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从我国轻工机械制造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产业技术进步既是过程又是结果,而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根源和动力则是制度创新。中国工程院《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咨询项目分课题“轻工专用设备制造业研究报告”的基本结论,同样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对产业的比较优势、民营化、企业集团、政府定位等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自主性的观点。这些观点与某些权威论著和主流意识也许不同,但有所创新,更可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甚至争议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2.
《上海轻工业》2001,(3):6-8
为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上海轻工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形成以科技为支撑的优势产品、战略产业和都市型导向工业新格局,顺利实现上海轻工“十五”计划的战略目标,特制定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轻工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上海轻工的科技创新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近年来,上海轻工的重点企业集团已建立了2家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9家上海市级技术开发中心;培育、壮大了一批重点新经济增长点项目;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促进了技术进步,2000年全系统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3.
胡楠 《中华纸业》2008,29(6):6-9
“中国造纸装备制造业创新战略研究导论”(以下简称“导论”)一文,是由胡楠先生为《轻工专用设备制造业研究报告》写的“前言”简化而成。该“前言”着眼于轻工各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篇幅较长,限于本刊专业范畴,只好忍痛割爱,有所删简。《轻工专用设备制造业研究报告》是中国工程院《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的一部分,旱在2006年6月就已经发布。本刊之所以当前重新发表“导论”一文,缘于三大因素。其一,不久前,即20(17年10月底,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宣贯会,我国首部《造纸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实施,其中第四章“技术与装备”着重论述了装备制造自主创新问题,这应当被视为中国造纸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进入新阶段的一个标志。其二,近年来,由于产学研多方面成功合作,尤其是一些先行企业的勇敢探索,中国造纸装备制造自主创新在实践上有了重大突破,取得了新的成果。其三,以上两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上恰恰印证了胡楠先生文章观点的正确性和前瞻性,彰显了胡楠先生缜密思考的睿智。胡楠先生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先后在我国大型知名企业和轻工机械行业高管层任职多年,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之多年来,他读书不倦、笔耕不断、学识渊博、著作颇丰,是一位勇于探索、敢于直言、知行一致的实战型专家学者。“导论”以轻工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问题为核心,从宏观层面到具体案例,加以综合分析。高屋建瓴,有的放矢,给人以深刻启迪,值得认真阅读。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分三部分,连续刊登“导论”一丈,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4.
《印染》2017,(22):57-57
2017年10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以下简称《指南》)。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自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以来,分别于2013年、2015年两次对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了修订,以引导和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发应用共性关键技术。为进一步落实《中国制造20251,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组织研究了对行业有重要影响和瓶颈制约、短期内亟待解决并能够取得突破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通过研判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  相似文献   

5.
胡楠 《中华纸业》2005,26(10):6-14
作者在多年来对制造业产业经济学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制浆造纸设备制造业的特点,对该产业主要技术经济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特别对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和政府的定位,提出了与某些权威论著和主流意识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轻工行业标准化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梳理,从轻工标准化推动科技创新、轻工标准化推动产业发展、轻工标准化推动绿色发展、轻工标准化推动对外开放等方面阐述了近期轻工业标准化主要工作,并对今后轻工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思考。相关研究内容希望为轻工行业标准化领域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3D打印技术的出现,全球制造业进入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革命期。英国的再造工业、美国的工业再造计划、德国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等,都是在谋求制造产业的再发展时代抢占世界制高点,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制造业产业链式协同发展,也就是通过设计服务带动实体产品销售的设计服务型制造业产业链。培育设计服务性制造业,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进行战略谋划;企业要转变观念,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养掌握设计方法、具有跨界集成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在中美经贸战不断升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发的背景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在"2020山东省轻工机械行业年会"上作主题报告时,结合我国轻工装备业的实际,系统阐述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问题、任务和前景,指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主攻方向。报告的主要内容选登如下,以飨纸业同仁。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我国纺织产业升级的研究多采用技术进步的方法,即通过技术的开发、引进和创新.人员素质的提高,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等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这些因素属于产业系统的内生性变量,毋庸置疑对纺织产业升级的作用非常关键,不能忽视。但是纺织业并非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在关注纺织产业系统内生性变量的同时,对外生性变量,比如市场需求、劳动力的相对成本、其他产业的发展和产业政策等因素的研究必不可少,否则措施的探讨将缺乏操作性和现实性。提出要基于系统的观点,从内生性变量和外生性变量两个方面采探讨我国纺织业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0.
《轻工机械》2007,25(5):108-108
从有关渠道获悉,针对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依据行业产业的技术需求,“十一五”期间,我国轻工制造业技术发展将集中在信息、自动化技术装备及产品,生物食品技术及产品,新材料技术及产品,节约资源、环境友好技术及产品和新能源技术及产品等五大领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广东省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秦必瑜 《印刷杂志》2001,(11):61-63
随着互联网(Internet)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作为Internet应用最广阔的电子商务正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重视与积极投入。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进行的交易方式,实际上也带来了一场革命,将改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印刷企业必须正视这些变化,迎接挑战,积极采用网络、计算机制版等新技术。一、应当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使得交易涉及的各方当事人借助电子方式联系,而无需依靠纸面文件完成单据的传输,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化。目前对…  相似文献   

13.
张瑞林 《丝绸》2000,(9):45-47
随着我国的“三金工程”与电脑和通信的发展 ,Internet正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 ,进入我们的生活 ,加入Internet网的用户以每月 1 0 %以上的速度在发展 ,虽然Internet网进入我国的时间才几年 ,但发展非常迅速 ,许多企事业单位、个人都申请加入Inter net网 ,特别是利用Internet网发送E mail更是被人们广泛应用 ,现在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网上营销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相关网站的建设 ,网上的商机是很多的 ,我们能否抓住这些机会为纺织事业服务 ,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  相似文献   

14.
有机食品业——方兴未艾的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有机食品技术规范的一切农副产品,并且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有机食品在原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等。总之,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更强调环境的安全性,突出人类、自然与社会的持续和协调发展。1972年由英国、瑞典、南非、美国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油脂工业与大豆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油脂工业基本情况,谈到了我国油料、油脂生产与消费快速增长状况,着重指出大豆作为油脂工业原料、食品工业原料,有着广阔的市场,大豆加工中的副产品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健康食品是现代食品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食品工业升级发展的最大助推力量,生产和研发健康食品一直是食品工业努力的方向。通过健康因子内寻外加的现代化生产方式、营养和健康的可持续原料的筛选与研发,促进新发展格局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助力社会主义节约型国家建设。总结了目前我国健康食品与食品工业发展的基本概况,分析了健康食品产业现状与食品工业转型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提出了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是风味与健康双导向,食品产业需要具有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双视野。重点提出,食品工业发展要遵循“健康原料挖掘-理论技术创新-智慧科学监管”的原则,树立大食物观,建立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以期为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纤检》2012,(14):80-81
“十一五”以来,广西积极承接国家“东桑西移”产业转移,桑蚕茧丝绸产业快速发展,从2005年起连续7年桑蚕茧产量居全国第一。广西已成为我国桑蚕干茧、丝、绸等产品生产、加工、出口的重要基地。面对广西特色纤维产业发展新形势,我所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检测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结合与皮革行业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金楼 《中国皮革》2006,35(11):49-52
分析了我国皮革(制品)行业的现状和遇到的挑战,提出了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途径,以及积极应对行业国际竞争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