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综合能源采集设备接入、数据高频高密采集、数据标准化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多厂商、多设备、多规约协议快速适配技术,保证各厂商不同产品与用能信息采集系统兼容,通过封装多种通用主流规约和提供多种规约格式定义器,使用能信息采集系统具备快速接入各种采集终端的能力,实现了规约解析服务的扩展性.同时建立标准化对外提供计量数据共享服务模块,实现采集数据的统一标准数据共享,充分发挥用户能源计量数据共享模块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信规约是电力负荷监控系统运行的基础。研究电力负荷监控通信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面向对象的观点,建立通信规约插件模型及其数据结构,实现通信规约的构件化。实践表明,规约插件能够动态兼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终端采集设备,为电力负荷监控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一种配电自动化业务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用于模拟基于无线宽带网络的电力业务通信。文中对MCWILL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分析了MCWILL系统的技术特点和优势。针对电力业务的特点,遵循电力规约模拟了电力业务数据,并且基于JAVA SOCKET采用UDP模拟TCP协议实现了数据包的通信。通过该系统可以模拟真实的电力业务通信,同时可以对业务的承载能力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介绍红外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力行业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采集终端和掌上电脑(PDA)红外数据传输的抄表解决方案。该方案遵循电力行业标准DL/T645-1997通信规约,通过采集模块的设置能够同时抄收多种类型表具的数据。方案具有成本低,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抄收成功率高以及现场调试方便等特点,能够满足当前电力行业自动抄表系统、配电监测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介绍红外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力行业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采集终端和掌上电脑(PDA)红外数据传输的抄表解决方案.该方案遵循电力行业标准DL/T645-1997通信规约,通过采集模块的设置能够同时抄收多种类型表具的数据.方案具有成本低,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抄收成功率高以及现场调试方便等特点,能够满足当前电力行业自动抄表系统、配电监测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化结构下的分层分布式系统的实践,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性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提出一种实现变电站全站自动化的方案,应用于北京地铁1、2号线地铁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基于分层分布式系统下的系统构成,该系统按纵向分为网络管理层、数据传输层和基础设备层。重点介绍了通信网络的构成,网络管理层基于TCP/IP的以太网络通信,采用站内103通信规约,数据传输层以通信服务器为核心,向下采集其他智能设备数据,支持任何采用103规约及采用Modbus通信规约、pro-bus通信规约或采用TCP/Modbus协议的智能设备,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成以太网双网数据,通过交换机上传至监控系统及调度中心。该系统采用NDT650监控系统软件,完成地铁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规约种类繁多,IEC逐步提出的一系列通信规约技术标准制定周期又较长,导致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在不同时期内对同一种通信规约的实现有所不同,这给现场维护带来极大不便。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基于编译器的标准规约自动解析思想,并以部颁CDT通信规约为例进行了该思想的设计,在自主设计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软件系统中得以实现,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宫游  刘惠颖  殷鑫  梁言贺  吴琼 《电测与仪表》2018,55(24):135-139
由于不同电表厂家对通信协议的使用和解释的不一致,导致均采用通信规约DL/T698.45生产的智能电能表的通信在通信方面也可能出现偏差,针对此情况设计了电能表面向对象互操作性数据交换协议的通信规约一致性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主流的可视化界面开发工具,基于微软的Visual Studio2010平台开发,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该检测系统能够有效甄别出不符合通信规约的智能电能表,为新通信协议在电能采集通信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电能表与采集终端通信测试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孔均 《电测与仪表》2006,43(12):24-28
各地对电能表通讯规约进行了扩展,不同厂家对规约有不同的理解,导致电能表与采集终端之间出现了互联互通问题,对于负荷管理系统、自动抄表系统的推广应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电能表与采集终端通信中常见的软件、硬件问题,分析了实物测试的缺点,阐述了通信测试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基于标准化平台的通信测试系统。该系统可自动模拟各种通信条件,分别对电能表和采集终端进行通信规约一致性测试。  相似文献   

10.
对国内电力SCADA系统常用的远动规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选用国家目前主推的101规约,采用VisualC++2005平台作为开发工具,基于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遵守101规约非平衡方式下的快速-校验-过程规定和连续地成组传输的窗口尺寸为1的原则,设计并开发了远动通信模块,为主站和子站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了一种高效通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规约种类繁多,IEC逐步提出的一系列通信规约技术标准制定周期又较长,导致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在不同时期内对同一种通信规约的实现有所不同,这给现场维护带来极大不便.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基于编译器的标准规约自动解析思想,并以部颁CDT通信规约为例进行了该思想的设计,在自主设计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软件系统中得以实现,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对通信服务器高可靠性和强实时性的要求,提出基于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VxWorks的通信服务器的软件方案。通信服务器的硬件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AT91RM9200芯片设计,软件主要实现通信规约转换和数据转发。软件系统结构采用双层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对下行通道,通信服务器是客户机,请求保护装置的数据,支持103规约;对上行通道,通信服务器是服务器,响应调度主站的数据请求,支持循环式数据传输规约(CDT)及101、104规约。其软件体系包括:系统初始化、系统配置、下行通道数据请求/处理、上行通道数据处理和数据库管理等模块。分析了数据流向及基于H.GEMMA原则的任务划分,确定了各任务的优先级,且任务可调用taskPrioritySet函数改变优先级。系统采用信号量和消息队列为通信机制,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并给出了通信服务器主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13.
基于IEC 60870-5-103通信规约的通信流程研究及软件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EC60870-5-103通信规约是电力系统通信常用的通信规约,许多继电保护设备的通信模块都是基于这个规约设计制造的,但详细的通信流程却大不相同。在电力系统通信中,需要从各种设备采集数据。文章从数据采集角度,简要介绍了103通信规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差别通信流程这一个概念,解决了103通信过程中,规约相同但通信流程却不相同的问题,也为电力系统软件开发采用统一标准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基于GSM网络的以双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的户外柱上开关智能控制器。该控制器由于采用了高精度的三相电能计量芯片,实现了三相电能计量及电力参数的采集。同时还采用了Wavecom公司的MODEM模块,实现了通过GSM网络以短消息方式发送电力报警信息和以WAP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开关控制、电力参数的采集上传(远程抄表)。  相似文献   

15.
通信规约转换器可实现不同设备间不同通信规约的互换。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论述了通信规约转换器的设计。硬件分为系统和接口2部分,系统部分使用RCM5700模块,内含CPU、存储器、复位等电路;接口部分扩展RS-232通信、RS-485通信、GPRS通信、ZigBee通信等。软件基于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程序采用多任务、多缓冲区结构。所设计规约转换器实现自定义规约和DL/T645规约与负控规约间的转换,并可根据不同应用场合进行规约的添加及扩展,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IEC61850到IEC60870通信规约的映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目前采用IEC60870通信规约的老设备很多,必须保证采用这种规约的装置在通信上与基于IEC61850通信规约的系统相互兼容.比较了IEC61850与IEC60870两种不同标准体系通信规约的特点;依据变电站通信功能的特点和IEC61850的映射原则,提出了IEC61850到IEC60870-5-103/104通信规约的映射方法和思路:将采用103/104通信规约的装置纳入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变电站检修人员及时获取变电站当前运行状态,设计了一种适用不同变电站通信方式下的事故声光报警装置。该装置由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控制电路模块、DC-DC电源模块、故障信号采集模块及声光报警模块构成。报警装置可以通过开关量读取或者以太网通信经IEC 60870-5-101或CDT规约解析出故障信号。该报警装置已在某220 k V变电站测试使用,可以可靠反映变电站断路器状态,在故障发生时提醒工作人员停止工作并做出故障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套采用混合平台技术的大规模通信的电能量采集系统。该系统由基于Linux平台的前置采集服务和基于Windows和J2EE平台的采集管理服务组成,前置采集服务通过纵向与横向分解,对系统进行解耦,降低了系统内各部分间的耦合度和复杂度;采集管理服务由3大模块11项功能组成,用于处理数据并显示结果;实现了电能量数据的采集以及跨安全区的报文调试及采集管理功能。该系统在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投入运行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有铁路电力远动信息资源,以TI公司的TMS320F2812型号的DSP为硬件平台开发了故障定位与隔离装置。装置通过以太网进行通信,与车站FTU间进行通信连接的电力远动104规约,装置与I/O模块间通信的Modbus TCP规约,装置通过I/O模块采集供电段两端出线断路器的开关遥信量来确定供电方向,完成故障定位与隔离。现场试验运行结果验证了装置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网设备带电检测和停电试验数据缺乏统一的规范、录入效率低且数据可靠性差的问题,搭建了基于数模规范化的电网设备试验数据自动采集校验系统。首先,提出了电网设备试验数据和接口通信的规范化模型,包括规约自动识别模块、数据校验模块和规约调度模块。并设计了现场数据自动采集和分析流程,实现仪器仪表与数据采集终端的数据交换。然后,考虑电网设备检测试验现场图像特点,利用基于内容分析的视频高倍率压缩编码技术,适应成像环境差异,实现高质量成像。给出了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配置和功能实现。最后,通过平台可视化应用,证明了所提设计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