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田哩 《包装工程》2010,31(4):68-70,78
指出酒店标志是酒店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阐述了酒店标志对酒店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将酒店形象研究理论与具体形象标志相结合,探讨企业文化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传统文化特征及相应的文字图形等元素在酒店视觉形象标志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在进行酒店标志设计时对元素进行选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游牧文化旅游发展的文化体验诉求,重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开发的环节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游牧地区旅游帐篷酒店装饰设计缺少民族文化特色、缺乏品牌形象塑造意识、装饰设计创新意识淡薄和环保理念和节约意识滞后等问题,探讨融入游牧文化的旅游帐篷酒店装饰设计策略,以期提高我国游牧地区旅游帐篷酒店在酒店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论述餐饮企业标志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餐饮企业标志的定义为基础,阐述了餐饮标志主题定位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根据餐饮企业的特点,通过实例分析了以企业文化、行业特征、传统文化、环境特征、特色产品为主题定位的餐饮企业标志设计,从而为餐饮企业标志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孔毅 《包装工程》2022,(S1):212-216+241
目的 以红色文化的内涵研究为出发点,分析红色文化的精神元素与视觉符合特征,归纳出将其文化特征融入公共设施设计的创新方法,从而通过设计展现革命精神核心价值观,研究红色文化设计的新范式。方法 分析红色文化在主题景区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原则,主要有代表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普适性原则3个方面,并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出发点去分析红色文化在主题景区公共设施设计中的表现策略与拓展方法,从而得到多元化拓展、融合性拓展、可持续性拓展下的功能与审美融合,造型与环境协调,材料与结构持续的3种表现方式。结论 通过文化色彩赋新的表现方法结合红色主题景区城市家具设施,研究适用的公共设施产品的便利性、直观性、信息传达性等,可以提升公共设施产品的文化品质和传承创新,推动主题景区以爱国教育、政治与经济、文化赋能为出发点的红色旅游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概念综述,针对天津市革命历史文博资源的现状梳理与特征提取,从设计学学科角度探索符合当地政策与文化愿景的主题设计路径。依托国家或省级文博管理机构提供的最新数据和政策文件,梳理天津市革命历史文博资源的类型与发展现状,明确研究内容与目的,根据史料与数据提取出天津市红色“文化名片”的三个典型特征,即成长型奋斗精神、地标性遗址精神和聚合型风貌精神,并挖掘出符合天津特征的革命传统教育素材、场地空间基础和文化传承体系框架。以“中华百年看天津”的宣传主题为路径目标,制定了主题出版的绘本设计、主题文创的产品设计、主题空间的虚拟设计三条设计路径,并用典型案例进行验证论述。对地方革命历史文博资源特征提取与主题设计路径的探索,拟对红色文化传承的设计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1.工业主题对于工业遗产而言,并不缺乏塑造文化艺术特征的元素,缺乏的是明确的文化创意目的,以及遵循这个目的而进行的元素的塑造。工业主题是工业遗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计和建设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以主题定位更新创意园区资本,更新园区环境创意设计,打造独有主题品牌园区和创意生态环境。园区工业主题驱动下的文化生产活动、创意设计体系可以将各个创意企业的对外服务的纯竞争关系转化为园区文化生产、活动的合作关系与对外服务创意设计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从设计的角度去探讨未来星级酒店发展趋向,以人性化的设计、生态价值观、寻求地域文化与国际审美情趣等设计理念为依托,力求展现"可持续发展"星级酒店的空间构架。  相似文献   

8.
诗经文化元素视觉化提取与衍生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将诗经文化元素运用到图形设计中,使设计方案从形态、色彩、主题等方面都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满足用户的文化需求。方法通过对诗经文化特征与艺术特征的分析,综合运用感知分析与形状文法等方法,提出了诗经文化元素视觉化提取与衍生设计的方法,实现了传统图形与现代流行风格的融合,最后以创作案例来予以验证。结论诗经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设计风格的融合,有助于提升设计对象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设计说明:本作品为2016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产品视角的"泉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项目编号:J16WH25)阶段性成果。"泉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分为泉水文化和名士文化两个核心主题,深挖文化内涵,对特征元素进行提取,分别从二维平面和三维产品的角度出发,展开多维度设计;此部分设计主要是围绕泉水展开的二维  相似文献   

10.
探析湖湘文化餐饮空间设计的主题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餐饮空间是人们进行餐饮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享受湖湘餐饮文化所带来的文化感受,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的场所,从而获得物质、环境、精神等综合的体验。在餐饮文化空间设计中。地域的差异性往往能带来文化的差异性,以文化的差异性为背景来表现餐饮空间的主题。能更有利于设计内涵的表达,同时也更利于餐饮文化空间装饰文化的体现。搜集与湖湘文化相关的资料,比较出它与其它文化的差异性,挖掘出湖湘文化的地域性特征,然后将其与装饰设计语言完美的结合起来,是湖南省的餐饮文化空间设计中主题表达和深化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促进儿童中国传统文化启蒙的玩具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将中国传统文化融于玩具设计对儿童传统文化启蒙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融传统文化于玩具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围绕儿童心理活动的现实性和求新性特点,按照"确立文化主题一确定特征文化要素一模仿与创新设计"的流程,得到体现传统文化的玩具设计方案,最后给出应用该设计法进行套桶玩具设计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创造性的提出生态文化酒店(Eco-culture hotel)这一全新概念,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生态文化酒店的设计元素,并指出下一步理论研究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3.
《制冷》2018,(4)
通过对广州万达文化旅游城酒店项目的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等设计内容进行设计研究,介绍和分析该项目的设计要点,为类似酒店建筑的空调通风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对类似设施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武汉国际文化产业博洽会标志设计溯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建启  李和森 《包装工程》2005,26(3):169-170,176
论述了武汉国际文化产业博洽会标志的设计过程.为体现本土文化,首先精述荆楚文化内容,并从中提炼出荆楚文化的代表性元素,对文化元素加以符号化,将其巧妙地运用到文洽会标志设计中,成功实现蕴涵荆楚文化特征兼具现代构成理念的标志设计,折射博洽会主题.借此设计案例,进行民族传统文化、荆楚文化与现代设计和谐融合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广西民族文化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壮族文化主题度假酒店深受游客青睐。本文对壮族传统元素进行深入梳理分析,并探讨其在度假酒店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为建设壮族特色的度假酒店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域文化主题的产品叙事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张宗登  鲁经文 《包装工程》2016,37(24):34-38
目的围绕地域文化主题开展文化创意类产品设计,并对设计过程进行评价分析。方法运用产品叙事设计的方法分析地域文化主题或情境,设计师把地域文化或故事主题以产品设计的形式展现出来,借助设计思想和理念来感染和说服使用者,从而引起设计师与使用者情感上的共鸣。结论以地域文化主题为叙事设计的中心点,从形态、色彩、材质和功能等几个方面,分析和评价了设计师如何围绕地域文化主题开展叙事设计,以期丰富产品叙事设计的理论结构。  相似文献   

17.
将城市菜市场作为城市空间设计转向的标本,运用主题叙事的方式阐释城市文化肌理与公共空间精神本质,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和叙述,体现了主题叙事设计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双塔市集空间改造设计为例,剖析改造过程中主题叙事转向策略,通过主题的设定和主题中设计元素转译,将文本转化为生活情境。解析双塔市集将苏州城市文化和市井文化元素运用到菜场的改造设计之中是可行的,为城市文化如何应用在像菜市场这样的城市空间设计中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中国的酒店业经历了不同寻常的一年,也是对中国酒店业的发展承前启后的一年。2008年各大酒店蓄势待发,国际、国内知名酒店纷纷落子国内各大城市。经济型酒店、主题酒店等新型酒店势如破竹,国家假期政策的改革以及酒店相关规范的陆续出台,都将酒店事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正>设计说明:"时光苗舍"是贵州区域性民族生态文化精品酒店,标志以汉字"苗"为基本形,采用苗族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吉祥纹案与汉字相结合进行设计,凸显酒店的民族文化内涵。在贵州少数民族工艺文化中,标志中的回字纹纹案寓意绵延长久、安宁吉祥,寓意企业发展长远绵连,顾客吉祥安康。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酒店行业对CRM系统功能模块的特殊需求,设计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K平均聚类算法和C4.5决策树分类算法相结合的酒店客户细分模型。通过总结细分后客户群的需求特征,便于酒店采取相应的客户服务措施,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和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