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对国内外热水循环泵的选泵参数计算作了介绍、分析和比较。国内的计算方法中,确定循环泵流量的主要分歧是应否加入附加循环流量,而确定其扬程的焦点是应以何种流量通过计算哪些管段的水头损失为依据。经分析认为,循环泵流量应为循环流量与附加循环流量之和,而循环泵扬程应为循环流量与附加循环流量在系统不配水时的管路水头损失。  相似文献   

2.
消防给水管道的水头损失,即管道的沿程压力损失,在计算时,为了简便,一般都按水力计算表进行计算。但是,水力计算表中列举的流量是有档次的,计算表中不可能把工程中每一个流量一一列出。而且计算表中列出的流量有的档次之间相差很大,这样很难得到精确的计算数值。为了得到精确的计算数值。可按比阻计算管道的水头损失。按比阻计算水头损失的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3.
热水循环泵选择时运行工况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管网热损失,实际温降与循环流量的关系,以及系统各运行工况水力特征的分析,对全日供应热水系统循环水泵出水量与扬程的选择计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新出台的国家节能设计标准明确规定,应通过详细的水力计算来确定合理的供暖和空调冷热水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并确保水泵设计工作点在高效区。现有设计院还存在设计人员根据管段总长度、比摩阻和供暖系统中摩擦损失与局部损失的分配比例估算管网阻力损失的现象。新的节能审查要求在图纸审查中要提交管网水力平衡计算,另外详细的管网水力平衡计算也是水泵选择的必要条件之一。开发管网水力平衡软件,提高管网水力平衡计算准确性,减少设计人员繁琐的工作,成为这次软件开发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供热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的水力平衡是这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关键。如果由于设计或施工中的不当而产生水力失调,各个支路及末端的实际流量较多地偏离设计流量,则运行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冷热不均,严重者将影响使用。在很多地方,为了弥补水力失调,往往采取加大系统循环流量的措施,可能对最不利环路起一点有限的作用,但是加大水泵的循环流量及扬程,将使电能的消耗大大增加。为了使一个异程双管水系统达到水力平衡,设计计算的正确性是首要的。如果设计计算存在严重错误而造成水力失调,要想通过调节的手段来克  相似文献   

6.
真空排污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及设计程序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真空式排污管网的设计较复杂,各条管线的压力损失、设计流量及真空度等设计参数是不同的,基于其特点提出了真空排污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并通过计算程序设计了某真空排污管网工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管网的基本方程组和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的方法,并且在计算过程中加入旁路损失,最后得出了结论,指出在小型或者附件较多的给水管网计算中,必须考虑局部损失的影响,否则会引起流量或压力分配不均。  相似文献   

8.
在多层或高层民用建筑全日制机械循环热水供应系统设计中,循环泵流量和扬程的设计参数的选定恰当与否将关系到热水供应系统能否连续、安全、稳定地运行。对国内外热水循环泵的选取参数计算方法作了介绍和分析。并针对几种方法的不同之处着重分析了循环水泵流量和扬程的计算方法。循环泵流量是否加入附加循环流量是争论的焦点。我国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认为附加循环流量不通过循环泵,附加循环流量不计入循环泵流量。通过对配水工况、各环路闭合差、以及很小的循环流量较难采用阀门调节使各环路阻力损失达到平衡,绝对的同程循环亦难达到,以及近环短流等因素的分析认为,热水循环泵流量应为循环流量与附加循环流量之和,在循环水泵扬程的计算方法中,附加循环流量应贯穿整个计算环路。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管材给水管网的水流特点及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 ,确定了给水管网沿线流量折算节点流量的折算系数的取值 ,应用有限元法分析多管材供水管网的水力平衡计算数学模型 ,由各个管段的水力平衡单元矩阵方程集合为给水管网水力平衡的整体矩阵方程 ,通过引入节点水压边界条件并迭代求解管网水力平衡整体矩阵方程——对称正定线性方程组 ,得出各项水力要素。给出了计算程序框图 ,编写了通用电算程序 ,经实例计算表明 ,能够快捷准确地完成多管材给水管网的水力平衡计算 ,满足设计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10.
空调水系统阻力计算及水泵选型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哲生 《暖通空调》2006,36(9):45-47
指出目前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空调水系统时,仅根据经验值估算管道内径、计算管路阻力和选配系统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建议应认真进行水力计算,合理选择水泵扬程和流量。  相似文献   

11.
热网管道调峰运行水力计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热网管道调峰运行水力计算的探讨盛晓文(哈尔滨建筑大学,150001)李志宏(大连开发区热能实业开发总公司,116600)热网管道水力计算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并计算各管段的阻力损失。以使各管段内流量分配符合设计条件要求。确定管径的主要依据是管段...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供热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很容易出现楼内热用户之间、楼与楼之间的水力失调现象。采用加大循环水泵流量、在近端用户入口加平衡阀的方式来解决水力失调问题,会导致水泵电耗增加,过热损失偏大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喷射泵与变频泵复合混水供热系统,即在建筑入口安装喷射泵和变频泵提高楼内系统循环流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混水供热技术有助于解决楼内冷热不均的热力失调问题,减少了阀门的节流损失。该混水供热技术可满足质调节和量调节两种运行模式以满足供热负荷变化和供热系统运行调节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滗水器的排水水力学模型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滗水器,并对其排水过程的水力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考虑管道阻力损失的条件下计算滗水器排水流量和排水时间的理论公式,试验证明这些公式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排涝泵站轴流泵进、出水流道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杭州三堡排涝泵站的轴流泵装置,选取两种典型的进、出水流道设计方案(斜20°和斜30°方案),在设计流量工况下对整个轴流泵装置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比较内部流态和水力损失确定了最佳方案,并在非设计流量工况下对最佳方案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流量工况下,与斜20°方案相比,斜30°方案中水泵的内部流态更好且水力损失更小,为最佳方案;对于斜30°方案,在大于和小于设计流量的工况下,轴流泵的出水流道水力损失均大于设计流量工况下的,且偏小流量工况下的水力损失最大。  相似文献   

15.
在等温降的热水采暖系统的水力平衡计算中,各并联环路的压力损失应当相等,以保证备用热设备的热水流量都能符合设计要求。但是,实际可选用的管径规格是有限的,很难达到各并联环路的完全平衡。因此,在设计规范中往往对允许的水力平衡差  相似文献   

16.
塑料管材供水管网水力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塑料供水管网的水流特点及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 ,确定了塑料供水管网将沿线流量折算成节点流量的折算系数的取值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塑料管材供水管网的水力平衡计算数学模型 ,由各个管段的单元矩阵方程集合为供水管网的整体矩阵方程 ,通过引入节点水压边界条件并迭代求解管网整体矩阵方程—对称正定线性方程组 ,得出各项水力要素 .给出了计算程序框图 ,编写了通用电算程序 ,经实例计算表明 ,该方法能够快捷准确地完成塑料供水管网的水力平衡计算 ,满足设计计算要求 .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广泛使用的全日制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在理论上的不足之处,并根据流量——阻力特性、流量分配特点以及管段内流体的热平衡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实际算例表明,原方法有时会产生较大的计算偏差。  相似文献   

18.
在给水工程应用中经常要用到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一般情况下计算水头损失都是从水力摩阻系数入等基本参数出发,一步一步的代入计算。其实各个公式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有的参数在计算当中可以抵消。如果公式中只剩下流速、流量、管径这些基本参数,那么就会给计算者省去不少的麻烦。在此我们充分利用了各参数之间以及水头损失与水温的关系,将公式整理简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分布式水泵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和运行能耗,提出以零压差点作为该系统的水力标志,利用它与热源之间供、回水管段的总阻力损失分析管网中多个零压差点的分布,同时唯一确定了系统循环水泵的配置和压力分布。利用特定工况下的流量-压头图分析了各种循环水泵配置方案的输送功率,说明了零压差点与热媒输送功率的关系,并指出了系统达到需用功率的条件。通过工程实例的分析,定性讨论了若干典型的循环水泵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20.
剖析了中危险级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管网水力计算原理和程序 ,以最不利末端喷头水压为 49kPa和 98kPa作起点的 16个喷头开放为例 ,利用管网设计秒流量沿最不利全程管道产生的水头损失值和文中推算的控制点水头值 ,可快速确定加压水泵的流量和扬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