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碳储量及其变化的研究是近年来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课题。在人类活动干扰和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重要经济核心区之一正在发生快速的变化,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通过利用InVEST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2005、2010、2015、2018年碳储量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其时空演变及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大湾区在2005、2010、2015、2018年的碳储量分别为202.41×106、200.87×106、199.99×106、200.10×106 t,变化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2)大量的林地、耕地面积被建设用地所侵占,大湾区碳储量降低了1.14%,年损失率为0.09%;3)2015—2018年大湾区固碳量转负为正,说明近年来政府推行的生态保护政策初见成效。在低碳湾区发展目标下保护耕地和林地,大力推进增绿碳汇工程将会大大提高湾区的碳储存与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2.
戴菲  江佩宜  文晨 《风景园林》2023,30(11):96-104
[目的]城市生态空间兼具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与多元生态价值。评估生态系统服务、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有助于揭示不同服务的空间分布格局,为武汉生态空间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制定差异化碳汇能力提升策略,以助力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路径。[方法]以武汉市为例,选取与城市生态空间自然基底相关的碳储量、生境质量、水源涵养、水质净化、土壤保持5类模块,运用ArcGIS软件和InVEST模型分别进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空间制图,使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ping,SOM)聚类模型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并着重考虑碳汇与4类生态系统服务的组合关系。[结果]根据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分布区域与组合模式,识别出生态均衡簇、生态保育簇、游憩水源簇、水土保育簇、人居环境簇、生态脆弱簇6类,再根据碳汇发育程度划分为碳汇保育区、碳汇潜力区、碳汇稀缺区3类分区。[结论]基于碳汇能力提升重新审视生态系统服务簇,为分类、分区提升碳汇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优化城市生态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助于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221-22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以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评估为基础,是定量评估生态保护成效的有效途径.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是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考虑生态系统产品供给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的情况下,在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机会成本法、替代市场法、价格替代法、市场替代法等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方法,通过调节服务资产核算对四川省GEP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四川省水源涵养功能量为1 214.92亿立方米;土壤保持价值中,减少泥沙淤积的功能量为33.4亿吨,减少面源污染的功能量为0.55亿吨;洪水调蓄价值总量为312.9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13.98亿吨,释放氧气15.19亿吨;蒸散发量2 990.25亿立方米.四川省GEP价值为83 064.61亿元.其中水源涵养价值占12.75%,土壤保持价值占4.6%,洪水调蓄价值占1.67%,固碳释氧价值占23.75%,气候调节价值占57.23%.  相似文献   

4.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管理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和优化国 土空间格局的重要途径。城市中心城区生态空间稀缺、生态环 境压力大、居民需求多样,面临着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分异 大、生态管控复杂的问题。因此,量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给 和需求,识别生态供给与居民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异,是提升生 态系统服务供给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支撑城市用地空间进行 科学规划管控的关键。以桂林市中心城区为例,利用生态系统 服务供需比测度城市水源涵养、降温效益、雨洪调节、碳汇服 务、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游憩服务7项生态系统服务供 需水平,并基于聚类分析识别了5类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簇,耦合 供需匹配与失衡区、生态保护区,划定三级生态保护与管控区 和两类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区。依据分区的生态本底特点、分 区内各类服务供需水平等,提出分级分类的管控指引和优化策 略,以期为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鸟类热点生境判别对于掌握鸟类空间分布格局、 识别保护空缺及指引生境修复策略具有科学价值。采用最大 熵模型确定深圳湾2000与2020年的鸟类热点生境,分析鸟 类生境的变化及其与景观格局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 环境因子对不同生态类群的鸟类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除鸣禽 以外水源距离对其他类群鸟类的影响较大,其次为高程和 年降水量;2)2020年深圳湾的鸟类热点生境占总研究区的 3%(22km2),呈现从自然保护区向城市内陆逐渐减少的趋 势,存在2km2的保护空缺;3)20年间深圳湾鸟类的热点生 境减少了7%,热点生境下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深圳湾沿海滩 涂、香港山贝河与屯门河流域中,且猛禽与游禽的生境退化最 为严重;4)鸟类热点生境面积随斑块的数量、密度、形状与用 地类型等景观指数的增加而降低,景观破碎化和景观连通性降 低是导致鸟类生境退化的主要原因。研究为深圳湾鸟类多样性 保护及生境修复提供了参考,对粤港澳大湾区协同生态保护与 城市建设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0)
"千年商都"广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GDP保持长期高速增长,广州制造企业通过进出口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发挥了比较优势,并实现了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但在新形势下稳增长、高质量发展模式将成为重点,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规划为优化广州制造业出口结构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以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一号线为例,估算了绿道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调节气候、固碳释氧、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净化环境和减弱噪声6项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并对绿道一号线不同城市段的6项服务功能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省立绿道一号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经济价值约为17.8亿元/a,调节气候和固碳释氧2项价值在总经济价值中所占比例较大。在一号线途经的5个城市中,广州段的服务功能价值总量最大。现阶段各城市段绿道控制范围内的建筑密度与规划纲要中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8.
汤西子  邢忠 《风景园林》2021,28(2):90-95
环城绿带是位于城市边缘区的绿色开放空间,具有控制建设用地无序蔓延、保护自然环境资源、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等服务功能。城市边缘区半自然生境作为环城绿带的重要组分,具有服务潜能复合与管控问题复杂的特征,影响环城绿带功能发挥,针对半自然生境的保护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明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高效供给的物质基础及对环城绿带的空间要求,结合环城绿带建设及边缘区半自然生境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融合现状环境资源、顺应自然生态过程、保护与利用结合的规划策略,旨在实现环城绿带持续功能产出支持及边缘区半自然生境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9.
罗紫元  曾坚 《风景园林》2021,28(7):10-16
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建设使沿海地区面对自然灾害呈现出显著的脆弱性。以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的沿海脆弱性模块评价闽三角区域尺度的沿海脆弱性和人口风险,从中选取典型高风险的厦门市,从地理特征、气候胁迫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完善指标选取,基于模糊理论反映指标权重的模糊不确定性,细化厦门城市尺度的沿海脆弱性评价,分析模拟当前生境、无生境以及生境修复3种情景下的厦门市沿海脆弱性。结果表明:1)闽三角地区有44.6%的岸线沿海脆弱性较高,其中厦门市的沿海脆弱性和人口风险均较突出;2)自然生境对提升沿海岸线的防灾韧性具有重要作用,缺少自然生境将使厦门市风险高和较高的岸线增至34.7%;3)修复沿海生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岸线韧性,但难以满足高风险岸线的防灾需求,需以工程措施辅助提升岸线防护水平。研究关于提升海岸韧性的规划策略讨论,对沿海韧性防灾和生态修复等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背景下,保护地优化整合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自然保护地设立的保护目标多侧重于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较少关注生态系统服务。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保护目标有利于提升自然保护地的综合效益。以位于闽江流域下游的福州市为例,基于当量因子法与价值聚类工具进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空缺分析,并从分类体系、空间格局和管理体制3方面对市域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2018年福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值为542.7亿元,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结果为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2)福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布呈现中心低、四周高的格局;3)福州市自然保护地体系存在3处保护空缺。进而,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保护空缺区域提出差异性优化策略,为市域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快速评估与优化提供案例参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