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战术异构网络互联端到端Qo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术异构通信网络的融合,需要更完善的端到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体系。在研究和分析战术异构通信网特点后,分析总结出战术异构通信网络端到端QoS研究内容,并参考下一代网络QoS框架结构,提出了基于策略的QoS架构模型。最后阐述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用于解决在战术异构通信网中不同业务在跨网络传输时端到端QoS保证,合理利用无线网络资源,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性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战术通信的不断发展和多媒体业务的日益普及,在战术通信网上提供业务传输QoS保障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在研究和分析战术通信网信道带宽有限、信息传输速率不高和节点移动性等特点后,为解决在战术通信网中如何实现端到端业务传输QoS保障,合理有效利用无线网络资源,提高数据传输性能等问题,提出了面向战术通信网的战场信息传送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传送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战术通信的业务可分为会话型、数据型以及协作型三类,当前这三类业务的控制信令与控制方式都截然不同,从而存在一系列问题。未来的战术通信网络向全IP技术体制演进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在全IP技术体制下,实现这三类业务的统一通信就成为可能。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既能够统一控制这三类业务,又能够适应战术通信网本身的特点并确保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还能够满足未来各种业务的扩展需求的统一通信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战术统一通信服务端框架,并针对战术通信网络环境的特点分析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途径。  相似文献   

4.
徐志强  陈剑  陆俊 《通信技术》2012,45(6):117-120
针对传统业务流量模型的网络性能结论不能完全适用于多路自相似业务混合流量的智能电力通信网络,首先介绍基于分形布朗运动的单一自相似业务流模型,接着分析多路输入自相似业务的合成流量模型,然后研究多路输入自相似流的网络性能,最后给出智能电力通信网中4类通信业务的QoS要求,其中通信业务的QoS要求和多路输入自相似混合流的网络性能计算,可为智能电力通信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对业务质量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为此3GPP组织加强了对QoS的研究,在UMTS阶段引入了端到端QoS机制,并在LTE阶段对QoS机制进行了扩展和增强,目前QoS的研究是3GPP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3GPP移动通信网QoS演进进行了介绍,分析了UMTS和EPC网络的QoS实现机制,并对两种QoS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建涛  张剑 《移动通信》2007,31(8):78-81
战术通信的网络体系结构直接影响网络总体作战效能和组织应用模式,研究战术通信的网络体系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一种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战术通信混合网络体系结构,即Ad hoc网络与虚拟蜂窝网络相结合的混合网络体系结构,并从多个层面给出了该网络QoS保障机制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7.
气象网络中路由收敛的策略及QoS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通信网络存在着覆盖面积广,传输距离长的特点.过去气象通信主要以卫星通信技术为主,随着光通信技术成为下一代网络转型中的重要支撑技术,气象部门组建了范围覆盖全国的气象宽带网络.如何在长距离宽带网中解决好路由震荡的问题及全网的带宽分配问题即QoS保证呢?文中从气象宽带网络的结构出发,描述如何以BGP与OSPF相结合的路由策略解决全网路由震荡的问题,提出了结合气象数据业务通过CBQ动态实现对全国气象宽带通信网络系统各种业务数据的QoS保证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战术通信网络是一种无线多跳自组织网络,未来的战术通信网络向全IP技术体制演进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在全IP技术体制下,如何管理网络资源以及提高业务的QoS,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跨层协作的资源管理解决思路。首先对资源管理的总体框架和思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然后就资源管理的关键技术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思路,最后搭建了战术通信网络的典型仿真模型并对资源管理技术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9.
基于OPNET的临近空间通信网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OPNET Modeler通信网络仿真软件建立了一个战术通信网模型,对在地空通信网中引入临近空间通信平台进行了仿真,验证了一临近空间平台通信对现有通信系统的增效性价值和战术级通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虎 《中国新通信》2009,11(3):18-20
电力系统已经建设了不同传输层面的光纤通信网络来满足业务的需求,而IP数据业务已占据电力通信网承载业务的主导地位。文章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不同传输层面通信业务的模型设计及保护恢复的实现方法,重点论述了光纤通信网络与IP网络的保护关系及QoS,并在实际的应用中降低了IP网络的建设成本,提高了IP数据网络的生存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