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四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写于1877年,完成于1878年1月7日,同年2月22日由尼古拉·鲁宾斯坦指挥,在莫斯科“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会上首演。12月7日由纳普拉夫尼克指挥在彼得堡初演。作者自己对这部作品很满意,他说,“……在这部交响曲中,没有一个乐句不是经过我深切感受的,没有一个乐句不是心灵的真诚吐露的反响。”“我以前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从来不曾给我带来过这样的困难,但我也从来不曾以这样地爱去爱我的任何一部作品。” 1877年夏天作曲家经历了生活中的不幸事件,  相似文献   

2.
交响乐源自西方,著 名的交响乐作品向 来由欧美作曲家独 揽。然而,音乐是不分国界的,中国的音乐舞台上现在已不仅只演奏欧美和其它国家作曲家的作品,中国人自己创作的交响乐作品已不断得到推广普及。这款雨果公司1999年最新推出的陈永华交响曲辑——第五交响曲《三国志》、第六交响曲《九州同》(片号:HRP 7184-2)便是一个崭新的尝试。 第五交响曲《三国志》完成于1995年,是为双乐队所创作的交响曲。作品以《三国演义》的开首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引起的联想入手,  相似文献   

3.
去年11月6日,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1840—1883)逝世100周年纪念日,世界各地都举办了纪念音乐会,北京中央乐团也专门演出了“悲怆”等交响曲。虽然目前对作曲家的死因还有一些说法,但无庸置疑,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仍然最受广大音乐爱好者喜爱,他的作品被演奏得最多更被录制得最多。虽然时光流逝,100多年过去了,然而柴科夫斯基的音  相似文献   

4.
法国著名作曲家伯辽兹(1803年~1869年)的《幻想交响曲》是众多古典音乐爱好者非常熟悉的作品之一,特别是第四章“赴断头台进行曲”几乎是老少皆知。该作品是作曲家个人爱情生涯的写照,同时也揭示出了当时一代青年不满现实,内心苦闷的复杂情感,这些都鲜明地反映在作曲家丰富的想象当中。 《幻想交响曲》的版本非常多,其中法国人明希指挥巴  相似文献   

5.
圣桑最通俗的交响乐作品——第三交响曲通常被人们称为“管风琴交响曲”,事实上,这一称呼在很大程度上起着误导作用。因为这既不是一首正宗的“管风琴”交响曲,也不能算是管风琴和交响乐队的交响协奏曲。要说真正的管风琴交响曲,有法国作曲家维多尔的10首、维埃纳的5首、马赛尔·杜普雷的两首为范例,在这些作品中,管风琴和交响乐  相似文献   

6.
凡丁 《视听技术》2007,(5):104-104
布鲁克纳的降E大调第四交响曲创作于1874年。“四交”是这位大器晚成的作曲家10首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一首。该作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风景秀丽的一个小村中完成,以后又有多次修改。布鲁克纳后来将其冠名为“浪漫”,反映了作品的内容和气质。  相似文献   

7.
朱模 《视听技术》2002,(7):89-90
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是作曲家生命的最后10年中所创作的两部最宏大的交响曲之一(最后的“第9”属于“未完成”之作)。所谓“宏大”,包括内在和外在的范畴——不仅是作品的篇幅(长达80多分钟);所需的乐队编制——采用三管编制,还外加4支法国号、4支次中音大  相似文献   

8.
安东·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1824—1896),奥地利作曲家及管风琴家,作有十部交响曲和大批宗教乐曲,其中第四交响曲“浪漫”和第七交响曲最为著名。其交响曲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显著的管风琴音响效果,把对宗教的信仰体现到极宏伟的音乐形式之中。  相似文献   

9.
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德沃夏克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民族乐派的著名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其中的九部交响曲更是其中的经典.而《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被后世的音乐学家认为旋律最为优美,影响最大的一部。德沃夏克1841年出生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在自己的努力学习与名师指引下学会了作曲等音乐技能。在18岁从风琴学校毕业之后,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余年的音乐创作。  相似文献   

10.
CD藏家快评     
《视听技术》2007,(4):104-109
片名:海顿作品选片号:EMI 0946 3 67893 2 3 (6CD)出版:2006年片长:435’49在西方音乐史上,海顿是一名多产作曲家。被称为“交响曲之父”的海顿,一生中共完成的交响曲共达107部,堪称世界音乐历史之最!不过,海顿早期交响曲多为生活娱乐题材,形式接近室内乐。可能不少爱乐友认为,海顿的一些交响曲作品无论结构、曲调等,都有些雷同感。EMI的这款海顿交响曲套碟,收录了从第93号到104号海顿交响曲中稍晚期的作品。包括最有名的几部“伦敦交响曲”,它们标志着海顿交响曲创作  相似文献   

11.
马勒的前4部交响曲因主题和情绪与德国民歌《少年的魔角》密切相关而常被归类为“魔角交响曲”。严格意义上说,第一交响曲并不符合这一标准,因为其主题与作曲家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圣诞节期间,中国交响乐团(以下简称国交)在新任艺术总监汤沐海的指挥下,登上北京音乐厅,首演了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布鲁克纳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 “国交”此次排演“布九”,可以说是接受了一次严峻的挑战,一个年轻且状态并不稳定的乐团,  相似文献   

13.
CD藏家快评     
《视听技术》2009,(4):85-90
<正>片名:柴科夫斯基:"五交"片号:环球DG 477 8022出版:2008年片长:73′45″柴科夫斯基的《E小调第五交响曲》作于1888年。此时已是柴科夫斯基生命的最后5年。作品反映了在沙皇统治下,以柴科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知识分子当时既彷徨不安又想要与  相似文献   

14.
“……充满悲剧性张力的第五交响曲,呈现出宏伟的展望和哲学的探索。”——这是当年《真理报》对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评价。这首交响曲具有简单而宏伟的风格,和令人瞩目的快乐结局,因而立刻受到了热烈欢迎,也使身处重压之中的曲作者得到暂时的喘息。  相似文献   

15.
虽然近年来《第7交响曲》(“1905年”)和《第11交响曲》(“列宁格勒”)更受欢迎,但《第5交响曲》还是毫无争议地列入肖塔科维奇最负人望的作品之列。和“第7”和“第11”相比,“第5”堪称有古典主义风范之作,和首尾的“第4”和“第6”相比,这部交响曲则可称得上肖斯塔科维奇风格嬗变的转折点,不管这种转变是出于无心还是有意,《第5交响曲》已经成为音乐会上最常演的曲目之一,而且迄今录音版本也多达数十个。  相似文献   

16.
拉赫玛尼诺夫(Rachmaminov)是俄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也是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代表性作曲家之一。他因创作《第二钢琴协奏曲》和《第二交响曲》获得成功,成为世界闻名的作曲家。1917年俄国革命后,拉赫玛尼诺夫流亡瑞士,于1918年定居美国,从事创作与钢琴演奏活动,作品有《第四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与《第三交响曲》等:此间还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指挥。  相似文献   

17.
1951年,沃恩·威廉斯(Vaughan Williams,18721958)在给约翰·巴比罗利爵世的信中写道,“无论有多少不尽人意处,我都对它(《伦敦交响曲》)情有独钟。在我的所有六部交响曲作品中,它是最令我自豪的。”将近半个世纪之后我们再来全面检视一番,包括他其后又写的三部交响曲在内,最能体现这位作曲家创作成就的。确实非“伦敦”莫属。  相似文献   

18.
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五重奏》完成并首演于1940年,此时作曲家完成了较受好评的《第6交响曲》。1941年3月16日,这部作品获得了斯大林奖金,可见苏联当局已经暂时停止了对作曲家的批判。在西方这部作品也获得不少赞许,肖斯塔科维奇也在音乐会上经常弹奏它,直到1950年代,《钢琴五重奏》的5乐章  相似文献   

19.
一、他是俄罗斯最伟大最重要的作曲家 自第一位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国民乐派的创始者米哈伊尔·格林卡以他美妙的音符敲醒了俄罗斯这块被冰封的大地下沉睡的乐神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俄国涌现了大批卓越的作曲家。如“俄罗斯五人团”(也即“强力集团”)的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一科萨柯夫等强有力的人物。他们直接承继了格林卡的理想并将其扩展,从而最终确定了俄国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张“普利策作曲奖”早期获奖作品的唱片合集,前4届中除了第二届得主霍华德·汉森的《第四交响曲》外,其他3位“桂冠”作曲家的作品皆收录其中。除了CD容量的考虑,实在看不出这么选有什么特别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