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交响曲(作品64) 第五交响曲的创作与第四交响曲相隔十年之久,在这个时期内,作曲家无论从艺术思想上和技术上来说,都更深刻、更成熟了。 E小调第五交响曲于1888年8月完成。作曲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这部交响曲持怀疑态度。最初他认为“并不比以前几部差”。1888年11月17日,作曲家指挥了第五交响曲在彼得堡的首演,受到“听众兴高采烈的欢迎”;而报刊评论颇为冷淡,对这  相似文献   

2.
在不久前DG推出的伯恩斯坦指挥大全集中收录了他指挥肖斯塔科维奇的第1、7等交响曲,而此次以DVD介质推出的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的肖氏第6、9交响曲,则是第一次发行,无论是对于热爱伯恩斯坦指挥艺术的爱乐者,还是对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感兴趣的朋友,都是一张极具价值的大制作。这两部交响曲的演出的拍摄,完成于1986年的维也纳金色大厅,特别是其中的《第6交响曲》,即便是在通常的音乐会曲目中也很少演出,能得见伯恩斯坦对这部肖氏“独白性”作品的大师级演绎十分难得;相比之下《第9交响曲》的结构和特性更适合伯恩斯坦的“戏路”,5个乐章的性格都诠释得极其鲜明,第一乐章的诙谐生动,第四乐章的情绪波澜,都刻画得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3.
虽然近年来《第7交响曲》(“1905年”)和《第11交响曲》(“列宁格勒”)更受欢迎,但《第5交响曲》还是毫无争议地列入肖塔科维奇最负人望的作品之列。和“第7”和“第11”相比,“第5”堪称有古典主义风范之作,和首尾的“第4”和“第6”相比,这部交响曲则可称得上肖斯塔科维奇风格嬗变的转折点,不管这种转变是出于无心还是有意,《第5交响曲》已经成为音乐会上最常演的曲目之一,而且迄今录音版本也多达数十个。  相似文献   

4.
我喜爱听马勒,这并不是赶时髦,在我的心目中,马勒的音乐总有着血一样的彤红色彩,格外诱人。记得十多年前,我所买的第一批CD当中,就有一款EMI出版的克伦贝勒指挥英国爱乐乐团演奏的马勒《第二交响曲》,这部被称之为“复活”的交响曲,单是乐曲开始时由大提琴与低音大提琴奏出的那几个强有力的音符,就足以震动每一个爱乐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勃拉姆斯一生只创作了四部交响曲,其《第一交响曲》实在可以说是姗姗来迟,这部作品在吕根岛完成时,距首乐章草稿的写就已过去了15个年头(1862-1876年)。“长久以来与贝多芬阴影的奋战算是打了胜仗”——传记作家P·霍尔姆斯对此说了这番耐人寻味的评语。  相似文献   

6.
罗西尼有一次在听了柏辽兹指挥的音乐会后这样说:“这个年青人不干音乐是很大的幸福,因为他要干音乐,他就会遭秧!”。但柏辽兹并没有象罗西尼那样去“干音乐”,而是按照自己的法则去探索,结果在贝多芬去世后3年,他就写出了被誉为“音乐小说”的《C大调交响曲——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也就是今日为音乐爱好者们熟知的《幻想交响曲》。 尽管柏辽兹为这部作品撰写过一份极为详尽的解说,但正好曲中那个固定乐思以不同面貌反复出现一样,大指挥家棒下的《幻想交响曲》也总是各有千秋,值得各位爱乐人好好品味  相似文献   

7.
法国著名作曲家伯辽兹(1803年~1869年)的《幻想交响曲》是众多古典音乐爱好者非常熟悉的作品之一,特别是第四章“赴断头台进行曲”几乎是老少皆知。该作品是作曲家个人爱情生涯的写照,同时也揭示出了当时一代青年不满现实,内心苦闷的复杂情感,这些都鲜明地反映在作曲家丰富的想象当中。 《幻想交响曲》的版本非常多,其中法国人明希指挥巴  相似文献   

8.
碟片简介:2005年是雷昂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逝世15周年,德国 DG 唱片公司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伯恩斯坦指挥马勒交响曲作品全集》以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伯恩斯坦指挥马勒交响曲作品全集》为9DVD 套装,包括了伯恩斯坦在不同时期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及以色列爱乐乐团三大乐团携手合作,共同演绎的马勒《第一交响曲》至《第十交响曲》及《大地之歌》共十一首经典曲目。除此之外还特别附加了《大地之歌》排练的珍贵  相似文献   

9.
贾达 《视听技术》2007,(2):108-108
马勒的《第八交响曲》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庞大作品,其编制规模称得上古典交响乐中的“巨无霸”。该作品因需要千人演奏演唱,因此也被称作“千人交响曲”。作品第一部分是根据9世纪时的一首赞美诗创作的,命题为“请造物主的圣灵降临”。第二部分则是一部连续演奏的交响诗,命题为“浮士德的结束场景”。  相似文献   

10.
舒伯特曾经说过:“我的音乐作品是从我对音乐的理解和对痛 苦的理解中产生的,而那些从痛苦中产生的作品,将为世界带来欢乐。”《未完成交响曲》的两个乐章,正好反映了悲叹痛苦和希冀光明的两个侧面。因而好些指挥便在揭示作品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上着力,但在演绎整体  相似文献   

11.
1951年,沃恩·威廉斯(Vaughan Williams,18721958)在给约翰·巴比罗利爵世的信中写道,“无论有多少不尽人意处,我都对它(《伦敦交响曲》)情有独钟。在我的所有六部交响曲作品中,它是最令我自豪的。”将近半个世纪之后我们再来全面检视一番,包括他其后又写的三部交响曲在内,最能体现这位作曲家创作成就的。确实非“伦敦”莫属。  相似文献   

12.
王禹 《高保真音响》2011,(2):100-101
关于门德尔松《第二交响曲“众神赞歌”》 一提起门德尔松的交响乐作品,大多乐迷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那两部画面感十足的作品:《第三交响曲”苏格兰”》和《第四交响曲“意大利“》。除此之外,那部美轮美奂的交响作品《仲夏夜之梦》的旋律相信也深深地印在每位门德尔松乐迷的脑海里。殊不知,  相似文献   

13.
马勒的《第四交响曲》作于1899—1900年,1901年11月25日在慕尼黑由马勒指挥首演。马勒自己对这首交响曲的解说为:“在前面3个乐章中,笼罩着一种较高境界的沉静肃穆气氛,这个境界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使人莫名其妙地不寒而栗,甚至毛骨悚然。在最后的乐章中,孩子告诉我们它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4.
1893年,就在布鲁克纳即将度过人生的第七十个秋天时,他的健康状况恶化了。其时,这位退休的维也纳音乐院管风琴教授及宫廷教堂的管风琴师正在艰难地谱写他的《第九交响曲》。他预感到这将是他最后一首交响曲,不仅是自己一生音乐生涯的总结,也象征着自己向生活的告别。他安详又有些忧伤地说道:“现在我把最后的作品献给众神之主,我亲爱的上帝,我希望他能保证我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它,并乐于接受我的礼物。”“我  相似文献   

15.
CD藏家快评     
片名:舒曼“二交”、“四交”片号:环球Decca 475 8352出版:2007年片长:69’10虽然舒曼长于小规模的钢琴.声乐作品的创作,但是他一生所作的四部交响曲却始终受到广大听众们的喜爱。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两部标题作品——《第一交响曲“春天”》以及《第三交响曲“莱茵”》。前者充满了浪漫而欢快的气息,而后者表现了莱茵河的生活情调,充满着情趣和优美的旋律。当然《第二交响曲》以及《第四交响曲》同样也是值得仔细聆听的,尤其是最后一部《第四》,普遍被认为是舒曼最为尽善尽美的交响曲作品。伯恩斯坦在上世纪80年代中  相似文献   

16.
贾达 《视听技术》2006,(9):105-105
同样由EMI古典“珍藏系列”(Treasures)推出、由巴伦博伊姆指挥欧洲室内乐团演录的这款莫扎特交响曲选集(EMI 0946 3 50922 2 6),可以看成是上一款(EMI 0946 3 50917 24)的续集。此款选集同上一款一样,所录几部作品也属于莫扎特较晚期交响曲。其中,第35号“哈夫勒”、第36号“林茨”和第41号“朱庇特”等有标题的交响曲,历来是演录最频繁、也是爱乐友最熟悉的交响曲。巴伦博伊姆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圣桑最通俗的交响乐作品——第三交响曲通常被人们称为“管风琴交响曲”,事实上,这一称呼在很大程度上起着误导作用。因为这既不是一首正宗的“管风琴”交响曲,也不能算是管风琴和交响乐队的交响协奏曲。要说真正的管风琴交响曲,有法国作曲家维多尔的10首、维埃纳的5首、马赛尔·杜普雷的两首为范例,在这些作品中,管风琴和交响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子商情》2010,(2):110-110
德奥古典音乐“三B”巨头之一的勃拉姆斯创作颇丰,然而在交响曲领域却是惜谱如金,只有四部交响曲留传于世,都是古典交响曲的不朽杰作。历时十载才亮剑的《第一交响曲》被誉为“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第二交响曲》是一部优美的田园诗曲,《第三交响曲》是一部英雄的颂歌,《第四交响曲》是一部卓越的交响戏剧,灵感来自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里卡多·夏伊指挥演奏的这套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录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19.
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德沃夏克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民族乐派的著名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其中的九部交响曲更是其中的经典.而《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被后世的音乐学家认为旋律最为优美,影响最大的一部。德沃夏克1841年出生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在自己的努力学习与名师指引下学会了作曲等音乐技能。在18岁从风琴学校毕业之后,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余年的音乐创作。  相似文献   

20.
贾达 《视听技术》2004,(4):66-67
贝多芬交响曲是古典浪漫时期音乐的巨作,从单声道、立体声、到本真演录,历来的大师级录音版本前赴后继,层出不穷,爱乐辈家中或多或少都收藏有几款这样的唱片。将贝多芬的9部交响曲改编成钢琴曲是一个艰巨浩大的工程,一代大师弗朗茨·李斯特改编的钢琴作品中,便有这个鸿篇巨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