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刘晓晖 《煤矿机电》1998,(2):29-29,31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一矿应有两回电源线路。正常情况下,其中的一回路带电备用,以保证井下生产过程供电的连续性。我矿初期实行两国供电方式时,6kV两回电源均采用干线供电方式.两根高压电缆均进入井下中央变电所,在中央变电所母线段设置多台分路高压配电箱向各采区变电所供电。图1为中平切6kV两回经井下中央变电所集中供电方式。井下中央变电所向各采区变电所图16kV两回路井下中央变电所集中供电示图供电,若发生故障,采区变电所将无电。查找故障,影响生产24h。针对干线供电存在的问题,我们对中平切井下6kV系统进行了改造。将…  相似文献   

2.
对煤矿井下低压保护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煤矿井下低压供电,除少数由移动变电站接近工作面供电外,大都由采区变电所向各工作点供电,供电距离较长。低压供电系统都是由低压馈电总开关、检漏继电器和分支馈电开关用电缆连接组成低压漏电保护与短路保护。这些保护系统多年来在煤炭生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煤矿的生产与安  相似文献   

3.
目前,地方煤矿因地质储量不像重点煤矿那样稳定,采区采用固定变配电方式供电,存在的弊端日见明显。在采区设置变电所一次性投入较大,且随着采掘推进距离的增加,供电质量逐渐下降,设备事故率增加,加大目前现有电气设备保护不完善,改革势在必行。采用移动变电站供电方式可克服上述问题。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可逐步实现采区经济安全可靠供电。  相似文献   

4.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煤矿井下普遍采用采区变电所供电或移动变电站的供电方式,其移动变电站采用高压开关、干式变压器、低压馈电开关或低压综合保护箱三位一体组合方式,或是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和矿用一般型干式变压器.  相似文献   

5.
1 前言太平洋煤矿位于日本北海道钏路市,建有知人、沼尻两立井及兴津、益浦斜井。年产煤炭近300万t,是日本三大矿井之一。采掘区是以钏路市为中心,半径10km的太平洋海底。地面20kV特高压电缆直接向井下中央变电所供电,用6台20kV/3.3kV变压器降压,3.3kV电压直接向工作面移动变电站、水泵及胶带输送机等设备供电。为保证供电质量,该矿在远  相似文献   

6.
张帅  苏习灿  阎树勇 《煤炭科技》2023,(2):161-163+167
庞庞塔煤矿因规划开采五采区,需提前安装五采区变电所。根据实际需要,从地面35 kV变电站向五采区变电所敷设电压等级为6 kV的185 mm2高压铠装电缆2趟共10 660 m,其中的控制性工程是,电缆要敷设在大倾角行人斜井架空人车横梁上的电缆桥架内,常用的电缆敷设方法不适用于大倾角井筒的电缆敷设,且安装工期长,安全无保证。基于此,研究并应用了一种在有架空人车及横梁的倾斜井巷中的铠装电缆敷设技术,应用效果并在庞庞塔煤矿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 一、6kV隔爆型电缆连接器的研制 AGKB30型6kV隔爆电缆连接器(以下简称电缆连接器)的研制和应用是为适应采煤、掘进机械化和综合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在煤矿井下采区千伏级成套电气设备的研制中为连接UGSP型双屏蔽橡套软电缆和配合BLD—2型高压漏电、监视保护单元而提出的。由于采煤工作面推广了大功率采煤机和自移式支架配套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机组,掘进工作面也采用了各种形式的掘进机、装载机、输送机和支护机械,以及高档普采的推广,使工作面设备的总功率大为提高。原来由采区变电所以低压电缆直接向工作面供电的方式改用移  相似文献   

8.
<正> 一、前言矿井电网运行经验表明:无论是高压电网还是低压电网,都容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其事故率约占矿井电气事故的60~70%。特别是6kV电网,有时会因单相接地故障引起“两相异地短路”造成6kV电缆放炮,如事故发生在煤矿井下,有可能引起瓦斯爆炸。为杜绝上述危险,《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矿井供电网中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要求在地面变电所应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在井下中央变电所向移动变电站馈  相似文献   

9.
BGP1-6型六氟化硫高压防爆配电装置是1975年机械工业部和煤炭工业部联合下达的研制任务。该产品已于1985年8月通过了鉴定。目前制造厂正准备投入小批量生产。该产品属隔爆型结构。使用于具有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对6kV电力线路进行控制和保护,作为配电或直接起动电动机用。由于本配电装置能同具有监视线和屏蔽线的专用电缆配合使用,具有绝缘监视和高压漏电保护的功能,故特别适用于采区变电所作移动变电站的配电开关。  相似文献   

10.
在矿井移动变电站高低压头的使用过程中,对远距离供电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供电保证,大大缩短了低压电缆的供电距离,但是在很多环节和保护方面,采区维修和使用需要加强技术管理能力,为确保安全供电,就如何使用好移动变高低压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1.
1981年12月,一机部、煤炭部在天津市召开了千伏级矿用成套电缆鉴定会。会上鉴定了三种电缆:①UPQ型千伏级矿用移动非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主要用于连接半移动电气设备,如皮带机、转载机、刮板机等。②UCPQ型千伏级采煤机用非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用于采煤机或工作面运输机的首尾端电机。③UGSP型6千伏矿用监视双屏蔽电缆,用于采区变电所向6千伏移动变电站  相似文献   

12.
4 电气设备 4.1 供配电系统废石运输系统驱动装置由设在各负荷中心处的13.8/4.16kV移动变电所供电。这些变电所通过橡胶绝缘软电缆同一个110/13.8kV固定变电所连接(图10)。电缆沿带式输送机系统敷设在电缆架上。经证明,这种布线方式对于向破碎机系统和斜坡道输送机供电具有特殊优点,因为高差很大,采用架空线需要的工程量太大。为了防止电缆下沉到电缆架上,沿斜坡道输送机敷设的电缆线每隔50m用夹线板固定。  相似文献   

13.
<正> 井下采矿作业用电由采区变电所引出的380V网络供给,采区变电所装设变压器(通常为两台400kVA容量的变压器)和下列低压配电装置:1、0.4kV三相网络远距离控制盘;2、AΦB型自动开关的分段组合远距离控制盘,母线分段上通常接有四个引出线。自动开关分段组合,按采区变电所分段线路数量设置。目前系列生产的检漏继电器动作无选择性,故一台用电设备的故障或绝缘水平下降,将断开所有采区变电所供电的设备。因为采区变电所经常无人值班,设备的断开将引起采区长时间停电。为了克服这个缺点,需要有选择地断  相似文献   

14.
设计在下组煤大巷中部位置附近设置1个主变电所,该变电所与中部排水系统水泵房联合布置,担负下组煤开采时井下所有电气设备的供电任务。该变电所电源引自矿井地面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下井电缆沿主斜井井筒敷设,每回长约2km。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大柳塔煤矿供电系统的技术改造——采用地面箱式移动变电站将10kV供电电压通过电缆经地面钻孔直接下井供电技术。采用该供电技术后,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井下配电方式该矿有12条3kV独立线路直接向井下供电,分别从幌内变电所引出7条、三笠变电所引出5条。由幌内变电所向井下供电的电缆,其截面为100mm~2;由三笠变电所经立井向井下供电的电缆为2~3条100mm~2或50mm~2并联线路(图1)。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大柳塔煤矿供电系统的技术改造——采用地面箱式移动变电站将10kV供电电压通过电缆经地面钻孔直接下井供电技术。采用该供电技术后,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煤矿井下的特殊环境,提出了一套基于PROFIBUS总线并满足本安特性要求的煤矿供电监控系统,它能够对地面35kV变电站、井下中央变电所及采区变电所供配电设备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后,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显著提高,有效减少了矿井无计划停电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采煤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功率采煤机和综合机械化工作面的诞生,对供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区供电电压已发展到660V和1140V。使用移动变电站之后,6kV电压进入采区,1140V进入采煤工作面,这更增加了因漏电而引起甲烷爆炸事故的危险。过去我国一直引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所属矿井供电系统越级跳闸现象,将地面35 kV主变压器供电方式通过入井电缆引至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6 kV高压供电系统,通过改造目前井下使用的防爆开关内部结构,使集团公司所属各矿高压、低压供电系统漏电保护动作可靠、准确性更高,整个矿井高低压供电系统运行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