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水利风景区发展速度加快,综合效益日渐显著,尤其是借助城市滨水空间的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所以探索一种针对其建成后运行综合效益评价的方法很有必要。文章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乘积标度法赋权,引入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水利风景区建设成效评价模型,并以江苏省某水利风景区为例,对评价模型进行应用。为全面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新时代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鄱阳县水利风景资源,搞清楚水利风景资源分布状况、特色与质量等情况,对鄱阳县已获准成立的2家省级水利风景区和13个资源条件相对优越的水利风景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鄱阳县水利风景资源特色鲜明,具备良好的天然开发条件;水利风景区综合条件良好,评价分在150分以上的水利风景区有2处;除灌区型外,其余评价分均集中在120~149分区间。综合各方面条件,初步认为评价分在123分以上的景区经过前期开发建设完全可以达到省级水利风景区评审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盘锦市辽河湿地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功能定位及空间结构特征。分析评价了辽河湿地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对盘锦市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发展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7月4日至8日,以水利部水保司原巡视员张学俭为组长的国家水利风景区现场考察评价专家组一行7人在江西开展国家水利风景区评价工作。专家组先后对申报第十八批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宜春市万载县恒晖大农业水利风景区、峡江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抚州市资溪县大觉山水利风景区等三家景区进行了现场考察,并召开了现场评价工作座谈会。省水利厅副厅长蔡勇,厅景区办主要负责人,相关市、县政府领导及水利(水务)局负责人陪同考  相似文献   

5.
为支撑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山东水利近年来实施了调蓄调水、水库除险加固、灌区配套改造、河道综合整治等几大重点工程.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加之我省丰富的自然禀赋为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省共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52处,省级水利风景区95处.其中水库型54处、湿地型4处、灌区型3处、水土保持型10处、自然河湖型14处、城市河湖型51处,滨海型1处.一、山东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做法(一)注重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支持,为水利风景区发展举纲张目.作为现代水利示范省的践行者,山东省水利厅党组以1号文件出台和中央、省委两个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为契机,在政策出台时提高了水利风景区创建的含金量和可操作性.今年,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一批水利风景区”,省厅将此作为贯彻落实1号文件的分解任务之一进行定期督查.省长姜大明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要求:“依托河道、水库、湖泊等水体,建设一大批多功能水利风景区.”根据省委1号文件要求,制定下发了《2011年度水利改革发展绩效考核办法》,《办法》规定“制定水系生态建设规划,积极创建水利风景区,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占有一定权重分值,作为地方相关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价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景区的发展当中,水利风景区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对水库水利风景区水生态环境以及水库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对水库上游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对乌拉斯台水库水利风景区水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感官性指标与富营养化指标都符合景观用水标准,水质类别和水质情况也与水利风景区建设标准相符。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水资源禀赋优越,但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发展相对落后。2015年国家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系统推进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重新审视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的定位,将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打造为生态修复空间、市民休闲游憩地、生态文明教育与环保社会实践基地;全面提升江西省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建设,充分发挥景区生态净化、观光游憩及公众教育等综合功能,对促进江西省水利风景区从"规模化"向"质量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南京市水利风景资源综合体进行了充分调查和评价,筛选出优质的水利风景资源综合体,提出规划期共创建30家水利风景区的目标,确定了南京市水利风景区发展布局与重点建设项目,以期创造出南京市水利旅游品牌和中国精品水利风景区,提高水利旅游在水利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  相似文献   

9.
水利风景区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改善、水工程维护、水生态修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展民生水利、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水利风景区评价是一个多学科的交融工作,可以挖掘优势特色资源,掌握景区富含的各类资源特性、布局,指导景区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是切实保护水生态、水工程、水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GIS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功能,基于层次分析评价法数学模型建立辖区内水利景观资源各项佐证材料数据库。利用景区游客中心的触摸屏、手机、网页等终端,开展水利景观资源评价问卷调查,建立基于游客感知的水利景观资源评价系统。按照水利风景区预评、游客评价、专家评价三个环节开展水利景区景观资源评价。基于此可以为水利风景区的管理、评价、规划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景区的发展当中,水利风景区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本文研究水库水利风景区水生态环境以及水库水环境质量,论述了对水库上游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对关门山水库水利风景区水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感官性指标与富营养化指标都符合景观用水标准,水质类别和水质情况也与水利风景区建设标准相符。  相似文献   

11.
水利风景区工作自开展已十余年,现发展态势良好,成效显著。如今,水利风景区不仅仅是水利与景区的简单叠加,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推手,对水资源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产业融合和脱贫攻坚等起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水利风景区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使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深化水利改革中的重要任务。对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中凸显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新形势下水利风景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提供参考,促进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水利风景区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传承弘扬水文化、建设幸福河湖的重要平台,建设水利风景区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如何推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实现水利风景区的提质增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江西省水利风景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发展失衡、形式单一、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如皋市龙游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对这一城市河湖型风景区从地区特点、资源禀赋、开发利用到创建升级、达标管理、建设发展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在公益性背景下的发展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和措施及促进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江西省竹坑湖水利风景区为例,在对其风景资源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探讨山地丘陵地区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规划方法,依托水利枢纽工程,挖掘景区独特的地域特点及水文化,进行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通过对水工程安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保护和修复、水土保持、水利科技及水文化普及传播等问题合理规划,保障水利风景区生态健康持续发展,并为今后类似地区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雄安新区水利风景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基于雄安新区水利风景资源调查结果,提出3个水利风景区,对各分区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针对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环境保护差、管理与服务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为水利风景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生态文明理念对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在对生态文明理念对于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意义进行探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原则,在运用生态文明理念加快水利风景区建设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赵青 《山东水利》2011,(Z1):4-5,12
为支撑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山东水利近年来实施了调蓄调水、水库除险加固、灌区配套改造、河道综合整治等几大重点工程。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加之我省丰富的自然禀赋为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省共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52处,省级水利风景区95处。其中水库型54处、湿地型4处、灌区型3处、水土保持型10处、自然河湖型14处、城市河湖型51处,滨海型1处。  相似文献   

18.
清江高坝洲库区水利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松 《人民长江》2005,36(1):44-46
伴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大批全新的山水景观应运而生,为水利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国家水利部将水利旅游作为水利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希望通过水利风景区建设推动水利旅游发展,使其成为水利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高坝洲库区综合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库区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主攻高端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务旅游市场、引入旅游房地产概念的旅游开发思路,并对风景区命名、亲水休闲娱乐项目、民俗体验项目、旅游房地产配套项目、儿童娱乐项目进行了策划.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以来,山东省水利风景区发展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三个发展阶段,建成国家水利风景区94处,省级水利风景区139处。本文在水利风景区发展20年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山东省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关于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为中心发展生态水利风景区,或以水工程为依托发展水利风景旅游区,已经成为实践治水新理念的一个切入点.建设并管理好水利风景区,需要切实理解水利风景区的内涵,发展水利风景区的意义,以及处理好水利生态景区、风景旅游区建设与水利工程主体功能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