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党和政府惠农富农强农政策的实施使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林业的发展仍然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要求下,农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将被赋予新的内涵和要求,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我国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模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日本实施低碳经济战略,不仅缓解了日本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发展。日本实施该战略有科学技术、政策法规、文化积淀以及广泛的民间基础。从不同角度考察日本低碳经济战略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经济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现代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在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科技进步。低碳经济成为今年"两会"热点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需增长的发展轨道。低碳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生活环境也受到了巨大的破坏,绿色经济以其自身独有的优势,成为了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绿色经济能够实现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而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不仅具有成本低的优点,而且也能够良好的改善环境。基于此,文章对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然后说明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绿色经济视域下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促进低碳经济的更好发展,进而实现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正逐渐得到全球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以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为例,引入低碳经济试验园区理念,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探寻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结合、权衡各类政策目标的低碳经济试验园区发展道路,为我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一大难题,近些年来我国也大面积出现雾霾和河流污染等问题。早期西方的"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的理念在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为了避免历史的悲剧再次发生,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同等重要的。延边州虽属于欠发达地区但近些年来发展速度迅速,所以我们通过发现延边州的产业结构和生态状况等问题,来分析延边州目前的状况,即在环境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有哪些不足。并且要分析延边州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是否存在转型优势。通过分析给出延边州今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是采取一些有效的途径将碳排放量降至最低,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危害。我国作为工业生产经济大国,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目前我国正在不断致力于开发适合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低碳化经济发展道路,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贡献一份力量。文章重点阐述了我国在低碳发展道路上存在的不利因素及潜在发展优势,并致力于寻求低碳经济转型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8.
单单 《江苏丝绸》2010,39(2):20-24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前世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资金瓶颈,必须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低碳经济企业自身、社会方方面面共同面对,采取有效措施,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在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种经济发展模式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注重对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是对环境的影响较少,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有利于人类自身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本文将对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予以简单的介绍,从实际出发,试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些的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田程  冯俊华 《西部皮革》2011,33(10):26-28
通过对我国皮革行业现有发展模式及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分析,提出我国皮革行业要顺应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由传统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并构建了皮革行业低碳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造纸》2016,(1):24-26
正从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关注规模与数量,到追求经济发展质量、关注生态与环境,我国经济在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后,终于回归"理性",开始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减缓了经济增速,物流业的发展也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而放慢了步伐。在物流运输、仓储企业受到影响的同时,物流园区建设也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务院调整和振兴物流业规划政策的出台,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支持和推动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政策措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协调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发展经济间的均衡性,以低碳经济环境形势为前提,详细分析了皮革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与模式,具体即基于国际新贸易形态集成发展模式,以先进技术设备改进生产模式,创建国际化知名品牌效应;基于国家政策适度调整皮革产业结构,紧抓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延展低碳发展模式于整个产业链;基于低碳经济理念创新优化发展模式,提升皮革企业低碳领导力,提高皮革产品整体碳效率,实施皮革产品低碳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全球温度平均值上升以及资源紧缺等情况,导致低碳经济探索是现在社会探索的关键科目。低碳经济就是使用能源少、污染少、排放少为根本点的经济发展形式,全力开展低碳经济是国内未来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文章从国内低碳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讨论,解析了低碳经济对地区发展经济的作用、地区不同以及低碳经济形式的不同,从而研究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4.
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世界的农业经济已经逐渐开始由高碳向低碳转变。尤其是随着全球变暖的出现,人们对低碳农业的关注度和推崇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开始向生态、低碳、友好的模式转变。文章将重点围绕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造纸信息》2010,(3):11-11
<正>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的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16.
随资源禀赋及环境气候的变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环境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国,如何兼顾二者,实现低碳经济及经济发展的有效融合尤为重要。皮革企业作为污染严重的企业,更应该承担起低碳经济下的环境责任。基于此,本文分别从低碳经济与环境责任的内在联系及皮革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可行性出发,从现实的角度提出推动皮革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措施,以期能够促进皮革企业的节能减排及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获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经济成果,不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突出,多产业面临着来自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为了兼顾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我国目前正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道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低碳环保理念的推广与深化无疑为我国各产业指明了未来发展道路,要求各行业、各企业应当基于低碳环保进行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18.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因为这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和伟大契机,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同时也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更多更好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在企业的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工作是置身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所以会计政策的制定应该是符合社会发展环境的,与国家的政策及经济环境的变化都有很大的关系。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的企业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都做出了不同的策略调整,所以会计工作也要适时的变化。只有制定正确的会计政策,才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王燕 《中国皮革》2023,(2):73-77
低碳经济发展环境是国际节能减排共识和我国环保压力的共同要求。皮革产业是我国传统轻工产业之一。近年来,皮革产业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面临瓶颈,亟须实现转型升级。本文以低碳经济背景为出发点,阐述了皮革产业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国家“十四五”战略、世界环保趋势,是皮革企业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的共同要求,皮革产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面临着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深受绿色贸易壁垒困扰的困境,并从国家财税政策、相关部门立法监督职能、皮革产业联盟和协会引导作用,以及皮革企业自身绿色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