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当前预应力张拉装置存在手动操作繁琐、张拉力控制精度差、钢铰线回缩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本文围绕一种新型预应力自动张拉装置设计了相应的液压控制回路。该回路采用T、B接口连通的三位四通主控电磁阀,并辅以二位二通电磁阀、节流阀、位移传感器,构建了张拉装置控制回路;设计了集成阀体,将液压油路集成于阀体内部,减少了管路连接,极大简化了装置的结构。这些设计为预应力张拉装置实现全自动张拉,并对钢铰线回缩量进行精确检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筋张拉是预应力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针对传统预应力张拉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人工测量误差较大、两端张拉同步率低、钢绞线测量准确率低、钢绞线的伸长值和张拉预应力难以实现同步控制等。提出了基于PLC的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的研究。通过触摸屏和PLC组合方式控制千斤顶和油泵实现张拉,在整个张拉控制中以钢绞线的伸长量为校核量、以力值为控制对象,将采集传感器实时数据测量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相应的指令控制来改变反馈闭环液压系统的输入电流信号调整预应力构件两端张拉速度,进而实现钢绞线伸长值和预应张拉力的精确控制,保证张拉精度在2%的范围内,满足预应力工程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的掌握低回缩竖向预应力二次张拉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达到提升桥梁安全性的目的,凤凰二桥在主桥岸跨竖向预应力施工过程中,从二次张拉控制要点、二次张拉时机着手,严格把控张拉顺序及要点,对比不同二次预应力施加时机产生的不同效果,最终得出在其他控制要素严格把关情况下,第一次张拉完成8小时后进行二次张拉,其伸长量基本接近理论伸长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连续梁预应力施工中用的较多方法就是通过人工来实现张拉、压浆工艺,人工操作显然会存在很多缺点,比如:人工操作会对张拉应力没有一个精确的控制,或者导致不能完全同步张拉;而且人工测量伸长量会存在测量误差,或者加载张拉力与锚固速率太大、压降压力控制与孔道压浆配合比的精确性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预应力的建立是否有效。为了有效地改善上述问题,可以选择应用智能张拉、压浆系统,该系统可以优化施工工艺,同时也能规范张拉过程。本文以张吉怀铁路竹林坪大桥连续梁预应力施工为例,介绍了智能张拉、压浆施工工艺和控制要点,希望有助于促进桥梁智能化施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T梁是一种公路桥梁设计中的惯用梁型,常用梁场预制的方法施工,预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参建各方共同关注的焦点。通过对T梁的预应力张拉钢绞线伸长量控制的研究,分析在张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张拉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出T梁张拉时预应力和钢绞线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预应力张拉工艺过程的智能化控制,采用PLC作为控制器,设计了测量部分、执行部分和人机界面部分等智能张拉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并根据张拉工艺编写了控制软件。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提高张拉的效率、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CRTSⅢ型高铁轨道板张拉成形工艺效率,可采用预紧力筋独立设置张拉杆的多通道同步张拉设备,但该设备张拉时依然存在螺纹连接滑移、锁紧空隙及液压系统特性参数不一致等问题,使多通道张拉力产生波动,导致预紧力筋内应力分布不均匀,影响轨道板张拉成形质量。为此,在多通道张拉设备液压系统运行原理分析基础上,进行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分析,提出基于模糊PID的多通道张拉力波动控制方法,与传统PID控制策略对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糊PID算法具有更好的响应速度等控制性能,可实现不同负载干扰力和液压缸泄漏系数作用下的多通道张拉设备输出,将张拉力波动误差控制在1%以内,进而对轨道板内多路预紧力筋同步施加一致内应力,提高张拉成形质量。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预应力张拉系统,介绍了张拉系统工作原理,利用AME Sim软件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液压缸的泄漏量、张拉摩阻对于张拉系统同步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同步性,液压缸的泄漏量,张拉摩阻对同步性有影响,张拉摩阻对同步性的影响更大,为预应力张拉同步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桥梁建设中,预应力张拉工程施工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在张拉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施工中张拉的预应力不足、张拉质量难以掌控等,为了适应工程建设的要求,相关科研技术人员通过技术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轨枕侧翻设备能够在张拉过程中,操作便利,可靠程度非常高,能够确保预应力张拉的精度,有效提高张拉质量水平,使其控制的自动化、标准化、精细化变成了现实,有效解决了张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和工程质量的保证,因此其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双埠-夏庄段工程,全线长9.8Km,其中盖梁结构采用半倒"T"大悬臂、隐形盖梁,设计新颖,施工难度较大,为青岛地区首次使用。结合工程实际经验,阐述了盖梁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及控制要点,通过文中采取的张拉施工技术,最后使张拉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实际伸长量与计算理论伸长量误差均在6%范围以内,实际工程质量优良,可为同行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邢杰 《机械管理开发》2008,23(3):118-119
针对传统轨枕张拉设备无法精确测得张拉力的偏值问题,设计一种轨枕预应力张拉系统,实现大吨位预应力的张拉.并提高轨枕预应力的控制程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基于nRF401无线通信模块的预应力张拉控制系统。所设计的系统由ARM控制器和nRF401无线模块组成张拉控制系统的主控机,次控机由AVR单片机控制板和nRF401无线模块,电源模块等构成。系统利用主控机对两端次控机无线通信控制、以及两端次控机相互通信的方式实现了整个张拉过程的同步控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闭环控制的压力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7-200PLC和拉力传感器等检测反馈元件,应用PID技术调节比例溢流阀,建立了闭环控制的轨枕预应力张拉压力控制系统,实现了对轨枕预应力张拉工序的自动控制及对持荷期间张拉力值的精确、稳定性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预应力张拉设备对工程现场的适应性与可靠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变频电机驱动定量泵的张拉力控制系统。基于该液压系统建立其数学模型,针对该变频液压控制系统的非线性与参数时变性,提出了应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算法解决常规PID控制的适应性问题,并基于专家经验给出了模糊集及模糊整定规则,选取了合理的PID参数论域取值。利用MATLAB/Simulink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实验对该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由仿真与实验结果可知,自适应模糊PID控制能够减小超调量,缩短调整时间,能够有效提高张拉力变频泵控系统的动态响应与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多缸电液伺服同步控制原理和神经网络控制原理,提出了神经网络PID算法,设计了神经网络PID控制器。推导出多缸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并把该控制器应用到多缸液压同步控制系统中。经过仿真研究表明该控制器控制效果良好,能满足多缸电液伺服系统的同步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层内混杂CFRP/GFRP纤维布是一种用土木工程加固的新材料。CFRP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特点,但延性较差,GFRP相对于CFRP可起到互补作用。预应力CFRP/GFRP混杂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纤维布施加预应力后出现应力松弛,产生预应力损失。试验表明,在纤维布张拉结束后的3h内预应力损失较为明显,其后预应力损失变化缓慢而逐渐趋于平稳。张拉结束约9h后,预应力损失基本不再继续增大,最终的预应力损失占到张拉预应力约22%,损失程度在正常范围之内;张拉结束后3h的预应力损失占到总共预应力损失约87%,预应力损失主要在张拉结束后的3h内完成。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液比例位置同步系统受到外部干扰,存在同步偏差问题,利用云模型理论设计了偏差补偿器对其进行修正。对位置偏差值进行云化处理后,依照云模型规则推理得到准确补偿信号,反馈给原系统作为同步偏差控制量。对预应力张拉设备的电液比例系统建立仿真模型,仿真分析表明,云模型偏差补偿器能够对出现的偏差自动调整,减小同步偏差,提高同步系统控制精度,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悬挂式蒙皮张拉机优点及问题展开分析,并且对张紧力和夹紧力进行了精确计算,对液压系统、控制系统以及结构进行改进设计。通过对悬挂式液压张拉机改进后工作原理分析可知,改进后的张拉机具有成本低、质量小、自动控制张拉量的优点,适用于所有车型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中谱仪主漂移室细丝张拉过程中的力学规律,对张拉精度进行有效控制,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张拉全过程和全结构的等效计算模型.建模过程中,采用"单元激活"技术处理变拓扑的结构特征,避免结构模型变化带来的网格重构,保证计算效率和精度.通过应力松弛试验确定细丝的粘弹性本构关系,进而运用单向耦合算法对动态张拉进程中的耦合力学问题线性化,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处理方法是合理可靠的.计算给出不同阶段细丝张力的变化结果,提出通过预紧张拉方法对张力变化进行有效控制,并确定了预应力杆的分布方案,保证漂移单元精度.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已经运用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将对谱仪主漂移室的建造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张拉液压系统采用的是电液比例阀反馈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的核心元件就是电液比例溢流阀,将电液比例溢流阀和液压缸负载组成流量-压力控制系统,阀控系统动态特性的好坏对预应力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对阀控系统建立了简化的数学模型,并且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阀控液压缸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以便对系统进一步优化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液比例阀控液压系统能够为系统提供恒定的压力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