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码摄影》:爱普生的艺术微喷制作工艺在影像拍卖和收藏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最近展出的"周恩来与中国美术"专题展览中,有不少影像作品和文献资料都是通过爱普生艺术微喷制作、放大而成,这其中的许多签名作品还会被中国美术馆永久馆藏,请问刘波先生,爱普生艺术微喷制作工艺是否是第一次大规模被中国最具权威的美术馆机构收藏?这件事在爱普生的商业、文化推广上是否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在中国的影像收藏史会留下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通常我们将美术作品分为二维作品和三维作品,二维作品即绘画、摄影等在二维平面空间中表现的作品;三维作品即雕塑、建筑等三维空间中的作品。而时基艺术这个概念则将美术扩展到了四维空间,即包括了时间的参与和观众的感知。目前,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伦敦泰特美术馆等西方艺术机构都已将时基艺术列为和绘画、雕塑、摄影等传统媒介同样的常规艺术媒介,而在中国大陆地区"时基艺术"对大多数公众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正红砖美术馆将于2018年3月24日推出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迄今为止在中国最大规模个展。展览将呈现艺术家多件大型装置和雕塑,其中包括红砖美术馆的三件馆藏作品《水中摆》、《声音银河》和现置于园林区的《盲亭》。红砖美术馆的各空间专注于呈现特定的自然现象——光、雾、影、水,或者是对动态的、规律性以及几何性的探索,来阐释埃利亚松艺术生涯中各个重要关注点。观众穿梭于不同的装置作品之间,从第一件特定场域作品《黄太阳》的强光中开始,渐渐走进幽暗的世界,最后在黑  相似文献   

4.
艺术展推荐     
正微纪元·中国媒体艺术2019年9月5日——2020年1月26日∣柏林国立美术馆"微纪元·中国媒体艺术"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为来自中国的艺术家曹斐(1978)、陆扬(1984)、方迪(1987)和张培力(1957)。"微纪元·中国媒体艺术"特别展是对2001年汉堡火车站柏林当代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群展"生活在此时"的呼应和延续,都在探讨不同时期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科技上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日本东京的森美术馆名为"灵魂颤抖"(The Soul Trembles)的展览通过六件大型沉浸式装置、数百件雕塑作品、行为表演录像、照片、绘画、行为艺术文献,回顾了盐田千春(Shiota Chiharu)过往25年的艺术生涯。尽管这位生于1972年的艺术家在艺术圈里尚属年轻,但她在当下艺术界的活跃程度,对纤维材料营造的阴翳之美,对生命体验与意义的传达,确实能够担当得起国际艺术界对她投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匆忙的闭幕,艺术家肖鲁的两声枪响成为其导火索。批评家对这件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尤其是栗宪庭将这两声枪响以及事后影响取名为"枪击事件",认为这是肖、唐合作制造的"事件作品"。作为女性艺术家的肖鲁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争论背后,关涉到女性的自我意识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数码摄影》2012,(1):175-175
2011年12月15日,广州53美术馆隆重推出年度大戏“8+8当代国际影像展”。展览邀请了八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和知识背景的策展人,在无主题要求、无风格限制、无彼此了解互动的前提下,各19提名一位影像艺术家,推荐艺术家的两件作品(一件代表作,一件最新创作),形成策展人和艺术家之间一对一的深度对话,最终在展览中以8对相互联系且各19独立的单元,呈现当今国际影像创作的多元面貌,探讨全球和区域当代艺术语境中影像艺术的发展方向,发掘影像这一媒介未来的空间和诸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9年5月30日至9月1日,展出来自美国弗吉尼亚美术馆的重要藏品——法国珠宝设计师让·史隆伯杰的123件代表性珠宝作品。这些20世纪的珠宝珍品均为首次在中国公开展出。弗吉尼亚美术馆是美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美术馆之一。此次展出的大部分作品得益于美国著名园艺家、慈善家,瑞秋·兰伯特·梅隆夫人,她曾向让·史隆伯杰私人定制了大量的珠宝饰品和工艺品,并将这些珍品捐赠给弗吉尼亚美术馆。此次  相似文献   

9.
正5月20日起,首届儿童双年展"WHAT KIDS DREAM,ART CREATES"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将持续至10月份,期间,美术馆将转变成为一个巨型的虚拟实境玩乐场所,10件由分别来自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国家的著名当代艺术家亲自为儿童们所创作的作品将遍布整个美术馆,家长与孩童们可通过这些沉浸式互动性的作品,以及一系列趣味艺术活动,展开一场生  相似文献   

10.
近期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展出的由朱青生和易英策划的“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SocialSculpture:BeuysinChina),算是博伊斯第一次被正式和严肃地以展览的方式介绍到中国的尝试。这批作品其实是德国的一位收藏家博格(MichaelBerger)多年来的收藏,这位70多岁高龄的收藏家,一直希望博伊斯的作品能够来到中国,并且长久地留在中国。如今,这批作品已转由上海昊美术馆(HowArtMuseum)收藏,而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收藏的行为,这个展览才得以在中国实现。  相似文献   

11.
正英国艺术家尼格尔·罗尔夫自1969年以来近五十年时间里,始终是行为艺术领域重要的实践者之一,2018年2月在北京红砖美术馆举办的个展"正当时"试图追溯和梳理艺术家从的艺术实践,包括历史作品、特定场域摄影及在红砖美术馆完成的新作。除20件行为艺术照片外,展览还展示他重要的视频作品,展览因艺术家的在北京完成的三场行为艺术表演而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女性艺术家、女权主义者和活动家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正在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画廊(Uffizi Gallery)展示她近40件作品,其中包括她最近完成的12幅艺术作品。作品聚焦于探索大地、星空、自然以及人类,尤其是女性之间的复杂性。此次名为"我在路上所见"(What I saw on the road)的展览也是意大利的公共艺术机构第一次为史密斯做的专门展览。另外,在阿诺河另一岸的皮蒂宫博物馆也在展览史密斯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正>2017.11.21-2018.4.30|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此次展览聚焦法国著名雕塑家安托万·布德尔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杰作,重新审视布德尔回归古希腊罗马神话题材而创作的作品,当属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日臻成熟完善时期的代表作,包括38件青铜雕塑作品,2件油画作品,8件水彩作品,素描及珍贵历史图片等,所有展品均来自法国布德尔博物馆的馆藏。展览分为七个单元。第一单元"布德尔的创  相似文献   

14.
新闻     
<正>根为了配合在法兰克福艺术协会举办的展览《根——印尼当代艺术》,印尼艺术家Joko Avianto用一件巨型的编织竹子作品将博物馆外墙包围。作品形似竹篮子的干燥粗糙编织物高高耸立在进出博物馆的参观者头顶,艺术家用这件表达文化本质的装置作品欢迎参观者们来到这场有关印尼艺术的展会。身体和星星从现在开始到2016年1月3日,Didier Faustino在位于格勒诺布尔的Magasin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展览"身体和星星"(Des CorpsDes Astres),展示了艺术家从2010年至今创作的一些作品,以及一个巨大的装置作品,该装置  相似文献   

15.
地图     
正杭州|不一样的影楼品界设计带来的ALVIN杭州影像艺术空间是一个人像婚纱摄影的艺术空间作品展厅,以博物馆概念为灵感。八米的挑高空间给人以直观的视觉震撼效果,空间结构区别于传统影楼,不同角度不同形状的叠加,与光而行,一静一动。保定|雄安设计中心中国建咨-绿建院参与设计的雄安设计中心,贯彻"植根本土、回归本元"的绿色设计理念,坚持"少拆除、多利用、快建造、低投入、高活力、可再生"的原则与方式,是新城建设中新旧有机结合,利用与发展并存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19年9月28日至2020年初,由耶鲁大学美术馆策划的展览"马修·巴尼:堡垒"将在北京UCCA尤伦斯艺术中心举办,展出马修·巴尼2016至2019年间所创作的最新系列作品,包括两小时长的同名影像《堡垒》,以及一系列巨型雕塑及50余件雕版与电镀红铜版作品。"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是我的耶稣基  相似文献   

17.
WM.Chaaper 《电脑迷》2013,(4):38-39
为了让全球热爱艺术的人更好地接触艺术经典,让更多的人更加便捷地接触和了解艺术,谷歌推出了"Art Project"计划,它使用最先进的GigaPixel技术,拍摄出精度达几十亿像素的高清图,把全世界著名博物馆、美术馆的艺术作品呈现于互联网。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亲自参观每间博物馆里的所有艺术作品,但目前借助Google的技术,你即可在这里欣赏到150多家来自40个国家的收藏馆所提供的3万多件艺术作品,从雕刻、建筑到绘画作品,让你一次轻松享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第一家以潮流艺术为主的复合式画廊商店概念空间“DA〉SPACE”,开店的第一个展览即邀请到来自日本名古屋,在公仔设计圈及潮流艺术界里颇具名气的鹫尾友公来沪展出。经过了去年在东京的服装品牌55DSL艺术画廊内成TP功展出后,喜爱鹫尾独特艺术与世界观的中国同好们,第一次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及感受他作品里耐人耐味且发人深思的内涵。而紧接着第二个展出单位是来自欧洲的著名涂鸦艺术单位The London Police,这个走遍十几个大城市的涂鸦单位也让我们见识到了如何保持耐心与热情,将一个成功的角色设计与告状艺术融合所展现的无比生命力,藉此透过他们的艺术来传递情感与思想。  相似文献   

19.
“我感觉自己在做梦,一个正在实现的梦,”阿涅斯.瓦尔达这样形容她此次的中国之行。虽然这已不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但是对于这位法国著名艺术家来说,如此大规模全景式地将她的摄影、电影以及装置艺术作品展示给中国观众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条将被载入抽象艺术史册的线,这是一条连接了时间与空间的线,这是一条艺术家将自己的生命刻进去的线——中国美术馆圆厅,那是标志蓿艺术家也许已达至艺术顶峰的空间,此刻,正在展出一条40米的长线,它是谭平的最新作品,也是他与自由的又一次博弈及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