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代提高型“洛阳浮法”生产线点火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4.2亿元对浮法一线进行脱胎换骨的技术改造,建成第二代提高型洛阳浮法玻璃生产线,点火仪式于197年12月28日举行。这是目前我国民族玻璃工业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浮法玻璃生产线。...  相似文献   

2.
闵参厚 《中国建材》1996,(12):17-20
谈我国浮法玻璃的集约型之路闵参厚“中国洛阳浮法”自1981年在洛阳玻璃厂通过国家鉴定、命名和推广以来,从当时的一条试验生产线,截至1995年底,用“中国洛阳浮法”技术先后建成投产的已有37条生产线(不包括用非“中国洛阳浮法”建成的5条中外合资生产线)...  相似文献   

3.
孙继刚 《中国建材》1997,(11):29-30
洛阳浮法技术创新动力模式探析孙继刚洛阳浮法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制开发的一种先进的平板玻璃生产工艺。“洛阳浮法”研制、开发并首次实现商业化应用的过程称为洛阳浮法技术创新。在洛阳浮法工艺基础上新开发的有关洛阳浮法玻璃的工艺、方法、诀窍、装备和产品的创新,称为...  相似文献   

4.
稳定生产25毫米积厚玻璃能够在线切割包装日产量4000重量箱最大规格12米×4.2米总成品率达到50%以上2001年4月2日凌晨2点,对于洛玻集团来说,是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该公司浮法一线开始稳定批量生产25毫米积厚浮法玻璃,这在国内尚属首例,填补了“洛阳浮法”技术生产这种玻璃产品的空白,使“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实现了生产25毫米这一世界上最厚的浮法玻璃规格指标,标志着“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己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是“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的诞生地。“洛阳浮法玻璃工艺”与英国“皮尔金顿浮法玻…  相似文献   

5.
“洛阳浮法”跻身世界三大浮法技术之列蒋琥勤自1981年我国采用自主研制的“洛阳浮法工艺”技术建设的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鉴定以来,中国玻璃工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已投产浮法玻璃生产线57条,产量8500万重量箱,占全国平板玻璃总...  相似文献   

6.
由国家建材局组织的全面提高“洛阳浮法”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技术创新改造项目专家论证会前不久在洛阳召开。“洛阳浮法”研究成功已近30年了,第一条“洛阳浮法”生产线通过国家鉴定也已近20年。在这个时候召开全面提高“洛阳浮法”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技术创新改造项目专家论证会,对我国建材工业特别是对平板玻璃工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国家建材局副局长乔龙德要求与会代表站在振兴民族工业的高度,对这一技术创新改造项目进行认真的论证,使项目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更加科学、合理。全行业都要关注、支持这一项目的实施,玻…  相似文献   

7.
当前,对是否推广和如何推广洛阳浮法工艺,仍然有分歧。其中有两种比较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洛阳浮法已经经过国家级鉴定,可以推广。因此,凡新建玻璃生产线,应以采用浮法工艺为主;与此相对立的意见是,洛阳浮法虽然经过鉴定,但当前还不宜推广,在“六五”甚至“七五”期间,仍应以垂直引上工艺为主。后一种意见又分两种:一种是对洛阳浮法的生产技术和经济效果有若干疑问,实际上是对洛阳浮法是否能推广有怀疑;一种认为我国当前平板玻璃最大的矛盾是数量问题,建设资金又短缺,玻璃工业的技术基础还很差,目前推广浮法生产高档产品,并不适宜。针对上述意见,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洛阳浮法集团公司浮法玻璃一线技改工程序幕的拉开,这条开创我国民族玻璃工业新纪元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将进行换代型技术改造。 1971年我国科技人员在洛阳建成我国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生产出中国第一块浮法玻璃。1981年4月,国家科委组织全国玻璃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在洛阳召开了国家  相似文献   

9.
车明 《中国建材》1996,(10):29-31
中国浮法的摇篮———写在“洛阳浮法”工艺诞生25周年之际车明长期以来,史学家们一直在争论,中国的玻璃是“自创”,还是“泊来”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早在西周春秋时期,伴随青铜器冶炼技术的出现,中国就已经能够生产玻璃了。当时的玻璃只是低熔点玻璃珠,呈浅绿...  相似文献   

10.
“八五”期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甲板玻璃工业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及新产品、新市场开发为重点,对现有企业实施旨在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改造;新建及改、扩建了一批高水平浮法及加工玻璃生产线,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结合工程项目,进行了浮法及加工玻璃相关领域的科技攻关;完善“洛阳浮法”技术,积极扶持装备、耐火材料的发展;以建立企业集团为龙头,逐步形成了可积极参与国际玻璃技术与产品市场竞争,面向两个市场,满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洛阳玻璃厂第二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于7月3日胜利建成投入试生产。这条线的建成,使该厂成为我国目前唯一拥有两条浮法生产线的工厂。洛阳玻璃厂是我国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的诞生地。“洛阳浮法新工艺”在1981年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曾荣获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洛阳浮法二线的设计和建设,总结了第一  相似文献   

12.
“洛阳浮法”旗舰的领航人──记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郭晓寰刘建权,车明在中原腹地的古都洛阳,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公司。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是国家首批56家试点企业集团、国家首批实行计划单列的28家集...  相似文献   

13.
林楚荣 《中国建材》2003,(11):14-16
作为我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的主要发明单位之一,杭州院继续集中力量攻坚,经过努力完成了我国第一条大型浮法生产线的设计,于1985年建成了洛阳二线,为我国浮法技术向大型化发展,又树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并确立了洛阳浮法工艺作为我国平板玻璃生产主体工艺的地位。该设计项目在1994年获得“全国最佳工程设计特奖”,而杭州院则是建材行业惟一获此殊荣的设计单位。图为院长林楚荣(左)接受奖杯。  相似文献   

14.
2002年2月28日,从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的诞生地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洛阳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并采用部分高新技术兴建的我国第一条超薄玻璃生产线成功拉引出1毫米优质浮法玻璃,已完全具备大批量生产的能力。A级品率达到95%,总成品率达到70%以上,填补了我国超薄浮法玻璃的一项空白。  “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未购买英国皮尔金顿公司浮法工艺技术专利,靠自行研制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是世界公认的三大浮法工艺技术之一。1971年中国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  相似文献   

15.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公司立足于内上质量外扩规模的发展计划,日前,又在湖南郴州建成一条300t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 洛玻集团公司是当今世界三大浮法玻璃技术之一——“洛玻浮法”的诞生地,是我国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基地,已在省内拥有四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全国运用洛阳浮法工艺技术已建成24条生产线。近年来,洛玻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发  相似文献   

16.
信息与文摘     
“洛阳浮法”配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洛阳玻璃厂设计研究所电气室科技人员,经过一年半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试验,成功地开发出浮法生产线主传动、拉边机三相交流变频调速系  相似文献   

17.
日熔量为400吨的洛阳浮法二线于7月3日顺利投产,情况良好。该线原板宽度达3.5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条玻璃生产线。原来浮法玻璃存在的大面积翘曲问题已经解决,小波纹、钢化彩虹也明显减轻,它标志着我国浮法技术水平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洛阳二线”的主要特征如下:1.原料工序采用了引进的电子秤、混合  相似文献   

18.
鉴定委员会主任张人为宣布:该技术的研发成功是“洛阳浮法”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和突破,提升了我国玻璃行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为电子信息材料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4月30日洛阳玻璃厂厂长祝友文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洛阳玻璃厂第二浮法生产线已批量生产2毫米浮法玻璃,它标志着中国浮法——洛阳浮法技术的重大突破。笔者在洛阳玻璃厂第二浮法生产线亲眼看到板宽3.4米、厚2毫米的浮法玻璃,正以每小时934米的速度,不断地被拉引出来。至此,洛阳浮法已能象国际先进浮法那样拉  相似文献   

20.
彭寿 《中国建材》2003,(12):25-27
自英国皮尔金顿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发明浮法工艺并成功用于工业化生产后,浮法工艺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平板玻璃生产的主导工艺。为改变玻璃工业的落后面貌,我国玻璃行业的科技精英,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白手起家,团结协作,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开发浮法玻璃生产技术的艰苦创业之路。从1963年到1981年,历经18个春秋,先后完成了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工业性试验,并加以改进完善,于1981年4月27日通过了国家级技术鉴定,并被命名为“中国洛阳浮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惟一没有购买皮尔金顿公司专利技术使用权而自行发明浮法工艺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