HDTV图像的传播媒介,下一代光盘技术一蓝光光盘和HD—DVD将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5.
《电视技术》2007,31(1):50-50
LC电子公司日前宣布,将销售可播放两种高清DVD标准的DVD播放机。第一台双标准播放机既可播放HD—DVD标准的光盘,也可播放BO标准光盘。  相似文献   

16.
随着DVD技术蕴酿与发展,受广大电脑爱好者期盼着的PC—DVD终于浮出水面。这款由新加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Creative)推出的PC—DVD套装产品——PC—DVD Eueore Dxr2,其售价不足4000元,完全能为普通电脑用户接受。该PC—DVD由一块两倍速的DVD—ROM光驱和一块采用Creative公司独有Dxr2的MPEG—2数字解码芯片,以及固化在ROM中的DVD  相似文献   

17.
在三四年前我就听过度高出道时推出的HDP15的CD/DVD机。在当年两千多元的兼容机中,此机有着不错的平衡度和良好的层次动态,没有普通DVD的轻浮,较高解析力也让人听到很多细节,虽然声音的平滑性和高频延伸稍欠,但它仍然是一台可以让人静下心来听音乐的兼容机。HDP15当年给兼容机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度高也因此站起来。  相似文献   

18.
陈奕 《视听技术》2005,(7):44-48
2004年12月,日本DENON(天龙)公司发表了其通用播放机的最新旗舰产品DVD—AIXV,今年2月正式上市销售。所谓通用播放机,主要是针对DVDAu—dio/Video和CD/SACD而言,  相似文献   

19.
蒲阳 《视听技术》2000,(3):46-46
1999年6月22日,一度被某些媒体广为宣扬的Divx在经营一年半之后正式宣告失败。Divx(编者按:即DigitalVideo Express——数码视频快递,本刊97年第2期曾有介绍)是美国大型AV零售商CircuitCity(环城)公司与洛杉矶市一家法律事务所合作创建的DVD影视节目零售系统,它通过Cir-cuit City公司在全美国的600多家商店和互联网络以按次收费(Pay-Per-View)的方式为Divx  相似文献   

20.
2005年4月19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宣布推出阵容强大的全新系列DVD数码摄像机,型号分别为DCR—DVD803E、DCR—DVD703E、DCR—DVD653E及DCR—DVD602E。为满足用户的需要,全新系列DVD数码摄像机提升了操作性和播放功能,同时让用户享受到家庭影院级的影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