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成  潘进  孙力 《河北冶金》2021,(5):27-30
压水堆核电站压力容器出厂前在SA508低合金钢管口处堆焊309L不锈钢,以降低核电站现场建设时的焊接难度,提高核电站总体安全性.SA508-309L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处剧烈变化的成分与力学性能梯度、复杂的相结构和焊接残余应变,是核电站发生材料失效的薄弱环节.深入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和焊接残余应变分布规律.结果显示:309L不...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合金耐磨钢的性能要求,以日本住友金属生产的"Sumihard-K400"低合金耐磨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与组织性能的关系,得到硬度、冲击韧性的良好配合,以满足高强度耐磨钢的使用要求。研究结果表明:经淬火加低温回火后的板条马氏体组织与K400原始组织相近。当淬火温度从900℃上升到1 000℃时...  相似文献   

3.
4.
刘耀东  王淮  赵惠娟 《铁合金》2004,35(6):29-31
针对目前磨球存在的问题,从化学成分、显微组织、成型技术、加工处理工艺进行新的设计,并通过金相,硬度测试,疲劳实验对磨球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此磨球具有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而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埋弧自动焊法对30 mm细晶Q345C低合金高强钢进行焊接,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并检验接头拉伸、弯曲及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细晶Q345母材由晶粒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焊接接头焊缝金属与母材强度相似。焊缝外观平整、组织均匀,焊缝和热影响区均具有良好的冲击韧性,焊接接头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钢结构而言,诸如海洋平台、船舶、桥梁、建筑和油气管线等,焊接后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其服役寿命和安全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针对焊接相关问题的研究中,焊接热影响区的韧性提升一直是重点和难点.焊接热影响区会经历高达1400℃的高温,从而形成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如果焊接参数控制不当,不能通过后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细化组织,就会造成韧性的降低.而多道次焊接的情况更为复杂,前一道次形成的粗晶区还会在后续焊接过程中经历二次热循环,从而形成链状M-A,造成韧性的急剧下降.本文旨在对一些现有焊接热影响区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探讨母材的成分、第二相及焊接工艺等因素对热影响区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低温环境服役的大型钢结构的焊接性能改善提供一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对高强度船用钢的焊接试验情况,分析了试验用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冲击性能、硬度以及显微组织。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用钢板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能,完全满足各船级社对船板的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Fe-2Ni为基体,向其中分别加入0.5%、1%和3%的Cr时,合金烧结态和热处理态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Cr含量的增加,合金密度降低,孔隙增多且变大;烧结态强度和硬度增加,伸长率和冲击吸收功下降。Fe-2Ni-3Cr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最高分别为975MPa和73.3HRB;Fe-2Ni合金的伸长率和冲击吸收功最高分别为12%和7.6J;热处理态合金强度相差不大,Fe-2Ni-0.5Cr的强度最高达到1240MPa;伸长率和冲击功下降;硬度增加。烧结态合金的微观组织为珠光体+很少量的铁素体,Fe-2Ni-3Cr合金中出现Ni的富集区;热处理态合金的微观组织加入Cr后变为回火马氏体,且在Fe-2Ni-3Cr合金中出现网状的二次渗碳体。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多次焊接热循环对GH202合金焊接热影响区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焊接热循环次数对GH202合金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及显微组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包钢通过成分优化和轧制工艺的优化研制了工程机械用高强度钢Q550D。通过热影响区最高硬度、插销试验、斜Y坡口焊接裂纹试验对Q550D高强度钢的焊接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Q550D钢板热影响区最高硬度(HV10)为297。插销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拘束条件下,采用HS-70焊丝焊接20 mm厚Q550D钢板,不预热没有裂纹的产生。同时斜Y坡口焊接裂纹试验表明对于20 mm厚Q550D钢板,在不预热条件下焊接,两组试样表面裂纹率和断面裂纹率均为零。  相似文献   

11.
基于12CrlMoV钢材料参数的确定,进行了高温模拟试验及试样的硬度测定,并与12CrlMoV钢实际运行试样的显微硬度作了对比。提出热强参数(P参数)可作为评价热过程温度和时间综合影响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12Cr1MoV钢管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CrlMoV钢在高温、高压及腐蚀性介质条件下工作所必须进行的焊后热处理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焊接接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3.
12Cr1MoV钢高温时效中组织结构变化的原子扩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了成分(%)为:0.095C-1.00Cr-0.31Mo-0.22V的12Cr1MoV珠光体耐热钢在650~750℃ 1.42~873h时效时钢中合金元素的扩散、位错亚结构以及碳化物大小、数量和分布。并运用原子扩散无规行走理论计算了在对应不同Larson-Miller指数P值的不同温度和时间下时效时钢中合金元素的扩散距离。结果表明,扩散分析的结果与试验材料成分和各种结构单元特征尺寸范围内组织结构的变化相一致;而且12Cr1MoV钢在500℃以上时效时,铬、钼原子的扩散与迁移距离显著,为10~38μm,远大于迁移距离约为0.5μm的钒原子。这从动力学角度说明钒是通过弥散强化提高12Cr1MoV钢热强性的主要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冷艳  黄维刚 《四川冶金》2010,32(1):8-1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淬火和回火工艺热处理对Cr12MoV钢组织、硬度和磨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在1050~1100℃范围内淬火、520℃回火时,得隐针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组织,材料硬度与耐磨性均较好;当在1100℃淬火,各温度二次回火硬度均较一次回火高,当在550℃回火时,试验钢实现二次硬化,且残余奥氏体大量转变,硬度和耐磨性达最大值,材料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5.
A multilayered plate,containing two different steel,1Cr17 and 9Cr18MoV are fabricated.The microstructures of both materials and the transition zone of interfaces are investigated by SEM and EDS.Three point bending tests are employed to determine its mechanical property.The multilayered composite shows a different mechanical property:a much lager bending defection than that of 9Cr18MoV material and a much higher strength than that of 1Cr17 material.  相似文献   

16.
回火参数对40Cr3MoV钢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回火温度和时间对40Cr3Mo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同回火时间相比,回火温度对力学性能的作用要显得多。在500℃以下回火时,力学性能随回火温度的提高变化缓慢,当回火温度高于580℃时,随回火温度的提高,强度急剧下降,韧性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7.
周凤云 《特殊钢》2001,22(2):13-16
由自行车飞轮冲齿模的失效分析结果表明,Cr12MoV钢中所存在的严重碳化物不均匀性诱发了裂纹的产生,导致了模具多在低周疲劳状态下发生断裂失效;而65Cr4W3Mo2VNb钢中的碳化物呈弥散分布,模具主要呈磨损失效,所以,使用寿命较高。  相似文献   

18.
莱钢特钢事业部新区采用铁水+废钢→100t电炉→双工位LF→双工位VD→圆坯连铸(650mm)→步进式加热炉→950轧机轧制的流程生产高压锅炉管钢12Cr1MoV,通过优化冶炼工艺、调整精炼渣系、强化保护浇铸等措施,克服了12Cr1MoV钢在实际生产中的困难,使12Cr1MoV钢的化学成分、低倍以及非金属夹杂物评级等各项指标均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CDC处理对Cr12MoV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12MoV钢在950℃及碳的质量分数为1.0%碳势条件下做CDC处理,材料表层细小碳化物的数量明显增加,细小碳化物颗粒的平均尺寸为400nm;材料显微硬度提高了Hm400左右,硬化层厚度为100μm。与常规处理的Cr12MoV钢相比,洛氏硬度提高HRC3,材料的耐磨性是常规处理的两倍以上。经实际生产考核,使用寿命是常规处理的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1040℃1h油冷、炉冷(5℃/min)、1℃/min、0.5℃/min冷却后耐热钢1Cr12Ni3Mo2VN的组织和该钢1040℃1h不同冷却速度淬火+565℃2h空冷后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钢4种冷却速度淬火均可得到马氏体组织,但油冷+回火的A_(KV2)值为156.5 J,而5~0.5℃/min冷却+回火时为40.5~16.5 J。残余奥氏体发生热失稳分解是导致试验钢淬火缓冷后冲击韧性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淬火缓冷过程中720~820℃这一温度段,由于原奥氏体晶界上碳化物的大量析出,使残余奥氏体中合金元素和碳含量的显著减少,造成淬火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