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桩端压力注浆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桩端压力注浆桩的基本原理,分析桩端压力注浆效果,提出桩端压力注浆效果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桩端压力注浆桩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沈保汉  应权 《建筑技术》2001,32(3):155-157
桩端压力注浆桩是指灌注桩在成桩后,通过预埋在桩身的注浆管,压力作用,将能固化的浆液经桩端的预留压力注浆装置,均匀地注入桩端地支,以提高桩的承载力,并减小桩基沉降量。它是一种承载力高、适用范围广、施工方法灵活、效益显著和便于普及的桩型。  相似文献   

3.
桩端压浆在卵石层钻孔灌注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新跃 《建筑技术》2006,37(3):187-189
桩端压力注浆桩是指钻孔灌注桩成桩后,通过预埋在桩身的注浆管,利用压力作用将能固化的浆液经桩端的预留压力注浆装置均匀地注入桩端地层,以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少桩基沉降量。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桩端压力注浆对不同地层的适应性是不同的。钻孔灌注桩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桩端压力注浆工艺在卵石层中运用效果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郭锋 《山西建筑》2005,31(6):73-74
介绍了桩端压力注浆技术的分类,分析了影响压力注浆单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工程实践指出了桩端压力注浆技术的经济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桩端压力注浆桩的施工工艺,结合实例分析桩端压力注浆效果及后注浆桩的工作特性,指出桩端压力注浆不但提高了桩端承载力,桩侧摩阻力也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桩端压力注浆的原理、作用以及工程应用 ,结果表明桩端压力注浆可以有效地提高单桩承载力 ,节约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7.
沈保汉 《工业建筑》2001,31(7):62-64
分析降低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施工因素 ,介绍干作业钻孔桩的桩端压力注浆工艺 ,该桩型的施工程序与质量验收 ,以及桩端压力注浆桩的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桩端后注浆抗压桩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的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单桩荷载与沉降的关系;选取注浆量、浆液模量、长径比作为参数变量,利用ABAQUS分析模型中各参数变化对桩端后注浆抗压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表明注浆量、浆液模量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都有一个限值、桩端后注浆技术对长径比小的桩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以绍兴某小区18^#楼为例,介绍了桩端压力注浆处理嵌岩灌注桩桩端沉渣问题的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0.
沈保汉 《工业建筑》2001,31(10):62-65
阐述影响桩端压力注浆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 8种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中的两座特大桥梁桩基的现场静载试验,研究了桩端压力灌浆技术对卵石地层中灌注桩的适应性以及卵石地层中的灌注桩采用桩端压力灌浆技术后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桩端压力灌浆技术对卵石地层中的灌注桩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显著的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减小桩基的变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桩端压力灌浆后,桩的弹性工作范围延长,有利于桩承受重复荷载和动力荷载。同时,桩端压力灌浆后,灌注桩有可能发生材料强度破坏的失效模式,在设计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抗液化排水刚性桩是一种将刚性桩与竖向排水体相结合的新桩型,可用于提升饱和土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抗液化能力。基于某建筑桩基工程,首次开展了抗液化排水刚性桩和不含排水体的普通刚性桩的沉桩对比现场试验,分析了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及消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沉桩过程中,抗液化排水刚性桩对桩周超孔压的消散作用对于可液化土层所在的桩侧深部埋深处最明显(试验测点距桩心2倍桩径、埋深-15 m),该处排水桩的超孔压峰值为普通桩的1/4到1/2,排水桩消散70%峰值超孔压所需时间仅为普通桩的1/3;在深部埋深(-15 m),排水桩的最大影响半径为2~4倍桩径,在上中部埋深(-5 m、-10 m),排水桩的最大影响半径为4~8倍桩径;在影响范围内,同位置排水桩对深部可液化土层超孔压的消散作用要大于上中部埋深土层。现场试验数据为抗液化排水刚性桩的桩间距选择提供了有力的设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静压桩承载性能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总结静压桩基础在广东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讨论了静压桩基础的成桩机理,压桩时穿过土层的滑动摩擦力一般较小且在同一土层中不随入土深度的增加而累计增大,压桩阻力随桩端处土体的软硬程度即桩端处土体的抗冲剪阻力的大小而波动,压桩停止后,随着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滑动摩擦力逐渐转化为静摩擦力,从而使静压桩的承载力得到恢复。通过对241根桩的试验检测资料,研究分析了静压桩施工终压力和极限承载力的区别和关系,根据桩的人土深度,简易地将桩划分为短桩、中长桩和长桩,并认为短桩的极限承载力将小于压桩的终压力,而长桩的极限承载力将大于终压力。提出了静压桩适用的承载力估算的经验公式,同时给出了静压桩设计的极限侧摩擦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参考表。  相似文献   

14.
桩-土-承台共同作用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浩  周健  邓志辉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0):1253-1258
通过带承台单桩及双桩基础的模型试验,对低承台桩基桩间土变形发展及其与承台板板底应力、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试验表明:在相同基础荷载作用下,桩数的增加使桩端刺入变形量占基础沉降的比例降低。双桩基础桩体的存在对板底应力体现出增强作用,在相同桩间土变形量下,双桩基础板底应力大于带承台单桩基础。桩土相对位移的发展从桩端部位开始,逐步向承台板扩展,同一部位基础外侧的桩土相对位移要大于基础内侧。靠基础内外,桩的不同侧面表现出不同的侧阻发挥过程及极限值。同样桩间土变形量下,带承台双桩基础在桩端平面上土体的竖向应力要大于带承台单桩基础,从而发挥出较大的桩端阻力。  相似文献   

15.
路堤下等应变复合地基的固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堤下等应变复合地基固结沉降时,桩间土承担的荷载向桩体转移,桩土总应力不断变化,超静孔压增减量不等于有效应力增减量。考虑桩土总应力的变化、竖向排水体的压缩和孔隙水压力、桩体的排水性能、桩与排水体的距离等对复合地基的固结产生的影响。推导考虑桩体排水性能、桩土荷载转移、排水体压缩性和井阻的路堤下复合地基孔压、固结度、桩土应力比的解析解。固结分析表明,不透水桩可以加速地基固结,透水桩可能减缓固结,复合地基固结的快慢受桩身固结系数影响很大,高固结系数桩复合地基固结度大于小固结系数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16.
长短桩复合地基中的土拱效应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堤填土在桩与桩间土间发生了不等的沉降变形,导致路堤土拱效应的产生。土压力的测试结果表明,填土荷载在向管桩桩帽与搅拌桩桩顶集中,桩帽平台上的平均土压力是桩间土土压力均值的4.5倍,搅拌桩顶的是桩间土土压力均值的1.7倍。桩帽平台上承担的土重为总承担荷载的25%,而桩间土承担的占69%,搅拌桩承担的仅占6%。桩与桩间土的承载能力都未充分发挥,管桩承担的荷载仅是其能力的40%,桩间土的承载能力也只发挥25%,尚有潜力可挖。置换率是桩体承担荷载比例大小的主要因素,提高桩体承载比例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桩的置换率,增大桩帽面积。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软土地区采用夯扩桩基础破坏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软粘土侧压力、沉桩引起的挤土效应和超孔隙水压力、桩身负摩阻力和桩的压屈。  相似文献   

18.
《Soils and Foundations》2012,52(6):1062-1072
The effects of existing piles on the 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s of a new building were examined using vertical static loading centrifuge tests on a new pile located among existing pil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Existing piles increased the total shaft resistance of the new pile with a rough surface because the existing piles restrained the soil around the new pile and the positive dilatancy of the sand increased the confining pressure of the soil. (2) The shaft resistance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new pile with a rough surface fell rapidly during the loading test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re were existing piles or not. The diminution of shaft resistance, known as ‘friction fatigue’, was probably caused by sand particle crushing in the vicinity of the pile end. (3) For a new pile with a rough surface, existing piles did not affect the end resistance when the new pile head settlement normalized by the pile diameter, s/Dp, was less than 0.2. (4) Existing piles did not affect the shaft resistance or the end resistance of the new pile with a smooth surface. Dominance of the sliding displacement along the pile–sand contact surface engenders the extremely small variation of the confining pressure of the soil around the new pileshaft.  相似文献   

19.
结合杭州天工艺苑工程静压预应力管桩实例,对常规粉砂土层压桩中桩端、桩侧摩阻力大的压桩难题,采取桩管内取土及冲水消除土塞的技术措施,有效减小了压桩力,为砂土层中静压桩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管桩静压施工的终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美安  夏红春 《建筑技术》2010,41(3):239-241
合适的管桩静压施工的终压力条件是保证桩基所需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关键,通过管桩自身的承载能力及具有多点式夹桩机构的桩机抱压施工时对桩所产生的作用力分析,结合聊城地区几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静压施工的终压力值与静荷载试桩结果,讨论终压力满足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条件,获得了在粉土粘土做持力层条件下的终压力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