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楔子>>从本篇采访的副标题就可以看出,过去的一年是彭寿收获的一年。2月12日,身兼多职的彭寿又得到两个新的头衔——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理事长和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党委书记、院长。虎年开新局,创新开门红。新春刚过,宾客们从天南海北齐聚安徽蚌埠,参加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和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的成立仪式。尽管这种场面彭寿已经历过无数次,尽管前夜他已亲自到场安排事宜,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永恒的主题,环保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安全、节能、环保型的建筑也越来越引人注目。人们对建筑物门窗的主要材料、家庭装修的主要材料——玻璃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所谓环保玻璃就是能够清除粉尘污染,减少噪音污染、光污染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玻璃。本文将就建筑环保玻璃的市场前景做初步探讨。 一、建筑环保玻璃的种类  1、隔音玻璃  建筑隔音玻璃主要有:真空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等。其中中空玻璃可以降低噪音30~40分贝。夹层玻璃可以降低噪声在15~30分贝,真空玻璃最高可达40~50分…  相似文献   

3.
韩洁 《中国建材》2003,(1):13-14
12月12日,第六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全国技术能手的颁奖大会在京西宾馆举行,中国耀华玻璃集团的玻璃熔化工技师曹宝成作为建材行业唯一一名全国技术能手在大会上获表彰,并与其他技术能手一同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等领导的亲切接见。13日,记者在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人事部徐近苏部长的引见下,见到了这位技术能手。尽管身上穿着笔挺的西服,脖子上扎着鲜艳的领带,但依旧掩饰不住他朴实无华的气质。1981年,22岁的曹宝成从部队转业,来到了中国玻璃的摇篮——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公司,开始从事玻璃熔化工作。曹宝成…  相似文献   

4.
玻璃的魅力     
在过去的20年里,没有哪种建筑材料能像玻璃一样经历一种如此革命性的繁荣。尽管玻璃脆弱易碎,但作为一种高性能产品,它却可在必要时担当荷载的重任.而且常被用于设计新颖、尺度修长的建筑结构。与此同时,玻璃制造的过程中所添加的精细而又不可见的涂层,还使玻璃在保温和遮阳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玻璃生产大国,有近200条生产线,年产量占世界的1/2。但玻璃生产资源、能源消耗较多,玻璃熔窑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排出的余热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尽管玻璃行业整体排放量低于其他主要建材生产.但如果能从根本上改变玻璃生产耗费大量电力的现状,将极大推动玻璃行业节能减排的步伐。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解决此症结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玻璃熔窑排放的余热发电,从而建立起循环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6.
加快玻璃深加工的发展步伐作者近照一、深加工玻璃生产现状80年代以前,国内深加工玻璃产量低、品种少。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建筑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深加工玻璃的需求越来越多,使玻璃深加工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玻璃深加工的产量从1989年的5%上升到现在...  相似文献   

7.
动态链接     
国际新闻盖里为巴黎富豪设计路易·威登创新基金会博物馆弗兰克·盖里为富豪Bernard Arnault在巴黎设计一座新的博物馆,将超越他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耗资7000万英镑的玻璃博物馆名为“路易斯威登创新基金会”博物馆(Louis Vuitton Foundation for Creation),坐落于Bois deBoulogne的动物园花园(Jardin dAcclimatation)。盖里形容他的新作品“是一堆云团般的玻璃——魔幻的、瞬间即逝的和透明的”,“我希望创造出来的是你无论何时靠近,都能看到不同时间和光影下不同的特质。我想传达出‘透明’一词所具有的含义”。尽管这座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玻璃结构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玻璃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玻璃结构在德国这一玻璃建筑水平较高的国家中的发展和应用,并着重探讨了在材料选取,设计方法和质量控制上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我国平板玻璃工业发展很快,自从1971年第一条“洛阳浮法”生产线诞生以来,至今已建成生产线6O余条。1998年平板玻璃总产量已达到1.7亿重量箱,连续9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遗憾的是熔窑寿命、能耗和玻璃质量等重要技术指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耐火材料生产和使用的无序状态,不能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拟对我国玻璃工业用耐火材料的生产和使用现状作一粗浅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发展框架的构想,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玻璃熔窑窑龄和玻璃质量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玻璃是室内和室外的屏障,但它的厚度绝不能与墙壁相比,夏季室外高温炽烈的阳光很快就会穿透它侵袭到室内来,冬季凛冽的寒风也会穿透它降低室内的温度,尤其是现在的很多住宅玻璃窗面积越来越大,所以为了挡住夏季热流,冬季寒风,从玻璃上下功夫是个好办法,中空玻璃和镀膜玻璃正适应这一需要。  相似文献   

11.
《山东建材》2013,(1):20-21
虽然目前LOW-E玻璃在民用建筑中使用较少,但已有所尝试。淄博的住宅小区紫园就是当地第一个使用LOW-E玻璃的楼盘,紫园的开发商淄博东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曲东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本人是学建筑设计出身,深知LOW-E玻璃的好处,所以尽管会带来每平方米几十元的新增成本,但他仍拍板决定,整个小区的住宅以及配套设施,总共十多万平方,全部采用金晶的LOW-E玻璃,事实证明,这笔钱没有白花,2012年夏天,需要开空调降温的天数明显少了许多,住户们都交口称赞。而紫园项目也成  相似文献   

12.
智能玻璃     
玻璃在现代建筑中使用越来越多,一幢幢透明闪光的高楼构成了现代都市的独特风景线,然而大量玻璃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夏天时玻璃会让大量阳光进入建筑,导致温度升高.浪费空凋系统的能量。现在,伦敦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智能”玻璃,能通过空气的温度改变让玻璃改变自己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防火玻璃隔墙的研究天津消防科研所王志远,王国辉,田兰允,杨兆麟,吴颖捷深圳蛇口龙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吴海润,瞿树泉天津市津宝福利防火设备厂李存,马长宽一、概述:近年来,随着防火玻璃的普遍应用,防火玻璃构件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种建筑中,玻璃隔墙就经常被建...  相似文献   

14.
一、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公共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玻璃材料在建筑物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玻璃材料的安全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促进玻璃深加工产业调整,以适当的立法方式要来在建筑物的必要场合强制使用安全玻璃,其时机已经成熟。 二、建筑上大量使用普通玻璃 对人体危害极大 普通玻璃由于其固有的物理性能,容易破碎,一旦破碎后,具有锋利的刀刃状边缘,极易造成人体伤害。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硫系玻璃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系玻璃作为一种非氧化物玻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其制备方法、光学和热学性能及其研究应用进展进行了较为详实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上采用的玻璃越来越多,采用玻璃的形状越来越复杂,面积也越来越大,而由于玻璃易碎而带来的建筑安全问题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今,建筑物不仅要功能齐全,美观宜人,同时还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防护性。建筑用夹层玻璃的出现可以解决建筑设计、应用中的许多问题,建筑用夹层玻璃以其耐久性,美观性和多功能性可为保护生命和财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一般建筑物围护结构中,尽管窗墙面积比仅30%~50%,但在整个建筑能耗中,经外窗的传导、辐射和冷风渗透的热损失,约占整个建筑物采暖能耗的一半。玻璃幕墙的热损失主要是通过玻璃的传导和辐射。所以.采用节能型玻璃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白度器皿玻璃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厂无色器皿玻璃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钠钙玻璃,另一种是铅晶质玻璃。所谓高白度的器皿玻璃必须是在正常光线下目视感觉看不出玻璃有颜色,玻璃透明度好、亮度高,铅晶质玻璃还需要有一定指标的氧化铅含量和较高的折射率。要想达到用户要求的高白度器皿玻璃,必须严格控制玻璃中铁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玻璃微珠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玻璃微珠是一种新型的硅酸盐材料,一般直径为0.8毫米以下称为微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对产品性能的要求越来越挑剔玻璃微珠的直径也越来越小,从过运河的几毫米发展到几微米,品种也越来越多,有实心玻璃微珠、空心玻璃微珠、有色微珠、无色微珠、彩色微珠,还有高、中、低  相似文献   

20.
《建筑技术》2008,39(10)
玻璃幕墙是现代建筑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最近二十多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尽管此前幕墙玻璃曾一度受到光反射污染、结构胶脱落等非议,但随着低反射玻璃的推广、硅胶材料的改进、结构形式的变化等,光污染和安全性问题被逐渐克服。玻璃幕墙以其高雅美观、经久耐用、装配高效等诸多优点,成为目前建筑围护的一种重要形式,特别是在一些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上,玻璃幕墙以其他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