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质硫由于价格低、密度小、环境友好以及作为正极理论上的高比容量,被认为是一种下一代锂电池正极材料。然而单质硫作为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存在很多问题,譬如,硫导电性极差、硫单质在电池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很大以及多硫化锂的"飞梭效应"等。介绍了锂硫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概述了锂硫电池目前的研究进展:多孔碳填充硫制备硫碳复合材料;对碳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及包覆;对硫碳复合材料的掺杂;设计新的锂硫电池结构;制备功能性隔膜;电解液的添加剂。并且对锂硫电池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5 锂—二氧化锰电池 锂—二氧化锰(Li/MnO_2)电池,简称锂—锰电池,其正极活性物质为固体二氧化锰。这种电池是在七十年代中期由日本最先研制成功并商品化的。是最先商品化的锂电池之一,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产量最大的锂电池,尤以日本的产量最大,年产2.3亿只。我国Li/MnO_2电池生产以币式为主,圆柱形电池生产也在发展中。  相似文献   

3.
8 锂—二氧化硫电池 锂—二氧化硫(Li/SO_2)电池系列是先进的实用锂电池之一,它是锂电池中研究得比较早、比较多的系列,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应用上都是最为先进的电池之一。 锂—二氧化硫电池属有机解质电池,但与锂—二氧化锰和锂—一氟化碳电池不同,它的正极活性物质SO_2呈液态,与亚硫酰氯一样起着双重作用,既是活性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电解质,不但能解决锂离子电池短路起火问题,还能大幅提高电池的效能和使用寿命。该技术有助于开发更加强大而实用的下一代可充电电池,如锂硫、锂空气和锂金属电池。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由锂或其他材料制成,正极通常由  相似文献   

5.
梁思强 《家电维修》2013,(12):42-45
锂在元素周期表上位于第3位,因外层电子数为1个,容易失去从而形成稳定结构,故锂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由锂元素制成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放电电流大、内阻低、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现已被广泛使用。但锂离子电池在使用中严禁过充电、过放电和短路,否则将会引起电池寿命缩短或起火、  相似文献   

6.
随着锂电池材料研究的深入、制造水平的提升以及市场对电池性能要求的提高,通过传统更换电极材料、开发新的电解液的思路来提升锂电池性能已经非常有限。预锂化技术的出现为锂电池性能提升,特别是在改善不可逆容量损失,提升能量密度方面给出了一条有效的解决方案,为锂电池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综述了预锂化技术在锂离子电池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从预锂化材料选择、预锂化工艺方法、预锂化对锂电池性能影响机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展望了预锂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磷酸铁锂、三元(NiCoMn)、锰酸锂三种正极体系的锂离子电池在模拟UPS使用工况下的容量变化情况。磷酸铁锂样品在经历了28个模拟UPS循环周期后,其容量保持率为95%左右;三元锂样品在前5个周期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下降至89%,28个模拟UPS循环周期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4.6%;而锰酸锂样品在2个循环周期后直接报废。结论,在UPS工况下,磷酸铁锂电池适应性最佳,三元锂电池也可应用,但其容量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下降,锰酸锂电池的适应性最差。  相似文献   

8.
铅酸电池与锂电池全生命周期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业斌 《蓄电池》2014,(4):186-189
本文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铅酸电池与锂电池这两种电池进行了研究。从全生命周期来看,锂和铅资源都能满足电池使用的需求,锂的价格较高,铅酸电池的生产比锂电池的生产技术成熟,容易生产。两种电池的性能各有利弊,在使用寿命内综合考虑,锂电池的经济性比铅酸电池更具有优势,而铅酸电池更具有可回收利用的优势。从应用市场看铅酸电池还是有其特有的应用领域。综合来看,铅酸电池和锂电池各有各的优劣势,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扣式锂-二氧化锰电池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我国扣式锂-二氧化锰电池在防漏性能、放电性能、生产设备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分析了电解液和正极配方对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扣式锂-二氧锰电池的正极材料电解二氧化锰经热处理转型后的性能。指出扣式锂电池应向进一步提高锂-二氧化锰电池技术、质量和研发可充电扣式锂电池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0 前言二次锂电池是指负极为锂金属或锂合金和能嵌入锂离子的可充电的电池,后者为二次锂离子电池。二次锂电池的名称包含单体电池(Cell)和组合电池(Battery)、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活性物质、电池的形状以及电池的尺寸等内容。下面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关二次锂电池的名称作一简述。1 单体电池[1]1.1 圆柱形二次锂电池圆柱形二次锂电池的名称由3个英文字母(下简称为字母)和字母后面的5个数字组成。第1个字母表示电池的负极体系。字母“I”表示嵌入锂离子的电极体系,字母“L”表示锂金属或锂合金电…  相似文献   

11.
锂硫电池是以锂为负极、以单质硫或有机硫化物为正极的一种新型化学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无毒、环境友好、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等优点。综述了国外锂硫电池的研究进展,指出锂硫电池是被广泛看好的新一代锂电池。  相似文献   

12.
锂金属负极在循环过程中会产生锂枝晶生长问题,导致电池循环寿命和库仑效率降低,甚至引起安全问题。锂枝晶生长的主要原因是锂金属负极中锂离子的电化学行为不受控引起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一种由银(Ag)纳米颗粒、石墨烯和聚偏氟乙烯(PVDF)构成的锂金属负极集流体(GP@Ag)。利用银良好的亲锂特性及石墨烯对电子和锂离子的良好导电性,大大提高锂金属负极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能。将所设计的集流体用于锂金属电池负极并进行电池性能测试,在1.0 C下循环350次,电池容量保持率可提高到93%,证明GP@Ag能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从而大大提高锂电池的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13.
韩策  邱新平  程小露  杨凯  赵丰刚 《电源技术》2021,45(7):868-871,892
石墨/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寿命较长、原料来源广、成本较低等优点,是用作储能电池的优秀候选者.然而,由于活性锂消耗造成的不可逆容量损失是制约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预锂化技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活性锂来补偿锂离子电池使用过程中对可循环活性锂的消耗,使其与正常磷酸铁锂电池相比,在相同循环次数或存储条件下能够获得更高的容量和能量,以达到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目的.以采用阳极预锂化技术的石墨/磷酸铁锂电池为研究对象,研究影响锂补偿电池寿命衰减的关键因子,探究电极结构变化对电池容量衰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中国锂原电池工艺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液态阴极锂电池制备技术方面,通过对多孔碳阴极的孔型与孔结构的有效控制,解决了多孔阴极制造过程中的结构不均匀性,实现了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有效调控;同时开发了电压匹配的锂离子电池电容器,与锂原电池并联组合构成复合电源,有效解决了锂原电池因钝化造成的电压滞后难题,实现了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完美结合;固态阴极锂电池技术方面,通过阴极材料改性、造粒等工艺,大幅提升了电池电化学性能和一致性;锂原电池制造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制造。但是二次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也对锂原电池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锂原电池的寿命预计方法及其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和中国清华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电池,它可以在6min内完成一次充电。据了解,现在市面上所用的锂电池,其电极在每一次充电时,就会在粒子扩张和收缩时出现锂损失,很容易缩短电池寿命,而这种新型电池采用了纳米粒子电极,正极是一种蛋形结构,"蛋壳"是二氧化钛,"蛋黄"是铝。当铝从二氧化钛蛋壳中分离时,空隙允许其扩张和收缩,这样外壳就不会受到影响,从而大大增加了电池的寿命。  相似文献   

16.
<正>4毫米的直径,5毫米的高度,这款全球最小充电锂电池身形"迷你",功能却十分强大。据合肥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罗元福介绍,该款电池是钛酸锂电池,与传统锂电池不同,它具有极强耐温性能,可以在-35℃到65℃条件下进行充电。此外,充电效率也非常惊人,一般电池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充满,而该款电池只需要两分钟就能充满电,满足快速充电的需要。目前,该款电池主要用于录音笔、助听器等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17.
一次锂电池在军事装备中的特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佳明  杨维芝 《电池工业》2000,5(5):221-222
一次锂电池在某些军事装备中的特殊功能,是其它电池无法替代的。一次锂电池在某些电性能方面还有较大潜力,有待开发;以锂金属为负极的二次锂电池的研究开发,也并非歧途。因此,应继续加强对锂电池的研究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8.
锂具有比能量高,比体积小等优点,经过不断的改善与发展,具有寿命长,安全性高,容量大,成本较低等特点的锂电池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储能设备。主要介绍了锂电池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重点通过对比锂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质等部分材料组成,分析了锂电池工作性能随着电池材料的变化而产生的差异,讨论了电池材料与锂电池各项技术指标间的关系;并总结了目前锂电池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此外,还对锂电池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电池》2020,(3)
概述近年来高浓度电解液在锂电池体系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包括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锂氧电池和锂硫电池;展望高浓度电解液的发展趋势。适当的稀释剂作为共溶剂对高浓度电解液进行稀释,形成局部高浓度电解液,是一种高效的方法;开发低黏度氟代溶剂替代传统酯类及醚类溶剂,形成高浓度氟代电解液,能更好地匹配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  相似文献   

20.
陈农田  李俊辉  王志宏  满永政 《电池》2022,52(2):204-207
探究飞机锂电池起火事故致险因素,有助于建立民用飞机锂电池热失控事故管控机制。遴选B787-800飞机锂电池起火典型事故,分别从事故发生地、故障部位、事故原因及安全建议等方面,对比分析3起典型锂电池火灾事故;从电池因短路造成热失控、电池组绝缘隔离差导致热传导、电池失效适航安全性评估缺乏等方面,分析锂电池火灾致险原因;最后,从电池绝缘阻火隔离结构设计、充电过高电压控制、电池破坏适航审定、改进电池外壳热防控设计等方面,提出锂电池热安全管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