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鳞片石墨和特殊石墨不同加入量进行对比,研究了鳞片石墨和特殊石墨对低碳镁碳砖线膨胀、耐侵蚀和抗热震稳定性能的影响,并且应用于实际.结果表明:鳞片石墨和特殊石墨在低碳镁碳砖中并用,合量8%并配以少量添加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钢铁研究》2003,31(3)
日本最近开发了一种新的直流电弧炉炉底电极用耐火材料 ,该材料以氧化镁、氧化铝、尖晶石为骨料 ,碳加入量为 1 1 % ,铝及硅分别为 2 %、0 .5 % ,另添加部分结合剂。直流电弧炉炉底电极通常使用镁碳砖 ,电炉操作一段时间后 ,电极导电钢棒上会出现坚硬的喇叭状附着物。该附着物中除渣成分、金属粒之外 ,还有来自镁碳砖的氧化镁颗粒。这是因为在导电棒的热力作用下 ,镁碳砖温度上升 ,砖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造成组织脆化 ,使得渣、铁水侵入而造成的。试验结果表明 ,用氧化铝、尖晶石代替镁碳砖中的氧化镁骨料后 ,砖的开始分解温度上升 ,损毁…  相似文献   

3.
本文再次提出镁碳砖是镁砂加石墨的一种碳结合高温复合材料。详细论述了镁碳砖的各个主要性质及其影响,论证了石墨和结合碳在镁碳砖中的作用。认为把石墨量加到20%时使用性能和效果最好。武钢实践证明镁碳砖中加入Si和Al金属粉2%使用效果不好。在这种情况之下,后来在镁碳砖生产中加入2%Al金属粉这是不可理解的。日本现也承认加入Si和Al金属粉,对镁碳砖耗损速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导电镁碳砖的实验室冶炼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用该导电镁碳砖砌筑的直流电弧炉炉底,在冶炼过程中,冷热启动容易,电弧燃烧平稳,导电性好,废钢熔化速度快以及炉底导电镁碳砖侵蚀轻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间包等离子加热用导电镁碳砖的研制过程,并阐明采用高纯熔镁砂、高纯鳞片状石墨、热固性树脂和复合抗氧化剂配成的导电镁碳砖,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抗侵蚀性能,通过在电炉炼钢中间包上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复合吹炼中,炉底供气砖是关键部件。我们研制了镁碳质缝隙式和毛细管式供气砖,并于1984年在唐山钢铁公司30吨转炉上连续进行七个炉役试验。结果表明,供气砖材质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抗热震性,结构合理,使用可靠,调节灵便,可以间断供气。每块砖供气量为0~55标准立方米/小时。使用寿命与唐钢30吨转炉炉衬同步,蚀损速度为0.32~0.9毫米/炉。选用纯度较高的电熔镁砂和天然鳞片状石墨为原料,制成镁碳砖,作为炉底透气砖的耐火材料。为提高镀碳砖的抗氧化性能,对成型压力、抗氧化剂的加入量,石墨的粒度和加入量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戈文荪  纪根瑞 《炼钢》1993,9(2):31-36
含钒钛的转炉钢渣对C_固含量12~21%的四种中档镁碳砖渣侵结果表明,铁氧化物在渣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砖中配入的石墨量愈高,其抗渣侵性能愈强;根据渣侵后镁碳砖的岩相和渣侵前后钢渣成分的变化,阐述了中档镁碳砖的渣侵机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钢包废镁碳砖1~0 mm颗粒等量代替镁砂1~0 mm颗粒对镁质浇注料性能的影响,以96%高纯镁砂和艾肯951u硅灰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镁质浇注料。研究了废镁碳砖1~0 mm颗粒代替量为0%、2%、4%、6%、8%、10%、12%、14%对镁质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废镁碳砖1~0 mm颗粒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经低、中、高温度处理后,体密、抗折强度、耐压强度、1 450℃×1 h高温抗折强度逐渐减小,气孔率和线变化率逐渐变大,抗渣渗透性能先增强后减弱。当废镁碳砖1~0 mm颗粒代替量为8%时能够满足使用,且可以降低制品成本。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镁碳砖的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将纳米炭黑加入酚醛树脂中,研究了纳米炭黑的加入量对镁碳砖的力学性能和热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炭黑能提高镁碳砖力学性能以及抗热震性,当纳米炭黑质量分数为5%(占酚醛树脂)时,镁碳砖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
以煤矸石、用后滑板砖和用后镁碳砖为原料,采用石墨、淀粉和复合添加剂为造孔剂,制备出多孔堇青石材料,并研究造孔剂种类、造孔剂加入量和合成温度对材料合成和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煤矸石和用后耐火材料为原料,在1350~1400℃高温下可以合成高纯度的堇青石材料;复合添加剂为最佳造孔剂,其合适加入量为15%~25%;当复合添加剂加入量为20%,在1350℃保温3h条件下,合成材料的气孔分布均匀贯通,其显气孔率为44.9%,热膨胀系数为2.14×10-6K-1,荷重软化点为1290℃,综合性能良好,具有优良的高温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