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被誉称为"歌曲之王"的舒伯特是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始者,其歌曲词曲结合紧密,旋律简单优美,极具抒情性,调性变化丰富多样。在钢琴伴奏的作用方面,舒伯特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使得歌词、旋律、伴奏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意境完美,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相似文献   

2.
"Bel canto"(狭义的)主要是指古典时期后,浪漫主义时期的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三位作曲家,以及意大利中心外的其他作曲家如梅耶贝尔、托马斯等人所处的声乐时期及其声乐风格。这一时期也被称之为"美声学派的新时期"。它取代了17、18世纪阉人歌手盛极一时的"美声学派的黄金时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对后世的意大利歌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释“茶”     
茶叶和茶文化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然而"茶"这个字的出现却比较晚。本文就试着梳理"茶"字在古代的字形及其演变,来说明"茶"字的来源及历史变迁,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文革"影像书写的艺术风格异彩纷呈,融合了中国几代导演的影像探索与追求。电影里巧妙地运用了蒙太奇技巧,并分别营造出流动的情绪诗境、史诗风格的情境和超然的光色意境,导演将独特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寄寓其中。一定程度上,"文革"影像多元化的诗意风格以及别具匠心的蒙太奇技巧,都彰显出中国传统艺术含蓄美的特征,使"文革"历史的反思意境深远,极其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
"意境"作为绘画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达因素,在绘画中的独特地位,是任何绘画语言都无法代替和不可或缺的。风景油画也是一门注重意境表达的艺术,意境也是衡量作品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优秀油画风景作品中的"意境"表现是在构图、色彩等情景交融的基础上,并在生活与自然的启迪之下表达和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舞在舞蹈艺术门类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身韵"是中国古典舞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从中国戏曲舞蹈中提炼出来的训练身体韵律的重要元素,对戏曲舞蹈中手、眼、身、法、步的借鉴、吸收、融合更是有益于古典舞的发展。本文从古典舞"身韵"和"身段"的共性与异性出发,具体阐释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中国古典舞在发展创新的风格特点上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我们把戏曲  相似文献   

7.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它通过增加艺术感知的难度和审美欣赏的时间,使读者获得独特的艺术体验与审美愉悦。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在题材、叙述视角、语言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陌生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一位中国近代成就卓著、风格高标的大德高僧,同时也是杰出的艺术大师,其晚年的"弘一体"书法受到了世人的普遍喜爱。对于大师平淡、恬静、冲逸的书法风格的形成,评论者历来喜欢用"佛法既高,书法自臻妙境"一类的话来解释,显然,这是十分模糊的。本文就拟从三个方面对大师"弘一"体风格的形成作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9.
Achille-Claude Debussy,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年法国作曲家.他的印象主义风格对各国的音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与众不同的全音音阶构成了德彪西的特有音乐风格.他的作品从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作品等,都在音乐界广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中,出现了一位被后人誉为"钢琴之王"的巨匠,他就是出生在匈牙利雷丁的李斯特(1811——1886),他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他的一生在钢琴演奏、乐队和歌剧指挥、作曲、教学、评论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是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他们与意大利中心外的其他作曲家如梅耶贝尔、托马斯等人共同形成了这一声乐时期及其声乐风格,被后人称之为"美声学派的新时期"。虽然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处于同一时期,但其作品风格却存在一些差异,相比来说罗西尼的作品对前一时期吸收和继承的相对更多,确切地说罗西尼是连接bel canto①的贝里尼、多尼采蒂和巴罗克、古典之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2.
禅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禅者生命体验的一种表达方式,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禅诗的语言除了运用诗意浓郁的典雅语言外,还引入白话语、俗语和佛教常用语,形成了风格别致的语言特色。它意象丰富,既有"常态意象",也有"非常态意象",意境富有禅意,是禅者对生命"大美"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13.
"美术家不仅应当描绘眼前所见之物,而且应描绘心中所见之物。"浪漫主义的先驱——弗里德里希将浪漫主义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回归自然,摆脱羁绊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兴形式的产生,一方面是对历史的继承,另一方面是功能的需求,而后者是决定一种形式能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本文以认知语法和语法化理论为基础,对近几年流行的新的语言形式"零X"格式加以分析,指出这种形式中的"零"已经词缀化,并对其演变原因和过程作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青梅竹马>被公认为是樋口一叶的巅峰之作,其浪漫主义风格广爱好评.笔者认为更应关注该作品浪漫主义外表下的批判性.本论试从孩子背负成人的十字架、对公娼制的批判以及对封建家长制的批判这三个方面分析作品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16.
乔姆斯基认为在儿童的大脑中存在着一种先天"语言习得机制",这种机制使一切正常儿童只需接触少量的语言材料,便可以很快习得母语。这种先天能力说在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来之后,掀起了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的热潮。但先天"语言习得机制"是乔姆斯基的假设,直到现在也没有被证明,并且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7.
声乐不仅是音乐艺术,而且是音乐艺术和语言艺术的结合。歌唱训练并不单纯是掌握声音技巧,还必须把握语言的规律,只有借助语言的功能作用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先秦同义词是古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成为现代语言学专家和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先秦文献典籍中的相关语言材料,对先秦同义词"杀、弑、诛、戮"从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平面进行了分析,试图更细致地探究同义词之间的差异,从而促进古汉语词汇的研究和探讨,使我们更好地研究和保存古代典籍和文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角度出发,以语料库的例句为例,对英汉"爬"字的意义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对比,比较分析英汉语言动词中的"爬"在两种语言中认知隐喻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折射出英汉两个不同民族在语言的创造过程中认知思维,体验经历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建国17年间(1949—1966),艺术家们积极探索视觉语言的革新,形成"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艺术风格。而在1966—1976十年"文革"期间,在极端政治的影响下,艺术创作无论是主题还是艺术形式均呈现出高度"大众化"的审美趣味。审视两个历史阶段艺术的"大众化"审美趣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将对两个时期的艺术创作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