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感器世界》2009,(3):50-51
中科泛华推出了新品——角位移传感器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磁感式角位移传感器的校准和终检测试。角位移传感器测试系统可在稳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采用通讯方式获取DUT原始数据,并对DUT进行校准和编程,最后测量DUT的输出信号进行验证测试。  相似文献   

2.
《自动化信息》2009,(3):17-17
2009年2月,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在深耕传感器测试领域又推出了新品——角位移传感器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磁感式角位移传感器的校准和终检测试。角位移传感器测试系统可在稳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采用通讯方式获取DUT原始数据,并对DUT进行校准和编程,最后测量DUT的输出信号进行验证测试。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2月,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在深耕传感器测试领域又推新品——角位移传感器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磁感式角位移传感器的校准和  相似文献   

4.
《测控技术》2009,28(4)
2009年2月,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以“柔性测试”技术为核心设计理念,在深耕传感器测试领域又推出新品——角位移传感器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磁感式角位移传感器的校准和终检测试。角位移传感器测试系统可在稳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采用通信方式获取DUT原始数据,并对DUT进行校准和编程,最后测量DUT的输出信号进行验证测试。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华测控")研发设计了传感器测试系列的又一新品——智能角位移传感器测试系统。该系统是泛华测控继"智能直线位移传感器标定与测试平台"之后在智能位移传感器领域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6.
麻远扬  胡永红  楚亚菲 《测控技术》2008,27(3):27-29,42
针对小型飞行器无线电地面定位系统的指标要求,设计出一种数字化高精度角位移传感器。介绍了角位移传感器的系统组成与原理设计,通过分析选择了以旋转变压器作为角位移采集器的设计思路,给出了角位移传感嚣的硬件设计,并详细论述了软件设计中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系统进行实验室静态测试和飞行过程动态测试,其测试结果与固定方位角或GPS数据拟合良好。误差分析表明:给出的角位移传感器设计合理,精度满足系统指标要求,可推广应用于其他领域的角位移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7.
某电传飞控系统角位移传感器设计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西涛 《测控技术》2013,32(12):9-12
随着飞机上机械传动系统越来越多地被电控系统所取代,旋转可变差动变压器式角位移传感器在飞机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针对某电传飞行控制系统飞控计算机无法采集旋转可变差动变压器式角位移传感器信号的现象,从旋转可变差动变压器式角位移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问题所在,并对旋转可变差动变压器式角位移传感器本身电气部分进行了设计优化,满足了某电传飞控系统对旋转可变差动变压器式角位移传感器电气信号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柴油机电子调速器系统的控制方案,采用差动变压器工作原理,对角位移传感器进行了结构及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并通过角位移传感器与角位移电磁执行器匹配,电子调速器系统的内环和外环3个模拟实验,得到了角位移传感器最佳工作性能参数,证实了电子调速系统稳态和动态响应性能指标完全满足柴油机正常调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虚拟仪器的传感器性能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传感器性能是否符合需求,在傅里叶级数算法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开发设计了传感器性能测试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测试系统能有效地对传感器性能进行检测,误差约为0.004,同时测试系统还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用于实验传感器以外的其他传感器测试。  相似文献   

10.
汽车爆震传感器测试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系统组成、测试原理、应用等方面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汽车爆震传感器测试系统,该系统具备性能可靠、测量精确、测试效率高等特点,可满足各种压电式爆震传感器生产线的终检需要。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上分析了影响角位移传感器线性度的关键因素:角位移传感器径向磁场磁感应强度.通过对影响角位移传感器径向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各个因素:初级线圈长度和半径、偏心圆盘偏心矩和半径、初级激励电压的分析.提出了各个因素优化来提高角位移传感器线性度的方法,得出了角位移传感器最佳线性度的性能参数.依据柴油机电子调速系统模拟实验装置平台,优化后的角位移传感器进行了电子调速器系统内、外环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电子调速系统的动态响应达0.25秒,线性度为0.4%.完全满足柴油机正常调速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地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在弹载测试系统中的应用,针对弹载测试的特殊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薄膜线圈式地磁传感器的弹载测试系统,该系统具有误差不随时间积累、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简述了弹载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硬件结构及薄膜线圈式地磁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经过实弹测试验证,该地磁式弹载测试系统能准确测量弹丸的加速度和转速的实际飞行参数。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套基于STM32单片机的姿态传感器无线采集测试系统,大大方便了姿态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首先设计了姿态传感器采集测试系统的整体框架;接着对测试系统的各部分硬件电路进行了说明,描述了ADXL204加速度和ADXRS150陀螺仪传感器的电路和计算公式,并说明了STM32单片机和PC上位机程序的结构和流程;最后利用本测试系统对ADXL204和ADXRS150传感器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通过对这两种传感器数据进行卡尔曼滤波,消除陀螺仪的漂移,同时减少了加速度传感器有害的噪声,从而得到精确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靳展  刘铮  林玉池 《传感技术学报》2012,25(12):1678-1683
光电传感器的特性参数检测需要对多种参数进行测试(如相对位置的位移、转角、光电传感器的电流、电压等),针对不同参数关系之间的测试要求,需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传统的测试方法需要根据被测参数手动连接电路实现模式的切换,且测试方法枯燥而冗长。通过设计基于PXI系统的自动测试系统,集成多种测试模式的测试软件,设置多种调整环节,实现光电对的各种相对位置下的多参数、多模式灵活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系统很好地满足光电传感器不同参数间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目前手工方式测试气敏传感器所带来的各种弊端,本文提出了一 种新式的气敏传感器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基于具有语音处理功能的 SPCE061A 单片机,能同时进行多路传感器测试,过程控制及用虚拟仪器完成数据处 理,并能用语音播报结果。实验证明本系统设计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空气流量传感器智能测试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空气流量传感器智能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其系统结构。系统采用了双闭环控制风道来保证供风系统的稳定。前置信号处理电路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和隔离,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滤波方法进行信号去噪.有效抑制了干扰。针对传感器信号受风量扰动较大的问题.采用小渡的模极大值分析提高了传感器信号的测试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谐振式水位传感器性能的测试系统,系统的最终目标是测得被测传感器的特性曲线,并以此来判断传感器的性能达标情况。系统以ADμC812作为主控制器;硬件电路主要包括水位高度压力值测量电路、谐振频率的测量电路及气室进气口开闭的控制电路。系统的核心在于采用了一种新型的频率测量方法及数值处理方法来到得传感器的特性曲线,本系统彻底消除了传统传感器检测仪的低精度、高误差的特点,大大提高了系统测量的可靠性和精准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目前手工方式测试气敏传感器所带来的各种弊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式的气敏传感器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基于具有语音处理功能的SPCE061A单片机,能同时进行多路传感器测试,过程控制及用虚拟仪器完成数据处理,并能用语音播报结果。实验证明本系统设计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对CSY10B型传感器的输出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处理,设计了传感器静态性能测试系统。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利用LabVIEW软件编程,构建虚拟仪器,实现了对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实时测量、显示、记录;同时对其输出电压数据进行数据拟合,确定了其最佳拟合曲线,实现了对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的自动分析与测定。所提出的传感器静态性能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气敏传感器测试是将传感器固定在一个已知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浓度的被测气体,借助简单的电路设计,监测传感器的电阻表征性能。该方法存在配气误差大、动态响应弱、测试效率低等问题,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测试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ab VIEW虚拟技术的动态电阻匹配方法。介绍了整个测试系统的模块组成、各个模块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进行气敏传感器测试,测试误差减小了0.1%,测试时间也缩短一半。气敏传感器测试系统不但降低了试验成本,还解决了许多高灵敏度气体传感器无法测试的问题,为衡量气敏传感器的性能优劣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参数,在气敏传感器测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