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文化的发展应坚持对位性原则,对位性的秩序是在城市文化转换中根据城市本身的文化基础,不断在实践中进行调和以期在城市文化各因素之间达到一种协调与融合。由于在不同时代不同城市的文化优势性要素不同,因此对位性机制彰显出强烈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差异性。正是对这一原则的弱化与忽视造成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的同质化现象,这与城市化本身是一个文化"共时性"的发展过程、城市化的实践存在一个行为"共同体"、特定城市文化的特质等因素相关。破解城市文化的同质化,需要在对位性原则的基础上把握城市文化与城市传统文化、特色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2000年为重要节点,中国城市的"迪士尼化"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这是一个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不断碰撞、协商的过程。主题公园正在成为整体旅游产品的有益补充,开发和建设规模巨大,主题类型和区位分布更具多样性,文化再现和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提高。中国的主题公园和城市化也呈现出同质化、粗鄙化和地产化的问题。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化过程出现一个重要趋势:城市越来越主题公园化,即城市作为主题公园(city as theme park)。大型购物中心、总部聚集地、城市绅士化区域和仿古设计的新型城镇等受到迪士尼文化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正在日益改变我们的城市。中国主题公园推动的城市化,特别是主题公园与城市、区域发展的一体化,也揭示出一种相反的趋势,即主题公园作为城市(theme park as city)。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着生产活动的工业化的变化而不断升华的。不断扩大的工业化促成了城市化,即城市化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解体带来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解体,农业时代的传统文化自然也随之逐渐地消失。在这样的意义上,在城市化包括旧区改造进程中如何保护地区的传统文化成为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思考的迫切问题。只有倾听民众的意见,在法律的框架下倾心工作,未来的城市才不会留下遗憾。也只有根植于民众之间的城市建设与改造,传统文化才不至于消亡,而且还会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4.
徐州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城市群、江苏省城市化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回顾和反思徐州城市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徐州城市群建设应该凸现生态审美的指导性原则,注重对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城市文化的美学建构,不断提高城市的审美文化能力,形成以传统、区域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多样性城市文化形态,以此体现徐州城市群独特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和人类文明的结晶,自从有了城市就有了城市管理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膨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许多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给城市政府带来了许多棘手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优化城市规模结构。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实现了以农村为主到以城市为主的转变。中国的挑战是城镇化如何在未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发达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主要解决的是通过城市化提升和优化城市功能和吸引城市人口。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在一个城市规模快速扩张或者急剧扩张、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分析现代城市管理的功能以及现代城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何为现代城市管理以及何为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提出了城市管理现代化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暴雨径流污染、洪涝灾害都使得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匮乏等公共问题越来越严重.海绵城市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它是未来中国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促进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城市发展和建设理念的转变,提高城市生态修复、城市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保障城市水安全、城市水文化;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资,创造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地铁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带动城市地铁的发展。通过对中国主要城市地铁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从城市地铁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地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地铁时代的到来。地铁产业作为中国的朝阳产业,是中国城市基础交通设施中最有前景、最有市场的产业。同时提出了我国城市地铁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黄山市及中心城区的产业变迁、城市建设等数据,指出黄山市旅游城市化进程中,政策支持、区位优势等推动的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中心城区城市空间不断扩大.产业调整还促进了中心城区的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建设用地逐渐替代其他用地.黄山市旅游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区以旅游主导的城市商业发展,加速了城市土地等级差异的形成,城市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