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汉水饮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特色凸显,是汉水流域人们饮食喜好的结晶,也是汉水流域人们制作饮食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汉水饮食文化特征表现在历史意蕴、地域特色、乡土气息、工艺美感、健康诉求、美誉营造等方面。探研汉水饮食文化内涵及其特征不仅令人有"齿颊生香"之美感,且有利于彰显民族文化传统,有助于活跃汉水流域饮食旅游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农家乡野饮食文化的内涵及其科学理念、金华农家乡野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金华农家乡野饮食文化的特点、倡导合理科学的金华"土菜"特色的饮食文化理念等方面对金华农家乡野饮食文化进行了阐述,对金华农家乡野传统饮食特色进行了归纳研究,提升了金华饮食文化的内在价值,从而转化为深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为打造文化金华、旅游金华、和谐金华积淀了内涵。  相似文献   

3.
秦饮食文化是中国周、秦、汉、唐饮食文明的概括,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发源滥觞,其广博深厚的内涵描述了中国人饮食生活的基本纲纪.文化体系的发展、兴盛、衰微受政治、经济、科学、社会、心理等要素的制约.近年来秦饮食文化的“刘郎又来”,一方面是饮食文化本身的生命特征所致,另一方面秦菜以客户的体验满足为诉求,秦饮食文化主题契合了体验经济的需求,因而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孔府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典型的官府饮食文化。它历经2500余年,传承70多代而自成体系。它的形成是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在我国占统治地位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结果,是一种民族精神使然。因而,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取向也非同一般,它是我国古代社会中一定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谈饮食文化内涵和饮食业的非文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文化是以饮食发展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有着深厚的内涵.弘扬饮食文化,必须深入领悟饮食文化内涵的真谛,消除饮食业中的非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识别城市特征的核心标识,饮食文化作为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品牌的打造也会促进饮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扬州作为淮扬菜的故乡,饮食文化底蕴丰厚,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利用饮食文化打造扬州城市品牌,对扬州城市品牌的创新和全面可持续发展以及扬州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乐山特色饮食文化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文章指出目前特色饮食文化资源品牌化在资源开发成效、文化宣传、品味展示、老字号创新、资源利用和内涵发展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提出餐饮业界应当整合并提炼内涵、精准设计品牌、锤炼核心价值、利用CIS体系塑造品牌、利用多种营销理念和策略来推广特色饮食文化资源品牌,才能更有效促进乐山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饮食文化在全球享有极高的美誉,其历史形成既是数千年来无数前贤思想与智慧熔铸的结晶,同时亦在历史长河的不同阶段吸纳、整合异质饮食文化元素而自新,其坚守民族个性、追求创新机变、张扬美食性征、崇尚宏博多姿的风范,不仅表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而且反映了人类共性的精神诉求,在全球化的今天给予世界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饮食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有效传播我国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菜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探讨了中国式菜名的文化内涵、英译原则和技巧,以期能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宴名的文采美,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之一.不同的宴名,有着不同的艺术鉴赏情趣,表现出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饮馔审美风格.吉数镶嵌是宴名美化的习用手法.它借助汉语修辞技巧,造成诗的意境、画的风韵和乐的旋律,使筵宴欢乐、祥和、火爆、吉庆,流光溢彩,畅神悦情.  相似文献   

11.
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国文化的影响有其深刻的文化成因。只有深入研究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才能正确理解英语的词汇、句意和语篇;才能理解语言背后蕴涵的文化含义。本文阐述了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审美文化是企业发展与审美文化发展互动促进的产物,也是时代审美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步履蹒跚,注重经济效用和企业文化表象,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内涵,这使得企业审美文化建设日趋迫切。企业审美文化积淀、价值观提炼、企业伦理及企业审美文化主体美育构成了企业审美文化的核心环节,它对企业遵循“美的规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审美文化建设应围绕这几个关键环节来构建。  相似文献   

13.
以室内设计为例,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美学与人的关系以及对设计的影响.人们通过多感知因素对室内环境中美学因素的认知,达到满足审美情感需求,同时蕴含地域文化和时代特色,符合现代生活功能需要并具有审美价值的室内设计环境.认为室内设计应注重美学与科学性的结合,从视、听、触、嗅等4个方面综合应用与巧妙结合,以实现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效应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从价值标准与思维方式、审美取向与心理联想、历史文化与文化意象、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以及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谈到文学翻译,人们会立即想到"翻译者,叛逆也"这一说法。由于中西方语言体系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而文学翻译的目的是进行文化传播与信息交流,所以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势必会发挥主观创造性,甚至是叛逆性,对原著进行变通。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作品中普遍存在,对于各民族文化交流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结合《红楼梦》库恩德译本对"创造性叛逆"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其内涵意义以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际和合作中常常产生文化冲突,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交际者对这些差异缺乏敏感性,又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所致.因此,要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必须增强交际者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比了中西文化差异所反映出的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态度等,分析了中西课堂教学差异的成因以及对待不同文化及价值观冲突应采取的立场和态度。最后,文章对如何在中国英语课堂上扬长避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数字不仅是表示数量的词语,它也承载者丰富而玄妙的文化内涵,在中西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数字在中西文化中产生了相似或相异的象征和联想意义。为此,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1,3,7,9),归纳其在中西文化中的丰富涵义,并从跨文化的角度,从神话迷信、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地域环境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探讨这种语言现象产生的根源,以期对中西文化研究、语言学习及中英数字习语的翻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时间的不同理解和解读监然会引起人类交际的冲突与磨擦.通过时不同文化时间观念的比较,有助于人们对时间语言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以减少跨文化交际时的冲突,并提出了减少交际障碍的途径,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苏轼"笔所未到气已吞"的美学观点切入,重点阐述"势"在书法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中的美学内涵。一、古代书论家对"势"的美学界定。二、从中外古今众多理论家的阐述中,深化对"势"美学内涵的阐释。三、当代对书法之"势"的认识所存在的误区及其产生原因与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