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高酸原油热处理脱酸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考察了不同温度、时间的热处理反应对脱除高酸原油中石油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热处理是降低原油酸值的有效方法 ,其脱酸率可以达到 80 %以上。温度是脱酸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反应温度为 4 2 0~ 4 4 0℃时石油酸的脱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较快 ;当反应温度高于 4 4 0℃时 ,原油脱酸率随温度升高增加变缓。在低于 4 4 0℃的反应温度下 ,反应时间延长有利于提高脱酸率。在热处理脱酸反应的同时 ,原油烃类分子发生裂化缩合反应 ,引起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对苏丹高酸重质原油的性质及酸值分布进行分析,在小试和中试装置上考察其热分解脱酸性能,开发出一种高酸原油热分解脱酸裂化技术,并在苏丹炼油厂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小试和中试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和循环比有利于热分解脱酸,当反应温度为500 ℃、循环比为0.3时,脱酸率达到99%以上;苏丹炼油厂的热分解脱酸裂化工业装置同时具有常压蒸馏和延迟焦化的功能,在反应温度为500 ℃、循环比为0.2的条件下,对高酸重质原油的脱酸率达到92%以上,液体收率达到80 %以上,轻质油收率为64.31%,产品酸值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高酸原油热处理脱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处理可以有效地脱除高酸原油中的石油酸,考察了热处理温度、时间对高酸原油中石油酸脱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后原油的脱酸率可以达到80%以上,温度是影响脱酸反应的主要因素。在反应温度为420~44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石油酸的脱除率增加较快;当反应温度高于440℃时,原油脱酸率随温度升高增加缓慢。当反应温度低于440℃时,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提高脱酸率。在高酸原油热处理脱酸过程中,原油烃分子发生裂化、缩合反应,引起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高酸原油溶剂脱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采用一种复合溶剂分离及回收高酸原油中环烷酸的工艺技术。实验考察了溶剂组成、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剂油比对原油脱酸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脱酸工艺条件下,高酸原油的脱酸率在80%以上,酸值降到0.5mgKOH/g;另外脱酸溶剂经回收可循环使用,并得到环烷酸副产品。  相似文献   

5.
重质高酸原油酯化脱酸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酸原油的加工是炼油厂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开发了一种用于高酸原油酯化脱酸的固定床酯化催化剂,使高酸原油中的环烷酸与甲醇反应生成环烷酸甲酯来降低原油的酸值和腐蚀性。结果表明,SnO是催化酯化脱酸催化剂的有效活性组分,适当增大催化剂的孔径可提高原油的酯化脱酸率。该催化剂应用于中海绥中36-1高酸原油,可有效降低原油的酸值,在反应温度300℃、醇/油质量比0.02,体积空速1.0h-1时,可使原油的酸值由2.8mgKOH/g降低到0.34mgKOH/g, 能够满足炼油厂加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在高酸原油酯化脱酸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超声波技术应用到高酸原油酯化反应脱酸中。以甘油为酯化脱酸剂,研究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超声功率对多巴高酸原油自催化酯化反应脱酸的影响,并与磁力搅拌作用下的脱酸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醇酸摩尔比为6、反应温度为250℃、反应时间为30min、超声功率为90W的条件下,多巴原油酸值可由4.74mgKOH/g降到0.21mgKOH/g,脱酸率高达95.6%。在反应温度为220℃的条件下,超声处理的脱酸效果优于磁力搅拌,超声处理后的油样性质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固定床反应器上高酸原油酯化脱酸技术,考察了催化剂、温度、空速、醇油比对脱酸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活性组分含量可提高催化剂的脱酸效果;对同种催化剂,升高温度,适当降低空速,升高醇油比,可有效提高酯化脱酸的效果。以中海绥中36-1高酸原油为原料油,采用1号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320℃、体积空速为1h-1、醇油质量比为4%时,可使原油的酸值由2.73mgKOH/g降低到0.352mgKOH/g以下,脱酸率达到了87%以上。  相似文献   

8.
利用咪唑和环烷酸反应生成与原油极性差异大、易于分离的离子液体,脱除原油中的环烷酸。考察了咪唑含量、剂油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搅拌速率对高酸原油一级脱酸效果的影响,并在所选的一级脱酸反应条件下,进一步考察了三级逆流萃取的脱酸效果。结果表明,在咪唑质量分数为30%、剂油质量比为0.4、反应时间5 min、反应温度30 ℃、搅拌速率300 r/min的条件下,北疆原油的一级脱酸率可达61.5%,酸值较低的蓬莱原油的一级脱酸率可达68.6%,酸值更低的1号和2号调和油一级脱酸率分别达到了70.6%和72.2%。试验所用的四种原油在剂油质量比为0.4时,三级逆流萃取的脱酸率可以提高到75%左右;当剂油质量比增大到0.6时,三级逆流萃取的脱酸率可达到84%以上。  相似文献   

9.
镁铝水滑石催化酯化原油脱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镁铝水滑石作为催化剂用于高酸值辽河超稠原油的催化酯化脱酸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醇类型对脱酸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2.5 h,反应温度为200℃,以乙醇为原料,催化剂用量为原油质量的1%时,具有最佳的脱酸效果,可将酸值为13.23 mgKOH/g的原油酸值降到1.79 mgKOH/g,脱酸率达到86.5%.  相似文献   

10.
《石油化工应用》2016,(5):135-138
以渤海某油田高酸原油为原料,考察了反应温度、氢氧化钠用量、脱酸剂与原油体积比、搅拌速率、反应时间、沉降时间等因素对脱酸工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综合脱酸率、脱酸剂收率以及脱后原油含水等指标,当脱酸剂各组分质量比:组分A:组分B:组分C=85:12:3时脱酸效果较好。在反应温度为72℃,NaOH用量为3 100μg/g,脱酸剂与原油质量比为0.35,搅拌速率为450 r/min,反应时间为4 min,沉降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脱后原油酸值为0.20 mg KOH/g,脱酸率达到95.3%,达到低酸原油的标准。在上述最优条件下,脱酸后原油的酸值以及脱酸剂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3%和0.07%,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1.
香豆素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相转移催化剂在合成水杨醛的赖默梯曼反应中的应用;并优选了相转移催化的工艺条件,使水杨醛的收率达到62%;然后通过珀金反应合成香豆素;并对整个合成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沥青的聚合物反应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24篇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道路沥青聚合物改性加以研究。重点论述了沥青与聚合物之间的反应,沥青中的特定基团可以与聚合物上的相应基团发生硫化、酸化等多种反应。目前,聚合物改性沥青已经达到了非常好的铺路性能。  相似文献   

13.
非酸催化合成新型增塑剂偏苯三酸三(2-乙基)己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钛酸四丁酯催化合成偏苯三酸三(2-乙基)己酯,研究了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用量、偏苯三酸酐和2-乙基己醇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偏酐:2-乙基己醇为1:4(ml);反应温度210℃;反应时间3h;催化剂用量0.96‰。  相似文献   

14.
马军 《石油化工设计》2006,23(3):24-25,37
ABS树脂不仅用于汽车行业,也广泛用于包装和家电领域。笔者通过亲自参与国内首套引进的某ABS树脂制备装置聚合单元的设备布置及其配管设计工程实践,依据ABS装置聚合单元所具有的独特性,阐述设备布置的最合理方案,物料、HAT管线和管架的设计与布局的优化完善原则。同时运用PDS系统提高了管线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由甲醛直接合成糖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由甲醛直接合成糖类的机理和应用实例。目前,甲醛聚糖反应正朝着高效及多功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重点介绍了异丁烯在催化剂和相应的工艺条件下聚合反应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陈大本 《石油化工设计》2001,18(3):22-23,28
介绍液态或气态常温脱胂催化剂在烯烃工业中的应用、反应机理及其选用。  相似文献   

18.
庄照锋 《油田化学》1998,15(4):371-373
带橡胶塞抗菌素玻璃瓶配上专门的夹持器,可用作水体系的高温静态反应容器。此种容器密封性好,反应体系升温快,反应温度最高可达150℃,在反应条件下可直接观察器内反应物料的状况,特别适用于实验工作量很大的化学剂的配方筛选和品种筛选  相似文献   

19.
非酸催化合成新型增塑剂偏苯三酸三(2-乙基)己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钛酸四丁酯催化合成偏苯三酸三(2-乙基)己酯,研究了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用量、偏苯三酸酐和2-乙基己醇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偏酐:2-乙基己醇为1:4(ml);反应温度210℃;反应时间3h;催化剂用量0.96‰。  相似文献   

20.
聚乙烯装置扩能改造工程中,原装置布置紧凑,预留量小,造成反应区出料系统部分设备布置困难,配管设计改动量增加。针对产品出料罐和产品吹出罐更换后在设备布置和配管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确保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提早发现反应区的难点,展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