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砷斑法测定砷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确立了测定牛黄解毒丸和牛黄解毒片中砷含量的方法.Zn与酸作用所产生的初生态氢与试品中微量的砷盐化合物反应,生成的砷化氢再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黄色或棕黄色的砷斑.在同一条件下,将供试品与标准砷溶液所显的砷斑颜色进行比较,以测得供试品中的砷含量.对同仁堂的药片和药丸、烟台中亚的药丸、石家庄乐仁堂的药片以及邯郸制药的药片进行了分析,生成的的砷斑浅于标准砷斑的颜色或与标准砷斑的颜色一致.检出限达到1 μg/mL以下,标准相对误差低于6%.  相似文献   

2.
真空蒸馏砷铁渣提取元素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所有炼锡厂在粗锡精炼过程中均产出砷铁渣,迄今为止,对砷铁渣的处理仍未有较合理的方法。本文研究了用真空蒸馏法从砷铁渣中回收元素砷的可能性及最佳技术条件,试验考查了蒸馏温度,时间,残压,加料量及试料粒度大小等因素对砷挥发率及砷挥发速率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1140℃~1240℃,时间30~60分钟,残压13.3~66.7Pa的条件下真空蒸馏柳州冶炼厂固体砷铁渣时,砷的挥发率为87~93.6%,蒸馏后残渣含砷1.13~2%,砷挥发速率为3.4×10~(-3)~6.37×10~(-3)g/cm~2·min。冷凝物经二次真空蒸馏产出的元素砷含砷为94.68%。  相似文献   

3.
4.
介绍毒砂和含金黄铁矿浮选分离的方法及其抑制剂和捕收剂研究,叙述了国内外含砷金矿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5.
采用方便、快速的砷斑法测定铬酐中微量砷元素 ,最低检出量为 0 .5× 1 0 - 6( m/m) ,适用于铬盐生产的中控分析和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6.
高砷烟尘中砷的浸出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为浸出剂,浸出铅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砷烟尘.通过pH、液固比、浸出时间和浸出温度等浸出条件变化对砷浸出率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及能谱分析仪(EDS)表征原料及浸出渣的结构和形貌,揭示烟尘中砷的浸出规律和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液固比和浸出温度对砷的浸出率影响最大,浸出过程符合Johnson-Mehl-Avrami (JMA)模型,浸出过程受扩散控制,其动力学方程为-ln(1-α)=9.4×106 exp[-503 80/(RT)]t0.310.6,浸出过程的频率因子A =9.4 ×106,表观活化能Ea=50.38 kJ/mol.  相似文献   

7.
以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对含砷废水进行选择性沉淀研究,考察了pH值、搅拌速度、温度等因素对砷、铁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工艺条件:温度25℃,pH=13.5,搅拌速度500 r/min.此工艺条件下铁的回收率达到99.9%以上,实现了砷、铁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8.
某高硫砷铁矿降砷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先浮选后磁选方案,确定流程方案进行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充气氧化条件下实现硫砷分离,药方简单,获得较好的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9.
溶出伏安法测定砷及总砷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了混合掩蔽剂(0.03MEDTA+0.15MH3BO3)为底液,实现对井水,河水和工业废水中As^3+的测定。并对总砷和As^3+的还原测定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了混合掩蔽剂(0.03MEDTA+0.15MH3BO3)为底液,实现对井水、河水和工业废水中As3+的测定.并对总砷和As5+的还原测定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含砷金矿的蜈蚣草除砷预处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砷金矿通常为难浸提金矿,因而除砷预处理成为加大金回收提取效率的关键一步。研究通过在砷金矿种植砷超积累植物蜈蚣草来提取去除砷,并且利用EDTA、亚硫酸氢钠、磷酸二氢铵、碳酸氢钠、柠檬酸和硝酸铵6种不同试剂各3个浓度梯度进行调控淋洗,以期找出对于砷提取有效的调控剂。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活化试剂中除磷酸二氢铵处理下植物去除砷的效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外,其余5种试剂对于蜈蚣草除砷均有一定的强化功能,其中EDTA和碳酸氢钠对于活化砷促进植物吸收有较大作用,而柠檬酸对于蜈蚣草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使含砷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消除含砷工业废水对环境的危害.方法采用萃取富集的方法,选用双二-乙基已基磷酸(D2EDTPA)作为萃取剂,并加入少量磷酸三丁脂(TBP)和磺化煤油,对含砷工业废水先经过磁场预处理,在酸性体系中采用多级萃取富集砷.结果在硫酸体系中革取。温度控制在30℃、H2SO4质量浓度为250g/L、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V(O)/V(W))为1:2时,萃取率可达99%以上.As^3+在硫酸体系中和在盐酸体系中的萃取效果相差无几.萃取富集砷后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的同时为后续电积回收单质砷提供了高浓度的含砷溶液.结论含砷工业废水经过磁场预处理,在相同的萃取条件下.可以提高As的萃取率。降低废水中Zn杂质的萃取率,废水中无论含砷多高,经过多级萃取,均可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高砷铜精矿浸出液中因含砷较高存在砷害问题,砷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针对某高砷硫化铜精矿除杂后的浸出液,探讨了以砷酸铜形式综合利用砷的热力学及工艺参数。绘制了Cu-As-H2O系电位-pH图,进行了砷酸铜制备工艺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对净化后的某高砷硫化铜精矿浸出液,以氨水为中和剂,当pH=5.0~8.0,温度80~90℃时,制得了CuAs2O4、C4H6As6Cu4O16、Cu5As2O10.5H2O、Cu5As4O15.9H2O、Cu2AsO4OH.3H2O及Cu2AsO4OH 6种不同结构的砷酸铜,沉砷后溶液中砷含量为9.11~35.82 mg/L。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从含砷铁溶液中将砷沉淀为臭葱石的过程.对常压和水热条件下的沉砷效果,以及水热条件下铁源、初始pH、Fe/As摩尔比、氧分压等因素对合成臭葱石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热条件下易生成具有晶体结构的臭葱石,而常压条件下仅获得非晶形的沉砷渣;适当降低含砷铁溶液的初始pH和Fe/As摩尔比有利于形成晶型良好的臭葱石,但不利于沉砷率和沉铁率的提高,氧分压对沉砷效果影响不显著.在初始pH为1,温度为160℃,Fe/As摩尔比为1.5,氧分压为0.4 MPa的优化技术条件下,沉砷率为96.82%,沉铁率为95.95%,得到的臭葱石渣中砷、铁含量分别为25.04%和30.21%.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广西某难选高砷硫化矿浮选除砷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组合药剂Y-As作为硫砷分离的抑制剂,能够获得硫品位为48.94%、含砷为0.44%、回收率为55.30%的高质量硫精矿;副产品砷精矿含砷14.17%,回收率为91.34%.  相似文献   

16.
基于砷是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有毒元素,砷污染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围绕低分子类铁盐、高分子类铁盐及其它铁类化合物三个方面综述了当前铁盐除砷技术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铁盐除砷技术具有除砷效果好、经济、操作简单等优点;(2)研制高效、价成本、低能耗的除砷铁盐药剂以及多种药剂的联合使用将成为今后铁盐除砷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黄磷脱砷工艺小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散吸附净化工艺技术脱除黄磷中的有害杂质砷,能使其含量达到30μg/g以下。同时,工艺过程中可获得较高的磷收率,且无其它有害杂质及金属元素引入其中,不产生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针对饮用水、食品等砷质量浓度制定了强制性标准,准确、快捷、有效地测定砷的质量浓度,成为近年来分析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分离、富集、进样方式与光度法测定相结合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痕量砷的分析技术进行了综述,认为目前的分析方法主要有荧光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和发射光谱法、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光谱法以及联用技术等,其中最重要的痕量光分析法为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  相似文献   

19.
砷是一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危害的有毒元素,水体砷污染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从植物、微生物及其它方面综述了当前生物除砷技术的研究进展。生物除砷技术具有除砷效果好,费用低,处理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因此将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含砷工业废水处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砷污染的现状,论述了沉淀法、吸附法、絮凝法等几种常用的工业废水除砷方法,给出了各工艺的技术参数,并对各种工艺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