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规划选址中,水源供水保证率、产水量、水源的类型、分布特征、补给条件等,都需进行详细的调查,理论计算和水源评价,如果是地下水,水源的水文地质条件是规划选址的前提和关键,为项目规划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通过水文地质知识充分论证地下水水源的供水能力,科学选择饮水安全工程水源,达到了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是查明水源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其特征,是评价水源地供水规模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石佛寺水源工程为例,详述了水源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教字模拟模型建立及其依据,并利用模型对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合理的开采量和可靠度及对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为修建石佛寺水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安阳市区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安阳市区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对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水源条件、工程效益等进行分析后,认为在安阳市区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是可行的,并提出了4条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确定区域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区域各项补给量和排泄量,并进行区域地下水均衡计算,确定多年平均条件下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利用量。通过降雨及降雨入渗补给量的频率计算,确定水源井设计保证率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  相似文献   

5.
洛阳市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地下水源热泵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优缺点,分析了洛阳市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资源状况,以及地下水源热泵的使用现状和应用前景等.提出应开展地下水源热泵的地下水开采与回灌的优化组合、回灌效果、建设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和评价、地下水回灌对水井的化学堵塞机理和回灌井井管腐蚀、地下水开采过程中的控制沉降和地下水污染研究,以及地温空调井使用、回灌、含水层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等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水源潮白河补水区地下水资源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利用部分水源回补地下水,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涵养和地下水环境的改善。本研究以潮白河试验补水为例,利用构建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长期监测了受水河道周边的地下水环境变化,评估了水源地地下水的涵养效果。研究表明:河道入渗条件优良,南水北调水源入渗量为3 335万m~3,回补对地下水的最大影响范围为23.4 km~2,地下水质得到改善。研究结果为类似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源地涵养提供了借鉴和坚实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襄城县第二水厂以地下水为水源,需进行水源论证和影响评价。论证工作以水源地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系统)为分析范围,以水源地开采的影响范围作为论证范围,依据水源地水文地质详查资料,通过对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以定量计算分析为主,详细论证了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取水水源及取水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同时结合地下水资源特性提出了地下水水源地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绥化市东部地区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概括论述,对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化学特性,提出地下水保护措施,即:在水源区建立卫生防护带,在成井过程中用膨润土封井,对水源井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9.
郎骏 《吉林水利》2016,(4):29-31,62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供水水源,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地下水尤其是浅层地下水资源的赋存受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控制,其补给同时受到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的制约,其状况还与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 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式等直接相关.本文依据抚顺市区地下水观测站点实测埋深资料,抽水试验成果,结合区域水文地质状况分析抚顺市区浅层地下水埋深分布情况、 特点,并根据应用实例分析地下水埋深对水源井布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安阳市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源热泵投资运行成本、国家扶持政策和回灌水对地下水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发展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的可行性,并针对推广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地下水源热泵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管理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南阳市城市地下水环境地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秀 《人民长江》2007,38(11):132-134
地下水是南阳市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南阳市城市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评价了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地下水总体上处于动平衡状态的结论;重点论述了南阳市城市地下水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超采、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水质恶化、地裂缝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开发替代水源、优化城市供水水源结构、逐步封停城区自备水源井以压减地下水开采量,以及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和加强地下水监测等地下水环境地质问题监测控制或治理改善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回灌将水从地面上输送到地下含水层中,可减缓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提供丰富的水源,改善地质环境,根据八五三农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该农场的地下水回灌的可行性及实际意义并得出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13.
辽阳首山地区由于地下水长时期的过量开采,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区,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该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矛盾分析,研究了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对水文地质条件、回灌水源条件、水质等进行分析后,认为在首山地区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是可行的,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调蓄在南水北调工程运行过程中,对水资源储备与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河南省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对河南受水区地下水库调蓄条件,类型进行初步探讨,划分了三类五型15处地下水调蓄库有利地段,并初步计算了规划库容,提出了地下水调蓄库水源调控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军 《山西水利》2012,(3):23-24
介绍了马圈泉泉域概况、泉域地质成因和泉域岩溶水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泉域岩溶地下水水源、补给来源、地下水运移控制因素及运移过程的分析,阐述了泉域岩溶地下水的循环情况,并据监测资料分析了泉水流量的年内年际动态特征,提出了马圈泉域水源保护目标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北海市涠洲岛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提出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对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水源条件、工程效益等进行分析后,认为在涠洲岛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宓永宁  胡春媛  赵琳  陆超 《人民长江》2009,40(24):34-35
辽阳首山地区由于地下水长时期的过量开采,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区,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该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矛盾分析,研究了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对水文地质条件、回灌水源条件、水质等进行分析后,认为在首山地区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是可行的,并从水环境角度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地下水源热泵的"抽—回"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地下水水质的变化,选择池州某地下水源热泵工程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各项目所在地段的水文气象、地质、水文地质和水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水质水化学类型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并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受热泵系统影响机制,进行水质变异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改变了工程所在地段的地下水化学类型;水质变异成因中常规的动力场、温度场和化学场因素影响可恢复,地质结构因素影响不可恢复。  相似文献   

19.
大武水源地是淄博市主要的供水水源,由于堠皋西夏地段地下水的石油化工污染,对东风水源地构成直接危害。水力截获带是控制污染源羽流扩散,防止水源水质恶化的关键治理工程,而实现堠皋水力截获带正常运行的关键就在于与之构成完整抽取处理治理体系的受石油污染地下水的净化。本文在对研究区环境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水力截获带运行条件、污染物来源及在地下水环境中迁移转化条件的论述与评价的基础上,对于石油污染地下水的净化技术开展深入的现场试验研究。在采用吹脱、臭氧化和生物活性炭技术设计基础上,根据污染地下水的水质特性提出将生物…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位于河南省中部的大型灌区之一的昭平台水库灌区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根据灌区内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深、包气带的岩性、厚度以及补排关系等因素,首次把整个灌区划分4个均衡区,利用多年地下水观测资料数据,采用多年水均衡法计算并分析评价了灌区4个水文地质单元区内浅层地下水的资源量,为灌区合理开发优化配置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