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动态棒价值测量是一种快速测量控制棒组价值的方法。基于测量过程和相关的反应堆物理数值计算方法,开发了动态棒价值测量软件包LIGHT。LIGHT可产生进行动态棒价值测量所需的参数,包括静态空间因子、动态空间因子和缓发中子参数。针对基准问题和AP1000核电厂进行了数值计算并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说明建立的计算模型及开发的程序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零功率实验装置的控制棒价值测量一般采用周期法、置换法或落棒法对刻棒实验进行简单处理。为提高刻棒效率,本文提出了无补偿的多步降棒刻棒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我国首个铅铋堆零功率实验装置控制棒价值进行了测量,与补偿刻棒方式及落棒法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并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降低了空间效应对测量值的影响,控制棒价值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较高精度的刻棒实验,适用于需经常更换装料方案的临界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堆外核仪表系统的功率量程和中间量程的性能,使用堆外核仪表中间量程的测量信号进行动态刻棒试验数据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堆外核仪表系统中间量程的动态刻棒试验可作为传统动态刻棒试验的一种手段,其测量误差在验收准则允许范围内,且无需进行本底电流测量即可减少动态刻棒测量时间。   相似文献   

4.
动态刻度控制棒试验方法(DCRM)的发明极大地减小了核电厂控制棒价值测量试验的难度,压缩了试验时间。动态刻棒试验需要使用先进数字式反应性仪(ADRC)。与传统反应性仪使用环境不同,动态刻棒试验时,反应性仪需实现多量程测量以满足探测器电流快速下降多个量级的需求。进行反应性仪量程切换时产生的测量值的误差会对反应性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动态刻棒过程中探测器电流曲线特征,提出基于曲线拟合进行测量误差补偿的方法,核电厂试验数据表明,应用此种方法可以将反应性仪量程切换带来的计算最大误差由48%减小到2.0%。  相似文献   

5.
利用所开发的程序sim ADRC复现了西屋反应性仪ADRC中动态刻棒功能模块的底层算法。通过对法国核设计程序(SCIENCE)进行2次开发,实现了动态刻棒修正因子的计算功能。利用历次动态刻棒试验的原始电流数据和sim ADRC进行的模拟试验中使用SCIENCE算得的修正因子复现出来的棒价值最大偏差仅为5.7%,很好地满足了核安全局小于10%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消除空间效应的数字逆动态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叙述了用落棒法测量反应性时消除空间效应的数字逆动态方法。以文献[1]所导出带有空间变量的关系式为基础,应用空间补偿因子作为试算系数,以反应性曲线前段与后段之差为判断函数并插值至无空间效应值。此方法在快速落棒条件下,一次落棒后即可完成消除空间效应,直接测量到真实反应性值。在有较大空间效应影响下,探测器在不同位置的测量结果均在1%内符合.本方法易于实现数字计算机的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7.
在前期经过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大亚湾核电厂和岭澳核电厂于2009年开始研究西屋先进的棒价值测量技术——动态刻棒技术。经过理论培训、计算培训、对比试验,大亚湾核电厂和岭澳核电厂已成功实施动态刻棒技术。动态刻棒技术在大亚湾核电厂和岭澳核电厂的正式实施表明,动态刻棒技术在保证测量精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提高试验过程的安全性,简化反应性操作、减少废水排放,可以大幅缩短大修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核电厂反应堆的反应性测量中,γ本底电流、中子源引入的电流、电路噪声等干扰项在实测电流中占有显著份额,给反应性的测量计算带来很大影响,在动态刻棒等反应性测量工作中必须对其进行修正。本文分析了本底与中子源电流对反应性测量的影响,并自主开发了一种本底电流、中子源电流修正方法--双重拟合法。该方法基于点堆模型,通过对包含本底与中子源的逆动态方程的分析,计算得到准确的反应性以及本底电流、中子源电流。通过试验堆动态刻棒实验的数据对本方法进行了验证,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推出一种以实验为基础,引入理论计算空间通量畸变因子K的修正公式来消除模拟机落棒法测量反应性空间效应的方法。用两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效果;与脉冲中子源法结果作了比较,符合很好。该修正公式用微机输入参数作在线运算,将使落棒法在保持原有优点的前提下获得满足工程需要的精度。还列举两种典型的K因子平面分布图来说明其分布的规律,指出寻找到K在08至12之间区域内放置探测器,可得到一次落棒小于±3%的实测精度,而不需作任何修正。  相似文献   

10.
<正>为提高零功率实验装置的控制棒价值测量效率,提出了无补偿的多步降棒刻棒方法,通过合理的探测器布置及合适的步长选取可消除空间效应的影响,直接得到S曲线,节省实验时间并避免繁杂先验计算。对铅铋堆零功率实验装置进行了多步降棒刻棒(图1),与补偿刻棒方法及落棒法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并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图2,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