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吕其浪 《江苏水利》2008,(10):37-38
为探索废黄河沙土区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和掌握沙土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水土流失原因,2006年我们在废黄河流域盐城市境内布设了多个水土流失观测试验站,开展水土流失观测研究工作。通过对废黄河沙土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降雨情况现场监测,并结合调查收集废黄河地区植被、农作物分布以及废黄河干流坍塌资料进行分析,取得了初步成果,为废黄河沙土区水土保持规划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胡嘉 《四川水利》2006,27(2):46-47
攀枝花市宝鼎矿区煤炭采空区是水土流失重灾区。为解决煤矿造成的水土流失灾害等问题。攀枝花市水土保持工作者加强对煤矿的监督管理,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费。解决了矿区水土流失治理的经费问题,使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GIS技术的应用,结合影响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利用GIS对空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特殊功能,实现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系统数据与图形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的科学性,为减少水土流失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海南省水土流失进行测算,首先对全省典型监测点水土流失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基于InVEST模型研究了海南省水土流失现状,测算出海南省水土流失程度数据,结合无人机航测和外业调查系统获得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情况,进行了水土流失重点工程实施,并针对各区的水土流失重点问题制定管控规则。  相似文献   

5.
灌区渠系及建筑物工程建设对占地区造成一定扰动,将产生一定量水土流失,造成危害。及时掌握施工工程中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等,对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至关重要。以鸡东灌区为例,对灌区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朔黄铁路河北省平山灵寿段为例,着重介绍了铁路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并通过对预测结果分析,得出三点结论:①铁路建设导致水土流失急剧增加,新增水土流失量约为铁路建设前的 19 58倍;②新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山区和丘陵区,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 84 7%和 11 4%;③导致水土流失急剧增加的来源主要是弃土弃渣,占水土流失总量的 78 4%。  相似文献   

7.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建设对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有较明显的负面影响,该文以华南地区某段铁路建设项目为例,以现场调查和水土流失监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铁路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民治水电站建设新增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工程弃渣流失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因此为保护生态环境,应将渣场防护作为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对象,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9.
北京山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某建设项目为案例,分析了北京周边山区进行开发建设项目可能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对策,通过该方案对策,有效地解决了开发建设造成的山区水土流失问题,对今后山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水土流失动态变化遥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深圳市水土流失调查情况,选择3次遥感调查成果的4年资料,对水土流失面积变化,强度变化,类型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城市水土流失综合和城市环境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滦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与面污染源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滦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产生的原因、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由水土流失而产生的面源污染的现状,对滦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提出了几点看法:应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调整上游地区农村的产业结构,发挥现有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作用,加大人工造林造草力度,提高植被率和绿化率,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实现滦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二龙山流域水土流失遥感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省宾县二龙山流域随着人为活动的频繁,水土流失日趋表现突出,水土流失强度和潜在危险程度日益显现,对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也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遥感技术,对二龙山流域的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评价,并完善了相关的技术方法,同时为水土流失的防治及其生态治理提出了建议和可靠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3.
铁路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朔黄铁路河北省平山-灵寿段为例,着重介绍了铁路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并通过对预测结果分析,得出三点结论:①铁路导致水土失急剧增加,新增水土流失量约为铁路建设前的19.58倍;②新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山区丘陵区,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84.7%和11.4%;③导致水土流失急剧增加的来源主要是弃土弃渣,占水土流失总量的78.4%。  相似文献   

14.
郭玉红 《内蒙古水利》2003,(4):89-89,97
乌盟前山地区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极其严重,通过对该区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象等的研究,总结出了该地区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和治理方向,为今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钱塘江干堤加固建德市段工程总长15.17km,复式护岸,堤顶为江滨大道,中部为斜坡式草皮护坡,底部为江滨公园。新安江水库泄洪时作行洪区,工程在实施中,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对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作了分析论证,提出了治理方案和保证措施,以便将水土流失问题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6.
深圳某市政工程线路长,包含内容多,沿线存在较多挖、填边坡。工程建设形成大量裸露地表,且涉及到基本生态控制线,众多水土敏感区等,水土流失危害大,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性高、适宜性强的水土流失措施。通过对该工程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类比预测法对该工程项目的水土流失进行评价和预测,将该工程划分为6个一级防治区和11个二级分区,采取了截排水、沉沙、绿化、表土剥离等措施对该工程进行防治,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测,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7.
河道治理工程涉水施工,水土保持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保障河道生态环境方面有重要意义。为降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对河道的不利影响,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以东阳市白溪江巍山段为例,进行水土流失防治研究。针对河道综合治理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点,科学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采用分区防治的方法,对不同工程区域提出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降低工程建设对河道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重点治理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省水土保持工作总站于3月5日召开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工作会议,有关市(州)、县(市)水保站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全面规范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工作,进一步提高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管理水平。与会人员就即将颁布的《吉林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管理办法》及《吉林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验收标准及验收办法》进行了讨论,并在汇报交流1996年水土流治理工作的基础上,对1997年的国补经费安排及治理计划进行了衔接。全省水土流失重点治…  相似文献   

19.
广州至连州高速公路建设线路长,现状该区域水土流失情况较轻,对工程建设中线路所经过的生态保护区,河流区,村庄耕地区的水土流失敏感度进行分析,发现工程建设对沿线区域的水土保持情况产生了不利影响,分区采取防治措施预防水土流失,并对沿线区域的水土敏感进行了评估,分析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和水土流失危害的基础上,以河龙区间、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为例,分析了造林、种草、梯田和淤地坝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区间应针对其水土流失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