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湿热气候为主的川南地区生土民居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川南地区生土民居现状实地调研,分析该区域的生土民居如何利用生土、石材、竹木等自然材料,结合建筑周边环境的气候要素为居民创造热湿适宜、通风顺畅、采光良好的居住环境。分析民居居住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民居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造措施,达到改善川南地区居民居住环境的目的,并且提高川南生土民居的建筑气候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生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结合当地气候、地质和地域材料等自然条件的杰出营造。生土民居无论是在气候炎热的南方还是在寒冷的北方都体现出了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宜居性。在我国众多的生土民居中,窑洞是我国西北极具特色的生土民居体系。本文通过对它的产生条件、使用功能、空间形态、和建筑艺术等方面进行其宜居性的分析,探索传统民居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疆干旱半干旱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当地大量的生土建筑且各具地方特色,其中吐鲁番地区的生土民居作为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建筑形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文中从吐鲁番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当地传统生土民居进行实地检测,发现这种适应气候而形成的生土民居也存在缺陷。在对其进行改进基础上,利用PHOENICS分析软件,模拟检测其夏季室内的风环境状况,结果表明,改进后半地下室式生土建筑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地的恶劣环境,为半地下室内营造舒适、凉爽的微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源于青海高寒高海拔地区传统农牧民居形式的启发,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青海省不同地区的土质研制了生土系列新型墙体材料,对其制品进行了试验分析和研究,并对高寒高海拔地区新型生土建筑技术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经过研究发现,青海地区传统生土建筑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各地区土质基本能适合制备生土系列新型墙体材料,其力学和物理性能基本满足当地农牧民居建筑的要求和风格,利用生土系列新型墙体材料筑造的建筑也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认可和赞扬。  相似文献   

5.
民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保留其特色风貌并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金沙江流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河谷地带的生土民居独具特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民居已呈空心化。本文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传统生土民居进行现场调研和测试,总结了该地区传统牛土民居的生态特性,并根据当地的文化和自然条件提出了一些环境提升的措施。研究可为该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更新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冯沛  李鹏涛  李家华 《城市住宅》2022,29(3):147-149
生土民居作为我国传统民居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广泛且类型多样.以位于山西省晋蒙边境地区的阳高县义和村现存生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村中生土民居平面、屋顶、立面3方面的形态类型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该村落区位的特殊性,分析当地生土民居建筑形态形成的内在逻辑,探讨建筑形态发展的变化历程,进一步明晰生土民居的发展脉络.希望相...  相似文献   

7.
北方炕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陕南山地典型的带炕生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在现场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了冬季室内热环境的研究,给出了陕南山地民居在传统围护结构保温做法下火炕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指出了火炕对室内热环境的贡献以及火炕对北方乡村民居冬季采暖的重要性。另外分析得出居民生活习惯也是影响室内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纪敏 《山西建筑》2010,36(27):23-24
以研究民居地域性为出发点,以安徽中北部民居为实例,从建筑选址、院落布局、建筑构造、建筑材料、营建技术等多方面对毛集镇传统生土民居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该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地域性特征,最后指出传统生土民居的营建思想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创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关中地区砖混民居和生土民居夏季室内热环境参数的测试数据,通过对比得出了砖混民居的热工设计缺陷,并给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同时深入分析了生土民居热工性能的优缺点。而后,利用ECOTECT软件对所测试的砖混民居和生土民居进行了室内热环境的模拟分析,为两类民居的对比研究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北疆地区生土农房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生土农房建设状态,以北疆地区生土农房更新设计为关注点,利用实地调研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北疆地区生土农房现状气候适应性策略及共性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基于保护和利用等不同维度,提出了保护型、改造型及新建型等多种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地域特征的生活模式及生土民居建筑形式,并希望对其他类型及地域生土农房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西北乡 村建设与地域文化发展出现了种种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在复杂的城 乡系统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打通症结,解决 文化、空间、生态多系统的“乡村病”值得深 思。本文针对乡村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当地 普遍建设的生土建筑为切入点,以生态宜居 建设与地域文化传承为目标,提出一系列相 关保护与更新策略,并以定西市通渭县为例 探讨。策略包括在提炼当地传统民居生态特 性的基础上,以工程技术手段优化生土建筑 的材料性能与建筑结构,扩大生态与社会可 持续效益;凝练生土建筑文化特性为设计建 设基础,以技术研究、绿色教育与艺术活动 激活文化内生动力,并完善法规规范支持地 域文化传承。实现将生土建筑发展成果有策 略地整合,为西北乡村振兴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优化农村民居的能源利用技术,是提高其生态性与舒适性的必要途径。以敦煌农村民居为对象,研究农村建筑适应气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设计策略。利用 Climate Consultant 分析了敦煌地区全年气候,结合软件提供的被动式设计方法,提炼了农村民居适应当地气候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敦煌民居设计需考虑干旱、冬季严寒和夏季炎热对居住环境的影响。梳理了民居适应上述气候的空间策略,并提出了设计中冬夏季光热利用和保温散热两组矛盾的优化方法,为北方农村建筑适应气候的更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民居对地域气候的适应性营建角 度分析黔西南地区的石板房,并以布依族、 苗族与汉族混居的楼纳片区为对象,借助图 解分析、问卷采集、田野调查与SPSS数据等 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分析方法,系统梳理石板 房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建构的演变脉络,总结 地区更新现状问题。基于对传统石板房民居 与新民居建造体系演变历程的解读,提炼传 统石板房民居的适候被动性设计策略,明晰 触发其形式建构与空间布局等演变机制的地 域气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同时,从建 筑形式、平面与垂直空间变迁、材料与界面建 构、空间功能与路径四个层面对传统石板房 民居与新民居进行气候适应性建构策略剖 析。研究结论显示,黔西南地区的传统石板房中具有通风降湿与遮阳作用的连续性与内凹空间等气候适应性应答设计智慧日渐式微,弱化 了石板房自身对室内微气候环境的调控作用,此部分建构智慧的继承与当代转译也是建立与优 化黔西南地区城镇更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巴渝地区夯土民居室内热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民居的传统生态建造经验与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巴渝地区因特殊的地形与气候,传统民居在热环境的营造上有自身的特点。以重庆江津区龙塘村夯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实地测量的冬季室内热工参数为基础,运用软件模拟分析,对民居全年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发现夯土墙对改善夏季热环境更为有利,夯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远比夏季差;民居建筑中阁楼空间在调节室内热环境方面作用显著,具有冬季保温,夏季隔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0,(1)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issues affecting global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it is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kind and the earth’s ecological system.Firstly,this research begins with the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agreements on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and analyzes the recent progress of the Paris Agreement,the Marrakech climate conference and the major progress of China & US climate cooperation and China’s contribution.Secondl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adaptation and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the main progress of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is reviewed from a multi-level perspective.The ma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in China’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have been tracked.Finally,from the environmental risk areas,the future risks of climate change are predicted from six aspects,to contribute to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program for climate change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6.
走向生土建筑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讨论生态文明时代给生土建筑带来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叙述生土建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其震害特征,提出生土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秉承传统生土结构的精髓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符合当代人生活模式的生土建筑形式以及满足抗震要求的生土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7.
王炎  松龚蓓 《华中建筑》2012,(2):139-141
该文概括性分析了"汉派"民居的来源和形成过程,阐述了影响"汉派"民居形成的地理和文化因素等,并从"汉派"民居的村落整体、民居外观、民居平面、民居装饰等方面归纳出了它的基本特征。该文还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汉派"民居的"源"和"流"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在总体上对"汉派"民居做了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希望该文的论述可以为振兴武汉地区的新城镇和新农村面貌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住区空间样本类型区划谱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农村住区空间样本的类型特征,在综合考虑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地形地貌、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农村村庄数量密度等多项因子的基础上,利用GIS空间数据的叠合(Overlay)分析技术,分析并初步确定我国农村住区的类型谱系.指出:我国农村住区空间样本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可以划分116个基础样本类型,用于不同建筑气候区划、地形特征等条件下各地区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的分类指导;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具有迅速跟进和农村住房建设数量迅猛增长的趋势,建设标准分类指导的意义更为重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1454个数据库样本类型,建立我国农村住区空间样本类型数据库的基础数据.这项基础性研究工作为我国正在开展的各类农村住区规划、农村住宅建筑设计标准研究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巴东野三关是一个有着多种民族特色,历史悠久的古镇,其传统民居兼具土、汉特征,特色鲜明,是湖北省宝贵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野三关地处高山多雨地区,气候潮湿,年平均气温偏低,是理想的避暑胜地。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洗礼和自然衍化,该地区的传统民居在适应气候特征的设计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形式和做法,特别是在防潮技术上有着突出的表现。本文旨在通过现场调研、测绘和文献查阅,探索野三关传统民居在防潮技术上的特殊技艺和生成原因,总结其对于鄂西南山地潮湿地区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的应对策略和存在价值,以期深化该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为实现国家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巴东野三关是一个有着多种民族特色,历史悠久的古镇,其传统民居兼具土、汉特征,特色鲜明,是湖北省宝贵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野三关地处高山多雨地区,气候潮湿,年平均气温偏低,是理想的避暑胜地。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洗礼和自然衍化,该地区的传统民居在适应气候特征的设计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形式和做法,特别是在防潮技术上有着突出的表现。本文旨在通过现场调研、测绘和文献查阅,探索野三关传统民居在防潮技术上的特殊技艺和生成原因,总结其对于鄂西南山地潮湿地区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的应对策略和存在价值,以期深化该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为实现国家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