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明  万涛 《建筑创作》2000,(2):48-51
随着建筑艺术的发展,结构科学的进步,电子计算机在工程中的普遍应用,近年来网壳结构和张拉结构作为新起的两类空间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逐步增加,空间结构别于平面在于形体的三维状态及在受力状态下的三维传力功能。详细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物体,用仿生学的概念可以更好地了解空间网壳结构的发展。蜂窝的结构形式就是一种空间结构形式。相对于平面结构,网壳结构造型丰富,用钢量省。本文介绍了常见的空间网壳形式。  相似文献   

2.
空间结构是指结构的形态呈三维状态,在荷载作用下具有三维受力特性并呈空间工作的结构。空间结构与平面结构相比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国内外应用非常广泛,特别适用于大跨度的体育馆、飞机库、展厅等。但由于其构造复杂多样,造成施工安装无固定模式。通过洋山深水港南北闸桥主拱钢结构安装浅析空间钢结构安装工艺。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在桥梁结构设计中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实现三维仿真的过程,即:利用VRML语言对桥梁的三维结构进行仿真,通过使用浏览器即可实现良好的交互,方便观察桥梁的三维空间结构,使设计人员和建设方在设计阶段就能对桥梁的空间结构有更直观的认识,便于比较各种桥梁设计的空间方案,不用大型专业软件即可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桥梁三维结构,并远程可见,为桥梁设计决策提供了简洁、直观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据广东空间结构学会理事长王仕统教授介绍,空间结构(SS—Spatial Structures)主要是作为建筑屋盖的索结构、RC薄壳结构、(平板、曲板)网架结构和充气结构(膜结构)等四大类型的空间结构。近半个世纪以来,工业生产、体育、文化和展览事业的进步,推动了空间结构的蓬勃发展,从而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空间结构不仅传力简捷、技术先进,而且能满足建筑多样化、多功能的要求,因而常常在引人注目的大型公共建筑中采用,它集中地标志着一个国家建筑技术发展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5.
现代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现代空间结构与传统结构的关系。通过一些实例分析了实现建筑与结构统一的内涵,阐述了张拉结构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大跨度网壳结构新的施工方法。指出了现代空间结构是在传统结构上发展起来的,是传统与现代的彼此融合。  相似文献   

6.
新型空间结构与网格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浅析了空间网格结构在我国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及新型空间结构实际应用滞后的几个因素,最后提出了几个粗浅的建议,以加快我国空间结构科研成果的转化步伐,推动不同型空间结构在我国建筑市场中的推广应用,活跃我国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建筑系统,使它从理论的象牙塔走向实际的工程结构中,为我国建筑业的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空间结构--网壳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符立勇 《建筑》2002,(11):50-52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与提高,人们需要更大的覆盖空间来满足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且要求有最大的自由空间及最小内支撑相互干扰的结构,如大型集会场所、体育馆、飞机库、会展中心、游泳池、餐厅、候车厅、工业厂房等。而一般的平面结构,如梁、钢架、桁架、拱、组合结构等,由于结构形式的限制,从技术经济方面讲已很难跨越更大的空间,来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人们通过实践发现,具有三维空间形状并且有三维受力特性、呈空间工作状态的空间结构,正好能满足大跨度建筑结构的要求。这是因为空间  相似文献   

8.
以ANSYS软件为上部空间结构计算平台,建立包含土、隔震层、基础、空间结构在内的整体三维模型,并通过与框架结构和框架隔震结构的水平地震效应做对比,分析了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滚珠隔震支座隔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土-结构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滚珠隔震支座的隔震效果,因此在隔震结构设计中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前,空间结构主要采用薄壳、网架、网壳、悬索等结构形式。为了满足设计的基本需要,结构分析集中采用连续化理论的解析法和离散理论的线性有限元分析法。在随后的20多年里,面对空间结构应用的大好前景和发展需求,结构体系在创新中百花齐放,结构分析方法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值空间结构分会20年庆诞之际,从网壳稳定性分析、新型柔性结构分析、风致响应分析、地震响应分析、精细化模型分析、施工全过程仿真分析等方面梳理了空间结构分析技术发展的脉络,以期为空间结构分析技术的再续辉煌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大跨度空间结构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薄壳结构等五大空间结构及各类组合空间结构.形态各异的空间结构在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影剧院、大型商场、工厂车间等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大跨度建筑空间结构具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可通过数学几何形象进行复杂曲面空间的描述。本文主要对大跨度建筑空间结构、不同空间结构的结构类型体系以及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应用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银河金属波纹屋顶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风华  刘锡良 《建筑技术》1997,28(2):100-101
APPLICATIONOFTHEYINHECORRUGATEDMETALROOFCONSTRUCTIONZhaoFenghua;LiuXiliang目前空间结构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在众多的空间结构中,薄壳结构可使材料较均匀受力,充分发挥材料潜能。银河金属拱形波纹屋盖结构是一种新型的蛇形简状空间结构,它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建造速度快,综合经济效益好,本文简要介绍这种屋顶的制作安装技术。工工程概况北京市大旺食品有限公司食品生产车间,由22m跨单层框架(东车间)及28m跨二跨连续单层框架(西车间)组成,建筑面积7859mz。该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框架往及…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人们为开放与交流而兴建的建筑都有要求一个大的空间,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体育、会议展览和机场建筑,并采用了不少引人注目的空问结构。文中评述了当代体育建筑中采用空间结构某些典型工程,最后讨论了空间结构的发展水平和前景,并指出有必要扭转结构形式与结构防护在设计上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曲面网壳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预应力技术与空间网格结构的结合,是我国空间结构的最新成就。本通过三项预应力曲面网壳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讨论了它的构造与力学特点,并以技术经济分析指标说明了此类新型空间结构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专业小知识     
《工业建筑》2012,42(7):85
1.预应力空间钢结构:是国内外现代大型公用建筑物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屋盖承重结构型式。它是在三维结构中引入预应力而形成的新结构体系,其中,又分传统型和创新型两大类。前者如预应力平板网架、预应力网壳,后者如张弦穹顶、索穹顶等。由于这类结构具有空间结构的科学性,又有预应力钢结构的优越性,所以成为工程结构学科中的现代优秀承重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一帆河闸工程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闸室结构在各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在各类各工况下,闸室结构的拉应力均超出了规范规定的混凝土拉应力值上限,需要作配筋处理,结构压应力均小于混凝土允许压应力值,最后指出三维有限元分析能较直观、准确反映水闸工程的应力状况,是解决复杂空间结构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当今世界空间结构的发展状况及水平,介绍了几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如张拉整体体系、膜结构、叠展结构及杂交结构等。  相似文献   

18.
基于空间效益的城市三维网络模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冬青  唐斌 《建筑师》2004,(5):4-10
城市三维网络模型是针对当代城市所面临的空间需求与环境容量,局部空间与整体空间等矛盾,以高密度城市或城市高密度地段为对象的关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初步探索。城市空间的效益是其基本的着眼点。本文从层次和结构等方面阐述了城市三维网络模型的基本建构,并讨论了其演进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居住环境的需要,人们需要更大跨度的覆盖空间,如大型的集合场所,体育馆、飞机场、游泳池、候车大厅、仓库及各种大跨度的工业厂房等.跨度要求很大,达几十米,几百米甚至更大。而我们所熟知的钢架,桁架、拱、梁等。由于其在结构形式上的限制很难跨越大的空间。而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空间网格结构。什么是空间网格结构呢?因它不仅包括铰接体系,也包括刚接体系的结构。空间结构可定义为。组合小型结构单元,使力流能够均衡地三向传递;采用大致相同的格子或长尺度较小的单元组成一种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专业小常识     
《钢结构》2012,(3):63-63
<正>预应力空间钢结构:是国内外现代大型公用建筑物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屋盖承重结构型式。它是在三维结构中引入预应力而形成的新结构体系,其中,又分传统型和创新型两大类。前者如预应力平板网架、预应力网壳,后者如张弦穹顶、索穹顶等。由于这类结构具有空间结构的科学性,又有预应力钢结构的优越性,所以成为工程结构学科中的现代优秀承重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